清明少吃萝卜土豆,必吃这5样时令菜让你元气满满过春天
清明节快到了,天气越来越暖,但总感觉人懒洋洋的,动不动就犯困。老一辈常说“清明吃对菜,全年少病灾”,这时候的饮食讲究“顺时而食”,像萝卜、土豆这类冬储菜,到了春天水分流失多、口感差,吃多了还容易胀气。不如多吃些新鲜上市的时令菜,鲜嫩营养足,简单一炒就特别香!今天分享5种适合清明吃的“黄金菜”,做法家常又应景,照着做准没错!


清明前后的荠菜最鲜嫩,田边野地里随便一挖就是一大把。别看它是野菜,钙含量比牛奶还高,煮汤、包饺子都特别香。推荐做法:荠菜猪肉饺子



小贴士:荠菜草酸高,焯水能去涩味,颜色也更翠绿。
二、春笋:脆嫩爽口“刮油高手”
春笋是清明时节的“限定美味”,纤维素丰富,能促进消化。不过春笋挖回来要尽快吃,放久了容易变老。推荐做法:油焖春笋


香椿芽的香气特别霸道,有人爱到不行,有人避之不及。但它维生素C含量高,和鸡蛋真是绝配。推荐做法:香椿炒鸡蛋




春天的菠菜根红叶绿,口感最柔嫩。很多人嫌它涩,其实用对了方法特别鲜美。推荐做法:菠菜拌粉丝


豌豆苗是阳台都能种的“懒人菜”,清炒、煮汤自带清甜味,富含叶绿素,熬夜党多吃能护眼。推荐做法:上汤豌豆苗


清明饮食小总结:
少吃萝卜土豆(淀粉多难消化),多吃高纤维时令菜;野菜别乱挖!公园或路边的可能被打过农药;春菜大多偏凉,脾胃虚的人可搭配姜丝、胡椒粉。清明除了扫墓祭祖,也是踏青尝鲜的好时候。趁着周末去菜市场转转,买一把带着露水的春菜,简简单单炒一盘,吃进肚里的都是春天的生机。这些菜花钱不多,却比大鱼大肉更养人,照着做几顿,保准你浑身舒坦,走路都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