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从蔬菜店购买黄瓜市监检测农药超标罚3100老板发声、官方回应

民生观察者 2025-02-25 09:36:24

饭店从蔬菜店批发黄瓜被市监检测超标!处罚三千,回应:最低标准!张老板像吃了只苍蝇般难受,吐不出咽不了,一想起来又觉得恶心难受!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正规渠道进回来的黄瓜抽检农药残留超标了,这就是个凉拌配菜,总共才卖了58.05,却要罚款三年一百,你说说搁谁谁不上火难受?

在温州茶山的一隅,藏着一家名叫沸腾鱼庄的小餐馆,张老板是这里的灵魂人物,这位掌舵人对食材出了名的挑剔,它的信仰就是:“好味道,源自好食材。”在一个平静无常的下午,温州茶山的沸腾鱼庄里,张老板正忙碌地准备着晚餐的食材。他一直以来都坚持选用最新鲜、最优质的蔬菜,想要顾客吃得好,有回头客,食材最重要!

可是,谁也想不到,张老板从附近的正规蔬菜批发店购买的黄瓜出事了!而且还惹上了大麻烦!因为,市监局的同志来了,例行检查嘛,大家都懂。但是结果却很不乐观!瓯海区市监局的执法人对多种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好巧不巧地验出这批黄瓜的农药残留超标了。检测结果显示,黄瓜的农药残留(乙螨唑含量)达到了0.061毫克/千克,而国家规定的标准是≤0.02毫克/千克,属于超标。

张老板一听,愣住了,心里那个急啊,赶紧翻出进货单,调出监控,说:“您看,我这黄瓜可都是从正规地方进的,我这也是冤啊!”他赶紧向执法人员解释,可张老板嘴皮磨破都没用,市监局开出了3100元的罚单、没收违法所得58.05元。张老板心里委屈啊,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啊,为什么要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呢?

这3100元对于自己辛苦经营的小餐馆,这一罚,可就是小半个月的白忙活!周围的朋友邻居也都议论纷纷,张老板这人实诚,这次也是被坑了,罚这么重,有点说不过去吧。为了开这家鱼店,他欠下了很多债务,家里面又有老人生病,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好,年前才做过手术,结果这一罚,雪上加霜!

虽然食品安全很重要,但执法也不能一刀切啊。张老板已经提供了进货单和监控视频,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为什么还要罚他呢?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那为什么罚3100元?分析并不是因为他购进了农药超标的黄瓜,而是因为他没有尽到查验食材的义务。换句话说,就是他没有在进货时仔细检查黄瓜的农药残留情况。除了这么理解,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得通!

从我们老百姓角度看,市监局的处罚方式也确实有待商榷。毕竟,张老板是初次违法,情节轻微,而且他已经积极整改了。在这种情况下,市监局完全可以采取更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比如给予警告、责令整改等,而不是直接罚款!但市监局回应了:已经是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的较轻处罚!还挺轻描淡写,毕竟可可天天开出不少这样的罚单!

这事儿应该去找种菜的,饭店老板肉眼可分辨不出农药超标不!

有人知道该怎么检测吗?有专门检测的机构吗?要收费吗?每个公民都会去菜市场买菜那要怎么办?

黄瓜又不是饭店老板自己种的,他哪知道农药残留超标,应该查源头才对!

饭店农药超标罚三干多,一农民卖菜罚十万,标准是什么?

个人认为,黄瓜在哪里买的,市场里面的市场监管者应该一同查证,追溯到生产者,供应商,源头不控,只来掐尾,这不是欺负人嘛?!处罚也得讲个理,讲个人情味。这事儿让人琢磨,执法得严,但也一定要有温度。不能一棍子打死,得给人个改正的机会。毕竟,咱们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不是让谁的日子过不去,张老板这以后食材查验,可得再仔细几分!执法虽然要严格,但也要人性化,尽可能多几分理解和人情味,不能一刀切地罚款!那么问题来了,罚的钱款又去了哪里了呢?

0 阅读:17

民生观察者

简介:捕捉人间烟火,讲述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