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有些年迈,精力不济的粟裕正担着军事科学院的重任。
作为一个战略家,粟裕敏锐的察觉到将有大事发生。深感不安的粟裕没有去外地调研、走访基层部队,而是选择留在了北京西山。
粟裕随便在西山军委驻地找了一间房间当成住所,这里远离市中心,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又比较隐蔽安全。巧合的是叶剑英也住在此处,两位老人不时聚在一起,闲谈峥嵘岁月。
有一次,叶剑英曾对粟裕说:“粟裕,你人太老实了,我得叮嘱你。最近要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但要把耳朵和眼睛张得大大的,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时刻注意部队的动向。”
叶帅的叮嘱让粟裕惴惴不安,眼看又到了决战的时刻,这令粟裕不禁想起淮海战役自己彻夜难眠的场景。
炮火连天、刀光剑影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浮现,不知怎的,粟裕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下定决心要斗争到底。
走上革命道路的粟裕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其本人的民族认同为汉族,但由于其家乡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建国后登记的户口簿的民族一栏,就写上了“侗族”二字。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粟裕的祖辈是湖南土生土长的侗族,但由于受到汉文化的耳濡目染,粟裕便将自己认定为汉族。
从1927年走上革命道路,粟裕就参加了多场战役。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打仗中学习打仗”的军事思想更是让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时人称之为“常胜将军”。
观其一生,粟裕将自己的智慧、努力都奉献给了人民和国家。
正如粟裕创作的诗句中所写的那般: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熟番历辛艰。
那么粟裕为何会走上革命道路呢?这恐怕和社会大环境脱不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创造者。同样,人也受到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思想认识和社会息息相关,深刻烙印时代的痕迹。
会同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山区。
同治年间,曾国藩领导下的湘军和太平天国多次在这里发生战争,革命活动在会同此起彼伏。
幼年的粟裕听了许多大人物的故事,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大丈夫,当如是也”。
另外,粟裕的家庭条件也是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粟裕家里是小地主家庭,父亲是清末的落第秀才,为人忠厚。
得益于殷实的家财,粟裕六岁时就进入私塾学习,读书、习武样样不落,奠定了粟裕扎实的文化知识。
家中的二叔更是粟裕的革命引路人,二叔青年时期就在长沙读书,接受了民主、自由思想。
1912年毕业以后,帝制换成了共和,二叔就在家乡创办了新式学堂,取名第八国民学校,开设了国文、算术、音乐、物理等课程,意在传播新学。
粟裕9岁那年,就转到了这所学校,在二叔的精心教育下,粟裕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
多年以后,粟裕曾回忆说:“我的童年早已随着时光流逝了,但它曾带给我欢乐,开启了我的心灵,对我的成长和献身革命都是有关系的。”
在亲历了军阀部队打到会同,目睹了兵痞对百姓的残害和掠夺后,粟裕心中正义的种子渐渐萌芽,立志做一个解救百姓的“剑侠”。
1925年,粟裕通过考试,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读书。
在这所学校,粟裕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敬日事变”中,“二师”校长惨死街头,粟裕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为了保存力量,粟裕乘上了驶向中央所在地武汉的火车。
到达之后,粟裕便接受中央的安排,进入了由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成立的教导队。
接受了一个多月的训练,粟裕正式加入了中共,踏上了革命之路。
后来,粟裕从一个大头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脱变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指挥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比如说在1961年9月,蒙哥马利元帅来到中国访问,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
毛主席纠正道:“解放军中有一个人很会打仗,这个人叫粟裕。他总是不拘一格,能应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出最准确的战法,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毛主席的赞誉,算是官方认证。
从个人情感上分析,这也算是军事家之间的惺惺相惜,不否定下属在战役中卓越的指挥才能。
同样,林育容也说过:“粟裕尽打神仙仗。”
林育容自比天马,从不夸赞他人,要不是粟裕的确有一身真本事,基本是不会赞扬粟裕的。
晚年的粟裕
粟裕除了在业务能力突出,在党性原则问题以及个人品德上也基本上是无可挑剔。1958年,军委内部兴起了一场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
某种程度上,这场运动是“留苏派”和“本土派”在军队建设上的一次再发展,也露出了中苏分裂的苗头。
从纯军事角度而言,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本没有错,但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政治上的裂痕,制约着军事建设。粟裕作为总参谋长,是负责军队事务的领导,也承担了教条主义的大部分炮火。
此后,粟裕被调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
十年运动期间,在有些人看来,粟裕已经边缘化了,斗争的锋芒无需再针对到他的身上。
然而,某些“造反派”却依然对粟裕紧追不舍,扯起了“打倒叶剑英、粟裕、王树声”的旗帜。
六十年代的某天,京西宾馆成立了调查粟裕的专案组,开始查他的各种“特嫌”问题。
幸亏有周恩来出面连声质问“谁说的,你站出来!”粟裕这才免于批斗,逃过一劫。
1970年1月,粟裕任职的小组解散时,周恩来总理叫来了粟裕,对他说:“部队,你暂时是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
当然,叶剑英也很欣赏粟裕。
1965年11月,叶剑英来到上海,粟裕向叶剑英汇报了谈话情况,还说要准备回到军事科学院换其他同志休息。
叶剑英考虑到局势即将骤变,便对粟裕说:“军事科学院就让宋时轮、钟期光去搞。北边不太平,你会打仗,国家还需要你,所以要把身体养好。”
同时,为了让粟裕熟练基层部队,叶剑英还要军事科学院组织一个班子,跟随粟裕下部队,进行调查研究。
应该说,叶剑英的预计是准确的。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零星的冲突不断发生。
军委思前想后,授意北京军区李德生和政委纪登奎,请出了粟裕。
粟裕的重新出山,很快就起到了效果。他不顾严寒,带了几个军事参谋跑到中苏、中蒙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搞出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为国防安全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等到了1975年2月,粟裕重新列入军委成员。
为了工作的便利,粟裕就一直住在西山招待所。
每次秘书前来,问粟裕领取文件,粟裕总要将其留下,还嘱咐厨房要煮点面条。
粟裕还为喝酒创造了理论,说:“在我们湖南做酒做过了就变成了醋(指米酒),所以能吃醋的人也必定能喝酒。朱秘书是山西人,肯定能吃醋,所以也会喝酒。”
四届人大开幕时,军队代表团推举粟裕担任代表团团长。
那时,斗争很激烈,粟裕邀请了叶剑英接见了全体代表,一面高度警惕,以防别人插手军队事务。
在会议上,副团长询问粟裕,是不是将代表团集中起来,粟裕赶忙和旁边一干人说话,装作没听见。
谁知,那位副团长还真的以为粟裕没听见,又问了一遍。
粟裕还是没理这个话茬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避了这次询问,保全了军队的独立性。
几个月过去了,粟裕奉上级的命令,南下视察军队训练情况。
完成任务回京时,路过上海。粟裕特意会见了陈丕显,叮嘱了陈丕显要保重身体。
回到北京,粟裕又去拜访了叶帅,两人相谈甚欢,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走出会客室,叶帅见到了朱秘书,粟裕就在一旁介绍:“这是我的秘书,朱楹同志。”
叶帅“啊”了一声,问道:“朱楹,你是哪里人啊?”朱秘书诚实回答,说自己是山西人。
临走时,粟裕还劝叶帅:“叶帅,你别送了,年龄也大了。”
叶帅则说:“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能不送呢!最近一段时间,你要保护好自己,多看多听,少说。”
粟裕回答道:“知道了,谢谢叶帅,我只是把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起了一个联络员的作用。”
叶帅听完,笑了笑,这才停住了脚步,目送着粟裕离去。
结语:
改革开放后,粟裕按照中央的指令,落实了干部政策,让大批有才华的军事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巩固了国防事业,积攒了军事人才。
参考资料
《一代名将粟裕生活中的随和幽默》 中国新闻网
《粟裕大将忍辱负重的晚年》 世纪风采 吕春《粟裕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分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第29卷第1期 刘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