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上图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震惊。
不仔细看还以为这是谁家在晒“挂面”呢。
但是,稍微仔细看,我们很快就能辨认出那些从建筑里穿梭的正是电线。
而人们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一幅独特场景,完全是随机偶然。
在19世纪晚期,电话这种神奇的设备被发明了。
通过声音的振动引起带有波动信号的电流,随后传播电流,最后在终端进行电流信号的解析,即将传播的电信号在进行还原成声音,如此就完成了信息沟通。

但是,彼时的人们,完成这种通话是通过实体点对点的电线来完成的。
此外,也从来没人能想到这玩意以后会如此受欢迎。
可是,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如果每个通话单位都相互布设点对点的电线的话,那将耗费巨额资金。
就这样,交换机应运而生。
交换机就好比中转站,根据拨号请求,应用公共通道来连接远方。
在瑞典,贝尔电话公司——最早的电话公司——于 1880 年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开设了第一家公共电话交换机。
当时的电话服务很贵,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
它最初只有 121 个客户。

早期电话塔模样:电线还不多
当时贝尔电话公司会根据用户与交换机的距离向用户收取 160 至 280 瑞典克朗的不等费用。
按今天的价值计算,相当于7600至13600 人民币的入网费,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费率。
但是,高价格背景下,同样也意味着高额利润。
贝尔电话公司凭借其高费率很快就遇到了竞争对手——斯德哥尔摩通用电话公司 (SAT)。
该公司由工程师兼商人 Henrik Tore Cedergren 于 1883 年创立。
他的使命是让每家每户都有一部电话。
SAT公司对用户收取的入网和每月订阅费非常低,于是用户数量迅速增加。
到 1886 年,斯德哥尔摩的电话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主要城市。
一共拥有 4,832 名用户,其中约有 1,600 名来自贝尔电话公司。
到了1887 年,SAT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话公司,其规模足以在 1888 年买下贝尔公司在斯德哥尔摩的业务。

电话塔内部结构
在电话应用的早期年代,由于没有变电站,每个用户都通过架空线连接到中央交换机。
这些成串的电话线悬挂在行人的头顶上,不断进进出出。
在这种背景下,瑞典人修建了一座高高的电话交换机塔。
也就是这座斯德哥尔摩电话交换机塔。
这座标志性的电话塔,于 1887 年启用,拥有 5,500 多条电话线,总长度约为 5,000 公里。
正如您从这些图片中看到的那样,那里非常混乱,网络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当地人认为这座塔看起来很丑陋,甚至抱怨它遮住了太阳。

远处的电话塔
由于公众和媒体一有机会就抨击这座塔,电话公司决定对该塔进行改造。
公众说它丑,于是,在1890 年,电话公司在塔楼修剪了四个角塔楼。
而到了所有重大活动中,欢庆的旗帜都会悬挂在那里。
然而,到了 19 世纪之交,这座塔走上了过时的道路。
电话公司意识到将电缆铺设在地下是一种比从塔架上串起来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到 1913 年,整个网络转入地下,这座塔失去了其功能。
1952 年,塔楼着火,削弱了结构,并于次年以安全为由拆除。

线拉那么远还那么笔直,基本平行,安装工艺算厉害了
可怕 我们村90年代才通电话
麻蛋,我家2000年才安装座机
没有别人的发明,你们能在这里说风凉话?
新生事物的经过很正常,后来有了规范。现在国内还有很多老旧小区,电缆和光缆都是走的杆子,没有入地
果然比我们超前50年!说他们发达国家确实没错!
这就是艺术[得瑟]
真神奇[点赞]
发展到今天,跨越了很多,可有的人觉得是他创造的
大哥大跟现在手机比还丑陋呢!在当年有几个国家有?有几个人有?
看看老四合院的胡同
90年代,座机2200才能拉线
巧了,我们这里刚开始拉私人电话线也是收1万块[笑着哭][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