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自由”这个概念,自去年提出后就备受关注,然而尽管关注这个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但消费者却发现想要实现“酸奶自由”好像并没有那么容易。
如今的酸奶似乎早已成为了网红时尚单品,从形式到口味再到价格都变得不再那么接地气,最终呈现出来的感觉就是,酸奶变成了普通人吃不起的样子了。花样百出的酸奶奶昔、炒酸奶、酸奶捞、酸奶碗……酸奶迎来了各式各样的创新玩法,而在消费者眼中,酸奶却逐渐与“刺客”画上了等号。
01.
酸奶曾经也很朴实
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酸奶的印象还停留在袋装的时代,很多人喝到的酸奶无外乎都是由知名乳品品牌蒙牛和伊利生产,口味上喝到最多的也就是原味,顶多再喝个红枣味、黄桃味的。什么添加了草莓果粒、燕麦青稞的就已经算得上是很高端的酸奶了,更多人可能最熟悉的甚至都是本地出产的老酸奶,酸奶朴实的和街边两块一瓶的矿泉水差不多。
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酸奶也逐渐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样,什么带燕麦的减脂酸奶、无添加酸奶、希腊酸奶逐渐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中,花样越多,随之而来的价格也开始逐渐走高。再到后来,价格较低的朴实酸奶就慢慢消失在了市场中,如今便利店里的酸奶大部分一瓶都要10元以上了,若想要找到5元以下的酸奶就比较困难了,尤其是像童年记忆里的袋装酸奶和老酸奶在连锁便利店中都基本难以找到,像价格较低的酸奶大多都只能存在于大型连锁商超中了。
从酸奶的本质出发,作为原材料基本就是鲜牛奶的乳制品,价格本就不应该那么贵。毕竟一公斤的新鲜牛奶成本也就在四五元左右,所以普通的酸奶生产成本每公斤大概在十元左右,再加上包装、运输等各方面成本,一公斤酸奶其实是不应该超过二十元的,但现在一瓶350毫升的酸奶很多就要十元,与酸奶最初物美价廉的认知背道而驰。
02.
健康酸奶、网红酸奶抬升价格
当酸奶开始和“健康”二字挂上钩后,这价格就开始水涨船高了。少糖、添加益生菌、添加高蛋白等概念的提出迎合了许多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健康”酸奶。
就像号称是“酸奶中的爱马仕”的Blueglass,虽然做的酸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在酸奶背身却贴着和药品成分类似的贴纸,上面写满了这款酸奶中蕴含的各类维生素,甚至钙铁镁锌都有标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背身贴了个元素周期表。以“健康”为噱头的酸奶喝起来口感上到底有何不同且不说,反正价格是绝对不便宜,一杯就要45元,属实是酸奶里的天花板了。
而近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爆火的“酸奶碗”同样价格不菲,广泛流传于健身博主中的酸奶碗以健康、低脂、低卡而走红,过滤掉乳清的浓稠酸奶吃起来有些干到噎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再搭配上各式果干和燕麦以及冰激凌后,酸奶碗看上去颜值相当高。因此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酸奶碗也成功卖出了高价,50元一份都是常见价格,甚至在一线城市中七八十元一份的酸奶碗也比比皆是。
03.
何时能酸奶自由?
有数据显示,酸奶的利润是纯牛奶的两倍,为了这诱人的利润,不少商家都争相涌进了酸奶赛道。从传统乳类品牌到茶饮赛道都有进军酸奶行业的,酸奶市场越来越大,呈现给消费者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然而与酸奶样式一同变多的还有消费者的吐槽。
“酸奶怎么越来越贵?”
“十块钱的酸奶两口就喝完了,太少了吧!”
“心疼钱包,酸奶都喝不起了。”
……
对于何时能实现酸奶自由这个问题,消费者已经思考很久了,至于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是看商家。或许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望酸奶行业也能刮起“9.9元”的内卷风来,让更多人喝到更物美价廉的酸奶。
参考资料:
1、《我们是什么时候失去“酸奶自由”的》,三联生活实验室
2、《超市里的酸奶,为什么越来越贵了》,新周刊
· 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