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战胜负已定?美国浪费了四年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外媒:围堵中国失败

话谈职场 2025-02-20 14:38:09

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芯片禁令,想通过“卡脖子”来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目的明确:不让中国在芯片这个关键领域追赶上来,进而在全球科技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但事实却是,我能不仅没有被拖住,反而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飞跃式的突破。

自2018年美国开始实施对华芯片禁令以来,表面上看,美国成功限制了中国一些高端芯片的进口,比如那些用于超级计算机、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顶级芯片。禁令的效果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发挥,反倒催生了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迅速崛起。原本,全球市场上掌控28nm技术的主要是一些欧美企业,他们的技术起步早、积累深。但中国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大了研发投入,并在这个“低端”芯片市场实现了逆袭。2025年,预计中国在28nm及以上制程的芯片产能将占全球市场的40%。这么一看,禁令反倒成为了一个“推进器”。我们国家的车企,像比亚迪、特斯拉中国等,都在大力推动国产芯片的应用,已经开始用上国产车规级芯片了,市场需求暴增,订单排到了2026年。美国禁令不仅没能限制住中国,反而让一些美方芯片厂商陷入困境。像英特尔、美光这些巨头,因为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被迫降价求生。结果,中芯国际的28nm芯片价格一下子降了六折,而欧美厂商的利润也因此暴跌了90%。

ASML这个荷兰公司,号称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制造商,其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大幅下滑,从47%降到了20%。中国厂商大量囤货并且加速了自主研发设备,哪怕没有“外援”,我们也能自给自足。当美国加码封锁高端芯片市场时,中国则巧妙地通过布局中低端芯片市场,成功占领了不少市场份额。虽然美国还在封锁高端芯片,但我们国家的车企需求量大,国产车规级芯片厂商的订单接得满满的,生产能力根本跟不上需求。28nm芯片,中国之所以能够逆袭,背后有三个关键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成本优势”。中国的28nm芯片成本比欧美低50%,这就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定价优势。第二个优势,是“技术突破”。中国通过不断创新,采用立体结构设计,使得28nm芯片的性能接近10nm芯片的水平,这让我们的芯片不仅价格便宜,性能也不差。最后,就是“生态优势”。通过华为、中芯国际等一系列企业的带动,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芯片产业生态,甚至自己研发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减少了对外国软件的依赖。在EUV光刻机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预计到2025年,我们可以实现7nm芯片的生产。另外,RISC-V架构的崛起也让ARM感到了威胁。这个开源架构正在逐渐取代ARM,华为、阿里巴巴等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AI芯片,并且直接对标ARM v9架构。

在未来,我们国家还打算继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据报道,未来三年,中国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推动半导体技术的高端研发。美国商务部的报告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中国不断研发成熟芯片的技术,最终将以成熟芯片的利润支持高端芯片研发,甚至有望超越美国

0 阅读:18

话谈职场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