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注意,孩子这些表现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受寒,很多是“寒包火”的情况。孩子身体越寒,反而越容易上火,时间长了,体质越来越差,势必影响长个子。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孩子受寒,寒邪聚集在表,还没有入里,此时如果体内又有热的话,就会出现外寒里热的情况,就像给烧红的炭盆罩了层冷纱帐,外寒裹着内热,让身体进退两难。

如果孩子除了有感冒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外,家长发现他手脚摸着发凉,脖颈后背却汗津津的,脸蛋泛着不自然的潮红,咳嗽声闷在胸腔里像被什么压着。同时伴随舌苔薄白但舌尖泛红,嘴唇干燥起皮,大便干结如羊粪球,明明没吃多少东西却总喊肚子胀,那就是我们说的“寒包火”了。

这时候给孩子调理,就需要“散表寒、清里热”了。里热如果是积食导致的实热,那可以直接消积清热。但如果是津液不足,阴虚内热,那就得滋阴,把阴补上,达到阴阳平衡了,热也就没了。
实际情况中,内热的孩子通常是虚实夹杂的,在调理的时候除了散寒,清实热外,还要加点滋阴生津的东西。

我前段时间刚看过一个4岁小女孩,就是因为天气变化晚上睡觉受凉了,咳嗽,流鼻涕,妈妈给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胃口也越来越差,睡不好,妈妈非常担心这样下去体质越来越差,本来就长得慢,再影响长个就麻烦了。

一般外感风寒的典型症状就是流清水鼻涕,打喷嚏,但这个孩子的鼻涕像水珠凝固挂在鼻尖,也不往外流,看似是普通风寒,但她眼白发红,喉咙深处红肿,把脉时能触到急促跳动的脉搏,这说明是体内有热,正处在寒热对抗的阶段,积热已经像沸水一样翻滚了。

结合孩子嘴巴红,积食,大便干的情况,就是我们说的“寒包火”。治疗上就不能只散寒,温阳解表散寒为主,同时要疏解上焦的热。考虑麻杏石甘汤加减方,除此以外,家长可以平时给孩子多揉揉一窝风、小天心等穴位,也能解表散寒,透热解表。

复查时各项问题就改善了,流鼻涕、咳嗽的情况基本没了,喉咙也不肿了,胃口也好了,大便通了,孩子整个人都精神了。妈妈很高兴,决定继续给孩子调理下体质,促进下长高。我给他调整了方子,后续就以健脾促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