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北方的主流水果,栽种历史超2000年,为何没落到无人种植?

探史纪闻录 2024-12-31 12:22:35

«——【·前言·】——»

我国地域辽阔,从而导致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我国盛产多种作物,作物类型也十分丰富,光是水果种类就有100多种。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水果也走出了国门通往世界,可作为我国三大原产水果之一的杏却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水果。

这是为什么呢?

«——【·杏没落的原因·】——»

根据记载,杏树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已经有2000年之久,而且北方地区盛产杏,不少北方的朋友应该都有小时候摘杏吃的经历。

由于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被病虫害侵蚀也能屹然不倒,因此不少人喜欢在房子周围或者田地中种上几颗杏树,等到成熟的时候就能收获不少杏子。

一颗杏树就能结出很多杏子,就算是送一些给亲戚朋友,也还会剩下许多,按理说杏子的产量不低,对生长环境也没有过多要求,那它又怎么会逐渐没落呢?

首先就是民间认为吃多了杏会伤害身体,具体表现在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导致烧心,中国人又最注重身体健康,因此即使有再多的杏,人们也不敢多吃。

其次就是相比桃子和李子,杏子的保鲜期很短,十分不适合储存和运输。

熟了的杏一般放个一两天就会腐烂变质,若是要运往其他地区半路就会烂掉,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成本。

若是用不熟的杏来存储运输,过不了几天这些杏也会慢慢成熟,最多一周所有的杏都会烂掉。

那如果把杏放在当地市场出售呢?

要知道如果一个地方适合种植杏树,那周围就会有很多人都种植杏树,而且种植杏树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只需要等它长大成熟即可,从而也就导致种杏树的人更多了。

而杏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产量高,种植的杏树多也就意味着杏子的产量高,在当地售卖恐怕也赚不到什么利润,因此杏子很少出现在产地以外的地区。

还有一个原因是杏子适合加工成果干果脯,对那些不能种植杏树地区的人来说,即便吃不上新鲜的杏子,吃上杏子做成的果干也算是弥补了缺憾。

因此,既没有利润可图,也不能销往外地,种植杏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大多都是农民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一颗。

而且关于杏树,还有一种“家中不栽杏,杏旺人不旺”的说法,知道是为什么吗?

«——【·“杏旺人不旺”·】——»

一般的杏树能长到6-8米,有时还能达到10米左右,若是栽在院子里就会挡住阳光,而房屋主人长期居住在阴暗的环境中,难免会患上相应的疾病。

虽说杏树高大,树冠也就发展的愈加繁茂,在夏日能给人提供一方阴凉,供人歇脚纳凉,但要是在冬天这一切又都成了弊端,若是房屋主人身体不好还终日看不见太阳,无疑会加重病情。

另外,枝繁叶茂的杏树也需要养分,可种在院子里的杏树周遭养分不如专业的农田,杏树的根系便开始在地下四处发展。

树木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尤其是树木的根部,它们能在非常贫瘠的地方为自己汲取养分,这就导致杏树的根很有可能会钻到房子的地基中。

而地基承载着整个房屋,突然被根系破坏必然会产生一些裂痕,若是碰上极端天气,房屋很有可能倒塌,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是杏树的寓意不好,因为自古我国就有“红杏出墙”的说法,意思旨在说明妇女出轨,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还称杏树为“风流树”。

古人的行事作风并不像当代人这样开放,妇女出轨对一个家庭来说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只能避而不谈敬而远之,因此杏树自然也就让许多人不喜。

除此之外,杏子中的杏仁还带有一定毒性,若是不小心误食就会产生头晕恶心的现象,再加上杏树在有些人看来有着不好的寓意,所以这种说法也就逐渐流传了下来。

«——【·“杏林春满”的由来·】——»

不过对于喜爱杏树的人来说,这些说法和传言都不值得一提。

他们认为“杏”同“幸”,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和幸福,每年还能有果实吃,何乐而不为?

而且在历史的记载中,杏树也不是只有不好的意思,比如“杏林春满”就是比喻医生的医术高明。

这个典故来自于三国时期的董奉,医术学有所成之后,董奉就在庐山隐居下来,不少患者听闻他医术高明都纷纷上门求诊,董奉都一一为他们治疗。

等患者痊愈后,董奉却不收取他们的一分钱,却让他们回家种下杏树,重病患者种5株,普通患者种1株,久而久之,杏树就成了杏林,后人也用“杏林”来指代良医。

有关杏子和杏树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我们不能凭借一种说法就痴迷或者远离杏子,要有自己的判断。

因为杏子保鲜期短,从而也就导致它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种植杏树的人也就少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结语·】——»

杏子曾经是北方主流水果之一,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就走出了市场,最终无人种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