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越困睡前越哭闹?3个睡眠误区都是大脑发出求救信号,别错过

春蕴聊育儿 2025-04-30 04:50:36

哇哇哇……晚上9点,魔咒又准时来了。

铭铭妈妈就想不通,明明宝宝眼皮都在打架了,看起来一秒就能入睡,可铭铭却像上了发条,挣扎挣扎挣扎,就是不肯睡觉,真是身心俱疲。

作为一个二胎宝妈,太熟悉这种情况了,哄唾太需要技术了,经常都是先抱起来溜达→哭更凶→塞奶嘴→吐出来→开灯玩。

好吧,整个流程下来,大人小孩都完全清醒了,哄睡失败了不说,还一肚子气。

可亲爱的妈妈们,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做错了,其实宝宝只是困过头了呢!

一、3大误区正在摧毁宝宝的睡眠!

宝宝的睡眠和我们成年人的不一样,也因此,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1.让他哭,哭累了自然就睡了

宝宝哭的时候总有人在耳边说:别管他,让他哭,哭累了自然就睡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不是。

宝宝睡觉前哭闹,可能是因为困过头了,而我们也知道,宝宝是没有自己给自己哄睡的能力的。

当宝宝困过头,宝宝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会飙升,让宝宝处于一种又疲惫但又很亢奋的状态,想睡又睡不了,只能通过哭闹发泄这种情绪。

这种情况对宝宝非常不友好,因为如果宝宝睡前持续哭闹20分钟以上,它的深度睡眠就会减少40%,直接影响第二天记忆力和情绪!

同时,宝宝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白天少睡点,晚上就好睡了

不得不说真相了,这事很多人都经常做,当然也达不到理想的结果。

因为这样会导致宝宝很缺觉。

要知道,4个月以上宝宝白天缺觉的话,困过头的神经系统就会启动求生模式~睡前哭闹、闹腾。

且每缺觉1小时就会导致夜间入睡时长增加35分钟,白天越缺觉晚上越困,宝宝就越闹腾。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就像我们平时饿过头了反而吃不下饭,吃不下饭了反而更饿,更饿时候更吃不下饭。

要不然怎么说这是一个误区呢。

3.哄睡必须绝对安静

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哄睡宝宝的时候都会把所有的声音都屏蔽掉,让宝宝处于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

其实这真不是一个好习惯!

要知道,宝宝在胎儿时期就听惯了妈妈的心跳声、肠鸣声和宫外的声音,他从小就是在这种有节奏的声音中入睡。

白噪音反而能激活宝宝的安全感!

而刻意营造的"真空环境"反而会让宝宝对声音更敏感,只要稍微听到一点动静就睡不着,这样的宝宝更难带!

做对3步,哄睡直接从1个小时变成10分钟。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研究证实:睡前哭闹根本不是宝宝任性,而是大脑在喊"救命"!

想要哄睡宝宝,那就要和宝宝斗智斗勇,3招哄睡,亲测有效。

1.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

平时要多看看多记录宝宝的睡眠规律,尤其是白天,宝宝每一次睡多久醒多久,每天睡几次等等都要知道。

①1-2个月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每次醒0.5-1个小时。

②3-6个月宝宝每天白天睡3-4次,每次保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清醒时间。

③6-9个月宝宝每天白天睡2-3次,清醒时间一般是2-3个小时。

④10-12个月宝宝每天睡2-3次,清醒时长3-4个小时。

⑤12-24个月宝宝每天睡2次,每次约睡两个小时。

只要掌握了宝宝的睡眠规律,白天让宝宝睡好,晚上就不会出现缺觉的情况了,也能及时哄睡宝宝,避免宝宝困过头。

2.识别宝宝要睡觉的信号

宝宝是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的,而且想要睡觉之前,宝宝会先给我们发出信号,只要我们捕捉到这些信号就能哄睡宝宝,避免宝宝困过头了。

①宝宝开始打哈欠

②精神不集中,眼神散漫

③宝宝的反应变慢,眼神迷离

④想要最亲的人抱抱,眼皮下搭

当出现想睡觉的信号时就要哄睡宝宝了,如果实在捕捉不到睡眠信号和规律,那就每次提前20到30分钟哄睡宝宝。

3.给宝宝建立睡眠程序和提供睡眠环境

宝宝虽然小,但是他对睡眠程序是非常执着的,因此,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建立睡眠程序并执行。

比如说,每次哄睡:换尿片→喂奶→读绘本→拉窗帘等等,怎么安排就怎么做。

如放白噪音、给有妈妈味道的小被子等方式也都是有效的。

宝宝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即便是白天不能暗,晚上不能太亮,室温最好在22到26度,尽量给宝宝创造一个适合睡眠的环境。

同时,作为爸爸妈妈,我们也应该知道,宝宝睡觉之前哭闹不一定是困过头了,还能使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说:

三个月以内的宝宝要考虑是否肠胀气、猛长期等;4到6个月的宝宝要看看宝宝是否睡眠倒退期;7到12个月的宝宝则要考虑是否分离焦虑;宝宝睡前是否过于兴奋等等,这些都是要解决的。

总的来说,宝宝睡觉前哭闹不一定是宝宝不乖,很多时候是爸爸妈妈做错了,而宝宝的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可不要忽视了。

0 阅读:4

春蕴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