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补津液,缓解口干舌燥,老少皆宜的6个办法

若菱评健康 2024-07-24 02:47:02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正值初伏末尾。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期,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人体也更容易出汗,出现白天心烦虚热、喝水不解渴、晚上睡不好、皮肤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少、关节疼痛等“伤津耗气”的症状。

如何缓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津液。

津液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名词,为津和液的合称,主要指人体内除血液外的正常水液,包括脏腑、躯体及人体各个器官和孔窍的内在液体及分泌物。

《灵枢经·决气第三十》中记载:“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津通常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如汗液、眼泪、尿液等,主要起滋润作用,并可以渗入血脉,还可以帮助排泄废物;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为液”。

液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如脑脊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主要分布于大脑、骨髓、脏腑、关节等部位,起濡养作用。

津和液虽有区别,却可以相互渗透、补充、影响。

所以,当身为津的汗液受到损失,润养五脏的液也会被牵连。

酷暑伏天,有些人上下班挤公交地铁,稍微折腾两下,脖子以上全是汗,还有些人光吃个饭就大汗涔涔,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夏季微微汗出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肆无忌惮地出汗,任由热邪伤津液,则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当津液受损,我们又该如何补充呢?

临床中,津液缺失与阴虚有关,治法以滋阴为主,需调脾胃,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津液耗伤,也可预防津伤出现。

好好喝水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出汗多,水分、盐分流失量大,暑伤气阴,所以需每天定时喝水、小口喝水,如果不爱喝没有味道的水,日常可以用麦冬、石斛、沙参等滋阴之品,泡水代茶饮,或用荸荠6个、鲜芦根30g、薄荷3g、甘蔗100g,煎水代茶饮,全家服用,以预防时令邪气。

或饮用酸梅汤,取乌梅25g、山楂25g、陈皮2g、甘草2g、玫瑰花12朵和冰糖适量进行熬制,入口微酸,细品回甘,既可生津止渴,又可清暑开胃、消食解腻。

规律饮食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长夏对应五行为土,五色为黄,五脏为脾,所以此时不仅需要养心脏,也兼顾养护脾胃。可多吃清爽食物,太浊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体重量,精神昏沉。

中医古籍记载,“常吃水里游的伤精,吃地上走的伤气,吃天上飞的会伤神”。料理方式也尽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热量高应少吃。

若上焦热盛,阴虚燥咳少痰,可以山药配玉竹。玉竹性微寒,味甘平,有滋阴润燥、养胃强心、补虚除烦、生津止渴之功,常用于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等症。

山药补气,性味甘平,不燥不腻,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生津固精之功,适合于热病引起的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等症。

也可多吃鸭肉,鸭肉是阴虚人的上乘之品。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吃鸭”。鸭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

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喝老鸭汤,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对于已经有津液损伤的人群,也可服用以下食疗方调护:

01生地黄粥

取生地黄汁20毫升、酸枣仁28克、大米50克;生地黄汁中加入酸枣仁,加入适量清水煮30分钟,再加入大米,米熟即可食用。

02萝卜百合粥

取大萝卜5个、百合20克、大米50克;萝卜煮熟后榨汁,萝卜汁中加入百合、大米、适量清水,米熟即可食用。

放弃熬夜

中医认为,子时(相当于每天的23点到隔日1点之间)为人体阴阳交接时分,若子时过后仍不睡觉,就容易损阴耗津。经常作息颠倒、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

这段时间,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继续分解工作,能量无法被贮藏,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是肝脏主要工作,长期虐待肝不给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气虚体弱。

中医药古籍“内经”提到人体三宝,“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反之,气弱则神伤,精神容易不济,情绪也大受影响。养精蓄锐,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别总熬夜,适当午睡有利健康。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调畅情志

焦虑、抑郁等长期较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脏腑气机郁结,郁而化热,耗伤人体津液。因此,调畅情志,用合适方式减轻压力、放松心情非常必要。

适当运动

长期伏案学习工作、缺乏运动,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引起津液亏损。适当运动可加速气血运行,促进津液流通。

多咽口水

关于“吞津”这一概念,其实本质便是吞咽口水。养生学家将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不仅如此,它还有“琼浆”、“玉泉”、“华池之水”的美称。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是人体津液的关键组成部分,吞下去之后,可以生化津血,进而对五脏六腑产生滋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吞津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练习:

「 NO.1 」

嘴唇轻闭,同时上下牙齿轻叩36次,记住是轻叩,不要用力,否则伤牙;

「 NO.2 」

搅海,让舌头在口腔中转圈滚动,先逆时针9次,再顺时针9次,之后再各来9次,共36次;

「 NO.3 」

一般来说,搅海之后,口中唾液就已经溢满,这时就可分三小口将唾液咽下。咽的过程也想着这种暖暖的,润润的感觉,让它从咽喉到食道,从食道到胃部,从胃到肚脐,再从肚脐到下丹田,想上三四分钟就好了;

吞津每次练习3次,多做更佳,早、中、晚3次,但早晨吞津更为重要。

大暑来临,阴虚火旺最难熬,记住以上的6个小妙招,缓解津伤,老少都受益!

0 阅读:6

若菱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