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你知道多少,雍正当年给年羹尧写信内容大曝光,没有想到竟如此肉麻:“朕很想你,朕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疼你”,甚至都写出了情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其实这都只是冰山一角,比这还有更温柔的话语,如果不看信件人物印证,真不敢想象这竟是雍正说出来的话,总之年羹尧有个风吹草动,皇帝都是亲自过问,包括年羹尧生病不舒服了、

他都是深深的问候,真切的关心,更夸张的是年羹尧的牙掉了,他都会担心的不得了,跟个俏皮媳妇似的,询问好了没有,还疼不疼。
尤其是年羹尧给平定青海,皇上大喜,不知道给年羹尧做了多少承诺,可到了1725年正月,风向一下就变了,给年羹尧列出一大堆罪状,差不多一百多条,从斥责到罢兵权、再到赐自尽就用了短短十个月。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年羹尧妹妹年贵妃、在年羹尧下大狱时就已经死了,据记载,年贵妃深的雍正的关爱,其中关系跟年羹尧无关,就是单纯的爱她,为她破例很多次,即便是薨世了,也令宗人府按照最高规格下葬,

他们已经办的很好了,可雍正就是感觉下人不够细心,找他们麻烦不说、还降罪挨骂,甚至都过去好几年,又将三阿哥胤祉给数落一顿。
雍正为何前后转变那么大,治年羹尧于死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有几条可以重点说一下,第一:最主要的还是维护统治,大家都以为雍正喜怒无常,过于担心年羹尧了,殊不知年羹尧比想象的更加出色。

他汉人出身,凭借自己的才能考中进士,去过翰林院进修,又进内阁,二十八九岁就当了封疆大吏,四川巡抚,等到康熙60年,又授予他弓矢,提拔为川陕总督,还跟老十四攻打过准格尔。年羹尧无论是剿平青藏叛乱,还是在军事方面,都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武齐全的雄略人才,

也正是他的才干让雍正越来越不放心他,因为弘历要继承他的皇位,这是康熙爷生前的命令,试想一下,如果年羹尧不死,会辅佐弘历继位吗?肯定不会,这就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
第二:都说年羹尧有反心,其实这只是借口罢了,在雍正爷下旨降罪时,年羹尧还一头雾水,根本没有心理准备,而且写信求饶时、他一直喊主子,并不是皇上,为什么,因为他感觉自己官再大,都是雍正爷的一条奴才。

第三:年羹尧贪污受贿,功高震主,杀人不眨眼,这是雍正最得意的杰作,如果年羹尧不具备这些潜质,他就很难杀掉他,因为斩首一个栋梁是被要写进历史的,所以雍正内心是渴望年羹尧犯下种种罪条的,越大越好,引起群攻会更好,那样他会光明正大的办他,杀掉他。

其实雍正爷失算了一点,最爱的年贵妃死了,最忠诚的奴才年羹尧也死了,就连最心爱的儿子(年贵妃所生之子)也死了,折腾最后,感觉他自己设下的大局,让年羹尧白白的死了,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年羹尧没有反心,一切都是为了乾隆很好的铺垫继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