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发生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人选择去医保局退医保,甚至有很多网友都说不打算交医保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来说一说医保吧,医保就是每个月通过缴费,让医保账户里有钱后且不断缴,那么以后看病就能够报销部分钱,而且只要男性缴满25年,女性缴满20年,就可以终生享受医保待遇,比起社保要交15年(以后可能需要交20年),等到63岁才能退休,才能有养老金,还是医保更有用一点。
如果很疑惑医保到底还要不要交?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的经济还行,那么一定要交医保,这对你以后生病看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说到这里你可能又疑惑了,既然医保这么好,为什么会出现农村人开始大规模退医保的情况?这就不得不谈谈现实的情况了,具体有5点:
1、医保费用连年上涨,农村人承受不起
原本的农村医保很便宜,2003年是10块一年,很方便农村人看病,压力也不算特别大,但是到了2024年,这个农村医保也就是新农合变成了380元一年,翻了38倍,有些地方甚至还更贵。如果一家六口,一年就需要2280元,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这个支出占比太大了。
我们算一下,如果是一家六口,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两个老人,一年医保支出是2280元。这就相当于4.8亩小麦的纯收益,一亩小麦收入在500元左右,占家庭年医疗总支出的61%,是两个初中生全年教育支出的65%。
对于不同年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太重:
对年收入5万元的家庭占比4.56%;
对年收入3万元的家庭占比7.6%;
对年收入1.5万元的家庭占比高达15.2%。
2、“报销难、限制多”,实际体验不佳
交医保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以后生病了看病的时候可以报销,可以少花点钱,不至于因为一场病,兜里就完全没钱生活了。原本医保的作用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新农合用起来可麻烦了,报销起来特别难,限制特别多。
首先你想可以用新农合报销,你就要去定点医疗机构,如果不是人家指定的机构,压根就用不了报销。而且还有个特别难受的年度限额和起付线。年度限额就是说一年你最多能够报销多少钱,封顶了就报销不了了,住院报销年度限额一般是为6万元左右,好点的地方是10万左右。
起付线就更难受了,如果人家的起付线是380块,实际上你看病花了200块,压根没到起付线,那你就压根不能申请医疗报销。医保就没用了。
另外一点就是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村卫生室/卫生所报销比例较高在60%,乡镇卫生院为40%-50%,二级医院(县级)为30%左右,三级医院市级及以上为20%。如果是感冒发烧什么的去卫生所,卫生院是可以的,但是只要是稍微严重点的病,农村人就不得不去好一点的医院,而只要好一点的医院,报销的比例就会减少很多,实际的自付费用不降反升。
最后一点就是,医保异地报销的手续特别特别麻烦,麻烦到有时候只能选择直接自费。这几点总结下来,医保用起来可不太难受了!
3、部分农村人不了解医保,不信医保
很多农村人,尤其是年龄大一点的人,对于医保的了解没那么深,也不是很信任医保,挂在嘴边常常说的是:小病扛,大病死,不如直接不交。
实际上,如果经济可以的话,交个20或25年医保就可以享受终生医保待遇,还是更划算的,也更能承受生病带来的风险。没有医保才是真的得小病扛,大病死了,有医保有报销,大病至少也可以做个手术拯救一下。
4、对医保基金可持续性的担忧
最近几年新生儿的出生率是持续走低,人口也是在负增长。在养老金方面,已经有很多人觉得交社保不划算,不确定自己能够领多少年的养老金,能否回本。负面的情绪传染,很多人对于医保基金能不能持续很担忧,特别害怕自己交了几十年的医保,没用几次,然后医保基金没钱不够了怎么办?
5、用商业保险替代
农村上过学的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他们毕竟是年轻人,身体好,没有经常生病,于是觉得现在的医保不需要急着交,对于他们而言,商业保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觉得商业保险报销更高、限制更少,比较适合现在的他们。
年轻人觉得等他们老了点后,再选择去交医保也不迟,没必要现在就开始紧张地交起来。
医保退保现象本质实际上是制度弹性不足与社会变迁矛盾的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道德劝说,而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激励相容",让各收入群体都能在医保体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当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医保的好处,自然就不需要催着交,人们反而会主动交!
对于医保,你的看法是什么?评论区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