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有两座城池与天京城的安危存亡干系甚大,这两座城池分别位于天京上游的安庆、天京东南的苏州。
不幸的是,这两座城池最后都丢了。巧的是,两座城池的丢失都与一个人密切相关,此人就是太平军的叛将程学启。
程学启(1829-1864年),字方忠,安徽桐城人。他们家世代务农,幼年丧母,由族人程惟栋之母抚养成人。程学启从小就不怎么爱读书,也不从事农业生产,但喜好谈论兵事,胆略和勇气都有。
太平军攻占安庆后,又陷庐州,程学启当时守卫庐州城西门,被太平军俘获,就此加入太平军,成为陈玉成部下。
在随后的征战中,程学启因为骁勇善战,积功晋升至“弼天豫”,陈玉成把他推荐给叶芸来,令其助叶芸来守安庆城,担任先锋官。
叶芸来考虑到程学启是皖人守安庆城,人地两熟,很是倚重,特地把妻妹高氏许配与他为妻,借此笼络程学启。
如果事情进展顺利的话,既有事业,也有了家庭的程学启,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但天总不遂人愿。
安庆
01安庆城战守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随着天京上游的武昌、九江等依次陷落,曾国藩的湘军兵锋直指安庆城下。安庆城的争夺异常激烈。
1861年,曾国藩、曾国荃、曾国葆率领湘军围攻安庆,程学启奉命防守安庆北门,多次击退湘军,让曾氏兄弟狠狠地吃了苦头。
不过程学启再厉害,毕竟也有软肋。
程学启幼年丧母,养母就是他的软肋。
曾氏兄弟采纳了桐城人孙云锦的计谋:通过拘押程惟栋母子到湘军大营,对程母进行恫吓,让其劝程学启投降,否则就杀了程惟栋母子。
乡间民妇哪里见过如此阵势,被曾国荃逼迫的她,化妆成乞丐婆进入程学启军营,向程学启哭诉,乞求他投降清廷,救救程惟栋。
程学启心念养母之恩,又考虑到安庆局势危急,心中渐有降意,但又虑及妻儿在安庆城中的安危,所以犹豫不决,不料这一切被叶芸来知晓。
情急之下,程学启仓皇率领亲兵三百多人直接投降,随后跟随曾国荃,被授为营官,令其带队进攻安庆,充当先锋。
叶芸来大怒,杀其家小,程学启也由怒生恨,发誓灭贼报仇,从此毅然决然投靠满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正面为敌。
笔者以前在文章中提到,安庆城几乎三面环水,只有北面一条通道。而太平军水军根本无法和湘军的水师相抗衡,一旦水路被堵,安庆城内的粮草和弹药只能靠北门。
程学启为了取信于曾氏兄弟,献出了“穴地”攻城的计策,并且亲自率领士卒由炮眼攻入。攻陷北门外护城最坚固的三垒,断绝了守城太平军的粮道,太平军就此陷入绝境。
而当1861年9月5日,湘军用地雷轰塌安庆城墙时,程学启又一马当先率领士卒攻入安庆城中,叶芸来及其部将一万六千人全部战死,安庆城从此就没有被太平军占领过了。
战后论功行赏,程学启“厥功最伟”,曾氏兄弟交口称赞程学启功劳大,保奏程学启为游击,赐花翎。
苏州
02苏州城攻防1862年3月,程学启改隶李鸿章麾下,率部自安庆乘船东下。曾国藩亲自到码头送行勉励程学启:“江南人誉张国梁不去口,汝好为之,亦一国梁也。”
程学启抵达上海后,立开字营,共一千人,驻扎虹桥。此后开字营成为李鸿章淮军中的劲旅。
在青浦、松江、虹桥、泗泾等战役中或单独或与常胜军配合作战取得对太平军作战的胜利,程学启以总兵名加提督衔,授江西南赣镇总兵,兵力增至三千人。
接下来,淮军又与太平军争夺苏州外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1863年1月,常熟太平军守将朝将骆国忠献城投降清廷,苏州震动。常熟位于苏州东北角,常熟不失,可与苏州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同时,程学启率部进屯苏州东南角岘山、大小唯亭、甪直,后又移屯外湾塘,此处乃苏州咽喉之地,直接威胁苏州的安全。
为解除东北方向的威胁,李秀成率大军反攻常熟。而淮军方面一面增援常熟,一面命李鹤章和程学启协同洋枪队戈登进攻太仓,以打通上海至常熟的联络线。
1863年3月,太平军太仓守将会王蔡元隆诈降,李鹤章与程学启率部前往受降,结果李鹤章先入城遭遇伏击,死伤惨重。程学启因心细而起疑心,没有进入城中。知道诈降消息以后攻城,掩护李鹤章撤退。后来程学启率部攻入太仓城,这样上海至常熟连成一片,成为淮军的囊中之物。
太仓被攻下之前,苏州已经派出援军,只可惜被程学启和郭松林在正义镇打败,并且趁势攻下昆山。程学启因功授予一品封典,提督记名。
这样苏州城东面已经没有了太平军的任何据点了。
不久程率军连陷花泾、同里、吴江等地,切断了苏州与杭州之间的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并且击退了来自嘉兴、湖州来援助的太平军。
这样苏州城南面已被淮军关上大门。
唯一能救援苏州的缺口在西北方向的无锡。十月,李秀成会同李世贤从无锡率部增援苏州,被淮军刘铭传、李鹤章阻击而无所作为。程学启听闻李秀成来援苏州,在蠡口、黄埭紧急督战,打败此处太平军,进而攻破浒墅关、十里亭、虎丘等地,苏州彻底被合围。
接下来的事情,大部分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就是苏州城内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叛变杀了谭绍光,伙同其他王侯开城门投降。程学启假装答应叛徒的条件,暗中却“密请李鸿章诛之”。清廷、曾国藩对程学启苏州杀降事件大加赞赏,认为此举“尤为有识”,“最快人意”。
就此,苏州失陷,程学启因功授一品封典骑尉世职,赏黄马褂。
安庆城丢失,天京上游再也没有屏障可守,从安庆城到天京城沿途各城均相继不可守,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也正像当年太平军沿江东下占领天京一样。而苏州和苏州城失守,太平军的钱袋子和粮袋子也就没了,太平军在江苏的战场基本宣告结束。
这两座城池的丢失,都与程学启息息相关,正如李鸿章称赞程学启两年之间“复江、浙名城十数,克苏州为东南第一战功。”
关于程学启,各位朋友有没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太平军当中这些悍将,罗大纲、曾天养,胡以晃谁更强悍?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其实伯仁的死另有真相
西汉飞将军李广称得上是名将吗?为什么会有人质疑?
正史当中不容易见到的那些事:清朝李卫逸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教北京大学的女教授:民国常州才女陈衡哲
识时务者为俊杰
程学启在安庆守的是东门,安庆也不是三面环水,南面是长江北面是湖西面是山,只有东面一条大路通向枞阳,这个门也叫枞阳门。枞阳过去是属于桐城的一个镇,后来分出来设县了,程按照现在的划分是枞阳人。
太平军祸害东南
底层残杀曾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