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日,老特在白宫签署关税行政令的签字笔落下瞬间,全球贸易版图再次发生剧烈震动。
这份被外界称为"21世纪最严厉关税政策"的文件中,中国商品面临34%的新增关税,累计前几次关税税率突破54%历史高位。
但真正令国际观察家跌破眼镜的是,名单上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名字——越南,这个GDP总量不足美国1/64的发展中国家,竟被施加了46%的惩罚性关税。
这很难让人想象,越南一个弹丸之地到底做了什么?
01
其实这一切跟美越之间的贸易逆差有很大关系,具体可以看一下数据。
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启时,越南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拉来191亿美元投资,到2023年单单前8个月就拉来了131亿美元的投资。
河内工业园区里,中文标识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东莞转移来的电子装配线,从苏州搬迁来的家具生产线,在红河三角洲重新拼接成新的制造网络。
这种"中国设计+越南制造"的模式,让越南对美出口额在5年内从558亿美元激增至1189亿美元,却也使其成为美国关税大棒的新靶心。
毕竟在老特看来,这就纯粹是在吃他们的红利。
当对越关税提升至46%时,意味着每件商品都要增加几乎原价值一半的关税,这个数字足以抹平当地的人工成本优势。
02
严格来讲,东南亚小国不止越南,菲律宾、柬埔寨都遭受了美国的关税制裁。
不过越在关税战爆发后第4天就亮出白旗,表示愿意取消本国对美关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属于出口驱动型经济,对美贸易出口占 GDP 的 30%。
美国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对其经济造成系统性影响,一旦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落地,越南出口企业将面临成本飙升,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倒退。
这种对美市场的深度依赖,使越南在关税博弈中缺乏议价底气,不得不优先考虑短期止损。
可即使这样低声下气,老美也未必会接受,人家的算盘早就打好了。

放越南一马对他们来讲影响不大,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让中国从中看到几乎。
在老美针对越南的多项加税商品中,有很多与中国存在产业链关联。
以光伏组件为例,中国硅片经越南加工后出口美国,原本适用的优惠税率,现在将面临54%的综合关税。
这种堵漏式打击直接掐断了中国企业的转口通道,迫使隆基、晶科等光伏巨头重新评估海外布局。

这样下来全球贸易体系可能退化为"区块化"格局:美洲板块依赖近岸外包,欧洲板块强化区域供应链,亚洲则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
关税战的炮火仍在蔓延,在这种背景下,越南的妥协既是个案,也是缩影——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下,中小型经济体往往被迫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