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仁万山,曾因汞矿朱砂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丹砂王国”。
万山朱砂开采历史有数千年之久,留下了丰富完整的工业遗产,有970公里“地下长城”,可谓中华文明千年矿业史的“活化石”“中国汞都”工业文明的见证者。同时,朱砂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东方文明丰富的宇宙观、人生观、生命观。

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回答记者提问
“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集中展现了中国汞工业发展历程和悠久的朱砂历史文化价值,是全球稀缺的矿业文化遗产。一直以来,我们都全力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四场集中采访中介绍,多年来万山持续加强遗产保护,成立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万山朱砂汞矿采冶史迹保护管理规划纲要》,实施文物修缮和恢复工程,邀请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分别开展价值研究和考古等工作,“目前,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已列入2024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穆嵘坤介绍,铜仁还计划让万山汞矿联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形成跨业态文旅共同体,构建铜仁“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遗产双核驱动的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

郁郁葱葱的朱砂古镇。 杨雄 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以‘申遗’为契机,以朱砂古镇文旅深度融合为支点,推动万山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 ’跃升,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穆嵘坤表示,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申遗,既是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使命担当,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铜仁将以更高标准推进保护传承,以更宽视野推动文旅融合,让‘千年汞都’焕发新生,为全球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贡献‘中国方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闵捷 周雅萌 周梓颜 陈祖嘉 周睿
图/班浪 张丽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