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学生借枪击毙两名日兵,怀疑国军战斗力改投八路,后成开国少将

追梦的年 2024-04-22 23:09:07

说起黄埔军校,喜欢历史的都很熟悉,它的正式名字叫作“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因为早期其校址设在了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所以被通称为黄埔军校。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不久便定都于南京,他将所有机关都转移到了新“首都”。

为了更好地直接领导黄埔军校,他在南京重新筹建了一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习惯上仍称黄埔军校,往后的学员也还是被称为黄埔学生。

黄埔军校在大陆时期一共办了23期,前6期是国共合作的友好时期,剩下的17期就是蒋介石“清党”之后了。从这个分界线上我们也能看出来,为什么黄埔前6期出了那么多名将,后面却几乎没有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黄埔11期里就出了一个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黎原。

黎原本叫关俊彦,1917年出生于河南息县关家店村,早年曾受过不错的教育,中学毕业后见国家内忧外患,便于1934年9月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第11期。

这时的黄埔已经不是速成班了,黎原经过三年的军事教育后能力提高了很多,他毕业的时间正好遇上了日寇全面侵华,于是他被分配到了国军87师师部担任传令官,随部队一同参加淞沪会战。

87师是国军王牌,当时国民党一共就装备了三个德械师,87师就是其一,因此也成了淞沪会战中的主力之一。

虽然是首次上战场,但黎原丝毫没有畏惧的心理,他第一次毙敌的经历相当勇猛。本来他只是去260旅传达命令,要旅长陈颐鼎坚守住阵地。

结果他刚到地方,日寇就攻上来了,两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这还是黎原首次见到日本兵,血肉横飞的场面没有吓到他,反而激起了他的豪气。他从旁人手中借过一杆步枪,然后瞄准日寇射击,两发子弹就夺取了两名敌人的性命!

黎原的初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个人的勇猛改变不了整个大局,淞沪会战国军虽然有数倍的兵力优势,最终却落了个大败的结局,87师战前有三万人,撤到武汉后却只剩下不到7千,这还是多次补充后的人员总数,由此可见整体损失之惨重。

也是因为这一仗,让黎原看到国军的腐败及无能,因此他与交情极好的战友阮庆、廖斌有了脱离的念头。

说来也是凑巧,部队在武汉休整期间,上级正好就命令黎原和阮庆二人回南京述职,在这段路途中,二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加入英勇抗战的八路军!

在后来所著的回忆录中,黎原曾写过当时的一些心理变化:亲身经历的淞沪抗战,让我对蒋介石的指挥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因此,我们两人到南京除了传令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再去找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我们到延安。

没想到当时八路军办事处已经搬走了,他俩只好先返回武汉,然后等待在外训练的廖斌,届时三人再一同去投八路。

1938年3月,廖斌结束在外训练回到武汉,在听说两位好友的想法后当即同意,于是三人结伴到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请求能够去延安。

第一次接待他们的是罗炳辉,罗炳辉是个军人,所以警惕心理胜过了统战心理,就拒绝了他们。

这三人没有死心,当晚就住在办事处附近,第二天一早又去了,这次他们通过请求见到了中共元老董必武。

董必武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听说了他们的诉求后说:你们能有这个想法我当然支持,但希望你们考虑清楚,陕北不比武汉,那里很穷,生活艰苦。而且从武汉去延安要路过西安,一路有很多国民党特务,被抓住了还有杀头的可能。这两点,希望你们想好再来找我。

结果三人很是决绝,表示不用再考虑,一定要去延安!见他们是这样的态度,董必武便同意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他们三人到达了延安,被当作革命有志青年的典型送入抗大学习。

进入抗大之后,黎原的表现尤为突出,没用多久就当上了班长,然后一个月就入党,三个月就成为抗大的教员,这个速度可见他的能力!

他在抗大当了很长一段时间教员,不过他心里还是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的,因此在1940年请求下到基层去打仗。中央经过考虑,将黎原分配到了120师359旅教导营一队,最开始他只是个副队长,到抗战结束已成长为营长!

日寇投降后,他随359旅进入东北,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七团政委、十纵29师85团团长等职,参加过三下江南、开原攻坚战、黑山阻击战等重要战事。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已是47军140师参谋长。

谁能想到一个国军传令兵靠着自己的努力,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就成了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呢?这还不算什么,最传奇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

47军在准备入朝作战期间,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让善于指挥作战的黎原来担任140师师长。

但140师有资格成为师长且资历比黎原深的有好几个,为了让黎原能很好地率领这个师,47军先后调离了刘子云、蒋克诚、陈福章三任师长。

等这些老资格干部都另有职务后,47军先是任命黎原为140师代师长,等他与部队磨合好以后再扶正,随即领军出征!

能得到这个待遇,其实黎原也很惊讶,他后来感慨地说:从这次调整中能看出组织上对我的重视与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唯有努力做好工作,才不算辜负上级领导!

到了朝鲜战场,黎原的确不负众望,他指挥部队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临津江防御战、西海岸防御战等著名战事。

在秋季战役时,黎原率领全师抗击了10倍于己的美国王牌部队美骑一师、美第三师,血战90天后不但守住了阵地,还抓住时机反突破对方5至20公里。在后来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所写的《朝鲜战争》中有这样一段:

“美国第一军所付出的代价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尤其是骑兵第一师损失更大。这里的中国军队和其他正面不同,拼命地死守阵地。”此处说的“中国军队”就是指140师。

此战之后黎原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也说:“我们各级都要向他(指黎原)学习”。

从朝鲜回国后,黎原升任为4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校,1964年晋升为少将,次年成为了47军军长。后来黎原还担任过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黎原一同参加革命的两人后来成就也很不错,廖斌也做过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阮庆担任过桂林市第一任市委书记,三人的感情延续了一辈子!这样的友谊真的很令人动容。

2008年黎原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

当年很多有志青年都是像黎原将军一样,看明白了谁才是真心抗日,所以选择了真正革命的一方!

1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