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9岁还是县委书记,50岁突然升任省委常委,55岁担任省委副书记

羽昕 2024-11-28 18:27:57

1933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当鹅毛大雪飘落在山西朔州的上空时,一个名叫卢功勋的男婴降生在一户普通人家。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寻常的孩子,日后会因干部"四化"政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水鸭,一跃成为翱翔于政坛的青天大鹏。

他的仕途之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2023年,90岁的卢功勋在太原走完了自己操劳的一生。

山雪飘飞日,人杰降人间

1933年的冬天,山西朔州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似乎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里,一户普通人家迎来了新生命的到来。这个男婴,就是日后山西省委副书记卢功勋。

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寻常的孩子,会在几十年后,因干部"四化"政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水鸭,一跃成为翱翔于政坛的青天大鹏。

卢功勋的童年,与当时大多数山西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命运的齿轮早已悄然转动。山西军阀阎锡山治下的山西,虽然远不能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提并论,但一定程度上,阎锡山依靠山西的煤矿资源和山西人善于经商的特性,为山西积累了一定财富。

这些财富,并非全部用于军阀贵族的奢靡生活,而是有一部分用于兴办学堂,普及教育。正因如此,卢功勋能够在少年时代就走进新式学堂,接受系统的教育。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战火很快烧到了山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卢功勋第一次见到了八路军的身影。与国民党军队的散漫不同,八路军军纪严明,与民众贴近。他们不仅是抵御外敌的战士,更是人民的子弟兵。

年少的卢功勋被八路军的形象深深吸引,内心埋下了为国效力的种子。他暗暗立下志向,总有一天,他要成为像八路军战士一样的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已经升起。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山西脱离了军阀的统治,迎来了新生。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号召,召唤有理想、有文化、懂当地情况的青年加入到建设新中国的行列中来。卢功勋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组织上看中了卢功勋的才干和热情,安排他担任马邑村支部书记,负责村里的土地改革工作。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土改的过程中,卢功勋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战乱,马邑村涌入了大量外来户。在分配土地时,如何平衡外来户和本地户的利益,成为了一个难题。给外来户分地,本地户有意见;不给外来户分地,外来户又不答应。

卢功勋走访村民,倾听各方诉求,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决定,在给外来户分配一定田地的同时,号召大家开荒,增加耕地面积。这样一来,不仅外来户分到了土地,本地户的利益也没有受损。

就这样,卢功勋在基层工作中崭露头。朔州县委决定,提拔卢功勋为县委组织部干事。同时,组织上还安排他到中央党校培训部进修,拓宽眼界,提升理论水平。卢功勋不负众望,在中央党校的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了大专学历。

时势造英雄,激流勇进

1961年,中央实施精兵简政、减员增效,大幅裁减行政编制。谁能想到,就在这场看似不利于个人发展的改革中,卢功勋却抓住了机遇。

根据中央的政策,朔州县委组织部要裁撤一半的编制。面对这个难题,卢功勋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向县委请缨,提出由他来负责此次的精简工作,县委同意了他的请求。

裁员工作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甚至是群体性事件。卢功勋没有简单地按照文凭、资历等硬性指标来裁员,而是实地考察每一个部门,了解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他坚持干部"四化"方针,优先保留那些政治可靠、作风优良、工作扎实的干部。

与此同时,卢功勋还十分注重做好思想工作。对于那些需要裁撤的同志,他反复做工作,耐心解释裁员的必要性,鼓励大家从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安排。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同志,他还想方设法给予照顾,力争让每一个人都能心服口服。

在卢功勋的努力下,朔州县委组织部的裁员工作进展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1964年,山西省委决定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卢功勋被组织部推荐,成为其中的一员。经过慎重考虑,省委决定,派卢功勋到偏远的右玉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主抓农业工作。

右玉县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是山西省有名的贫困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

卢功勋深知,要改变右玉县的面貌,关键在人。他走遍全县各个村庄,与群众促膝长谈。通过深入调研,卢功勋认识到,右玉县虽然自然条件不好,但群众勤劳质朴,只要引导得当,完全有条件实现农业增产。

于是,卢功勋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计划。在卢功勋的带领下,右玉县的农业生产逐年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1968年,卢功勋被调回省委工作。

居安思危,高瞻远瞩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特殊期间的"Z"倾错误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他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得到了省委的高度认可。

为了落实这一方针,卢功勋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普查工作。通过这次普查,他全面掌握了山西省的经济现状和发展潜力,为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主持下,省委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煤炭、钢铁、化工等重点产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工业化进程。

然而,卢功勋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深刻洞悉到,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山西省的经济结构性矛盾。他敏锐地意识到,山西省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为此,卢功勋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1980年,他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分管经济工作。这是对他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上任伊始,卢功勋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山西省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上马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环境,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面对这个问题,卢功勋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坚决地亮明态度,要求严格控制"三高"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他深入基层,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解释发展绿色经济的长远意义。同时,他还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为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卢功勋的努力下,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批绿色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为山西省的绿色崛起奠定了基础。

卢功勋在山西省的经济工作岗位上,已经奋斗了近二十年。

勇立潮头,开拓进取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犹如春风化雨,为中国注入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卢功勋深切感受到,这是山西省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重大机遇。他立即组织省委、省政府的同志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山西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在卢功勋的推动下,山西省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他们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他们主动融入国内外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外向型经济;他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山西。

然而,改革开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1993年,山西省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苗头,一些领导干部也产生了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倾向。

面对这种情况,卢功勋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他深入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防范经济风险的对策建议。在他的坚持下,山西省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节奏,有效防止了经济大起大落,保证了改革开放沿着健康轨道前进。

卢功勋认为,改革开放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身体力行,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鼓励干部群众打破陈规陋习,勇于探索创新。他经常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卢功勋还十分注重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他多次率队到广东、福建等改革开放先进省份考察学习,与当地领导干部深入交流,探讨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回到山西后,他结合本省实际,创造性地推广应用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有力推动了山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在卢功勋的带领下,山西省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1995年,山西省的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开放,山西省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卢功勋在山西省工作的三十多年,可以说是与山西省的改革开放同步前进的三十多年。从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到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立改革潮头,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山西省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2001年,已届退休年龄的卢功勋,正式从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的岗位上退下来。然而,对于这位改革战士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就此止步。

在卢功勋的心中,山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常说,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勤务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朴素而深刻的话语,正是他一生为官为人的真实写照。

0 阅读:86

羽昕

简介: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碰撞,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