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早就说过:“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就像身体的电量和油量,一旦亏虚,整个人直接“宕机”。
气血不足,最怕这10种运动,这可是老祖宗验证千年的补气血密码!
01
八段锦
这是懒人必练的“气血充电术”,每天卯时(5-7点)练八段锦,比吃十全大补汤管用。
《黄帝内经》说“骨正筋柔,气血自流”,那些看似缓慢的“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实则像疏通堵塞的水管,让全身气机流动起来。
02
拍八虚
专打身体“垃圾堆”,像腋窝、肘窝、腹股沟、膝盖窝——这四大 “八虚”最容易藏邪气!
上个月我妈总说胸闷,我教她每天拍打肘窝100下,力度以微微感到疼痛为宜,三天后她就说胸口像卸了块大石头。

03
拍屁股
这是久坐族的“救命大招”。
你以为屁股只是用来坐的?错!臀部可是人体最大的“寒气收容所”。
臀部的膀胱经就像身体的下水道,拍通后你会感觉后腰像装了暖宝宝。
用空心掌从屁股外侧向中间拍,拍到微微发热,胆经一通,气血自动灌满双腿!
04
还阳卧
睡前把脚掌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躺10分钟,大腿内侧会有拉伸感——这招对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特管用!
躺着就把肾气补了,《黄帝内经》有云:“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血。” 补肾就是补气血的根源。

05
散步
别小看走路!气血不足的人切忌剧烈运动。
散步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就像用小火烧开水,温和推动气血循环。
06
泡脚
《黄帝内经》讲“寒从脚起”“经脉根于足”,睡前用45℃水泡到脚踝,加点艾草生姜,泡到后背微微发汗即可。
温水泡脚可激发足三阴经阳气,引虚火下行,尤其适合上热下寒体质。
不过,经期别放活血药材,阴虚火旺的朋友改泡温水就好。

07
揉腹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揉腹能直接激活脾胃运化功能,正如《素问》所言“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睡前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揉50圈,再逆时针揉50圈,肚子软了,气血就活了。
08
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中提到:“早睡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可以养阳,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运行。

09
金鸡独立
单腿站立时,气血会本能涌向虚弱的经络。
每天早晚各练习5至10分钟,左右腿交替进行。练习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闭上眼睛效果更佳。
10
手指梳头
《黄帝内经》说:“头为诸阳之会”,用手指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经络穴位,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
手指弯曲呈梳子状,从发际线梳到后颈,每天坚持梳100下。

这10种运动看着简单,但贵在坚持!
真正的养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也不是跟风买燕窝虫草,而是把《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刻进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