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娱不断推陈出新的浪潮下,一档名为《UNDER15》的女团选秀节目横空出世,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与以往的选秀节目不同,这档节目的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 15 岁以下,而其中最小的选手出生于 2016 年,年仅 9 岁 ,这一设定无疑让《UNDER15》从众多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
节目由韩国 Crea Studio 制作,是一档全球选秀节目,旨在从全球 70 多个国家,选拔年龄在 3 至 15 岁之间的 K-POP 神童,打造第五代 “歌唱天才” 女子组合。制作人徐慧珍凭借打造 “Miss Trot” 和 “Mr.Trot” 等热门节目的成功经验,此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些年轻群体上。此外,韩国知名歌手和制作人姜大声的加盟,也为节目增添了专业性和吸引力。该节目于当地时间 3 月 31 日晚 9 点 10 分在韩国 MBN 电视台播出。
这一前所未有的年龄设定,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新鲜感和话题度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界的广泛争议。
在 9 - 15 岁这个黄金学习阶段,孩子们本应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如今,这些怀揣着明星梦的孩子们却站在了选秀的舞台上,过早地踏入了娱乐圈这个复杂的成人世界。
基础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石,涵盖了知识的积累、品德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孩子能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仅学习语文、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知识,还能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而参加选秀节目,意味着孩子们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无法像同龄人一样正常接受学校教育。他们可能会错过许多重要的课程和学习机会,导致知识结构的缺失,影响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一旦在娱乐圈发展受阻,回归正常生活后,他们很可能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适应其他领域的工作和生活。
(二)身心重压的隐患除了基础教育的缺失,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也给未成年选手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为了在节目中展现出最好的表现,选手们往往要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从舞蹈动作的反复练习,到歌唱技巧的不断打磨,再到舞台表现力的精心雕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的训练让孩子们疲惫不堪,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
在韩国娱乐圈,练习生的训练强度一直为人诟病。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练习生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 12 小时以上,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时间,几乎都在练习室度过。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对成年人来说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长期的疲劳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与此同时,比赛的竞争压力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这个以颜值和实力为导向的娱乐圈,每一次舞台表现都可能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孩子们不仅要面对来自其他选手的竞争,还要承受来自观众、粉丝和媒体的各种评价和压力。一旦表现不佳,就可能遭受网络暴力和舆论攻击,这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在过去的一些选秀节目中,就曾出现过选手因承受不住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有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情绪崩溃,甚至产生了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这些案例都警示着我们,未成年人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压力时,心理防线很容易被击垮,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韩国偶像产业的竞争之激烈,堪称全球娱乐行业的 “角斗场”。在这片竞争的红海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人团体涌入,试图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韩国每年新出道的偶像团体数量多达数十个,然而,真正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广泛关注和市场认可的却寥寥无几。
在女团市场中,更是呈现出一种 “百花齐放又残酷厮杀” 的局面。从早期的少女时代、Wonder Girls 等女团奠定韩流女团的基础,到后来的 Blackpink、TWICE 等女团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再到如今新女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竞争愈发白热化。这些女团不仅在音乐风格、舞蹈编排、形象塑造等方面各显神通,还在粉丝运营、商业推广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
在这样的背景下,《UNDER15》将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 15 岁以下,无疑是制作方在激烈竞争中试图打出的一张 “差异化” 王牌。通过聚焦低龄群体,制作方希望能够吸引那些对年轻、新鲜面孔有独特偏好的观众,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领域。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节目预告及成员海报公开后,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
对于制作方来说,低龄女团如果能够成功打造,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年轻的偶像更容易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和认同感,形成高度忠诚的粉丝群体,从而为周边产品、演唱会、广告代言等商业活动奠定坚实的粉丝基础;另一方面,低龄偶像的成长潜力和可塑性强,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期待和惊喜,有利于长期的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
自 NewJeans 以平均年龄 16.4 岁出道并凭借青春活力的风格和独特音乐迅速出圈后,低龄女团似乎成为了韩娱市场的一个新热点。这也让不少人质疑《UNDER15》是在效仿 NewJeans 的成功模式,试图以更低的年龄门槛来吸引眼球。
然而,NewJeans 的成功绝非仅仅依赖于年龄优势。其背后是精心打造的音乐风格、独特的团队概念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NewJeans 的音乐融合了多种流行元素,既有青春活力的旋律,又有富有深度的歌词,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听众的审美需求;团队概念强调自然、真实的青春形象,与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崇尚真实的价值观相契合;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司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与粉丝建立了紧密的互动,迅速积累了大量人气。
由此可见,年龄只是女团发展的一个因素,而非决定成败的关键。《UNDER15》若想真正取得成功,不能仅仅停留在低龄的噱头上,而需要在音乐创作、团队打造、市场运营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否则,即便能够在短期内吸引关注,也难以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最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成为韩娱市场竞争下的又一个 “牺牲品”。
回顾韩国以往的选秀节目,如《Girls Planet 999》,可谓是争议不断,为《UNDER15》敲响了警钟。在《Girls Planet 999》中,剪辑问题尤为突出,制作方似乎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选手形象,而非真实展现选手的表现。一些选手明明在训练和舞台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节目中却难以获得足够的镜头,导致曝光不均,观众难以全面了解他们的实力和魅力。
而对于中国选手,节目组更是区别对待,恶意剪辑中国选手的镜头,故意放大他们的失误和问题,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这种不公正的剪辑不仅影响了选手的发展,也破坏了节目的公平性和观赏性,让观众对节目失去信任 。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制作方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和话题度,忽视了选手的权益和观众的感受。而《UNDER15》作为一档全新的选秀节目,若不能从这些过往的争议中吸取教训,很可能重蹈覆辙。毕竟,低龄选手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时,往往更加脆弱和无助,更容易受到伤害。
(二)低龄偶像的行业风险在偶像产业中,低龄偶像一旦出现问题,对个人和整个行业声誉都可能造成严重打击。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在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复杂的娱乐圈环境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他们可能难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从而出现一些负面行为。
比如,曾有低龄偶像被曝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或是陷入一些负面事件中,这些都对他们个人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他们作为偶像,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些负面事件也会引发公众对整个低龄偶像群体的质疑和批评,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
低龄偶像的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他们的过早出道,可能会让一些未成年人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只要成为偶像就能获得名利,从而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会对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功利化。
结语:在争议中探寻未来韩国 15 岁以下女团选秀节目《UNDER15》引发的这场争议,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娱乐产业发展与儿童权益保护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这不仅是一档节目引发的讨论,更是整个韩娱产业在发展道路上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
娱乐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热点和增长点,这无可厚非。《UNDER15》的出现,正是韩娱产业在激烈竞争下的一次大胆尝试。然而,这种创新绝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权益为代价。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追求娱乐产业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将儿童权益放在首位,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
从长远来看,韩娱产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要鼓励创新,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优质娱乐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制定严格的规则和标准,确保未成年人在参与娱乐活动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这样,韩娱产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同时也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这场争议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娱乐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促使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在娱乐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让娱乐产业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