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梨园:从幕后到台前的磨砺
1977年,毕业不久的奚美娟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前身之一)。这座在中国话剧界享有盛誉的殿堂,刚刚经历了特殊时期的动荡,正逐步恢复其正常的艺术创作秩序。年轻的奚美娟,带着对舞台艺术的向往,来到这里报到。
她初到剧院时,并未立刻获得登台表演的机会。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是,剧院门房的工作人员见到这位梳着麻花辫的新人,便直接安排她去道具组帮忙搬运箱子。在道具组的工作经历,让她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舞台装置、道具制作与管理,熟悉剧场的后台运作流程,并与剧院的各个工种建立初步的联系。
从1977年进入剧院,到她在话剧界崭露头角,中间隔了十余年的时光。这十余年,对于一个青年演员来说,必然是持续学习、观察、实践和积累的过程。她身处其中,经历了从基础工作到可能获得一些配角、龙套角色的逐步成长。
她得以观摩前辈艺术家的表演,参与剧院的日常排练和演出工作,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上艺”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严谨的创作风格。这段时期,是中国话剧在经历波折后艰难复苏并寻求发展的阶段,也是奚美娟个人艺术功底得以锤炼和积淀的关键时期。
《中国梦》绽放: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第十个年头,社会思潮活跃,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多元探索的局面。正是在这一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话剧——《中国梦》。这部作品触及了当时备受瞩目的社会现象:中国人走出国门后的文化冲突、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在异国他乡的生存挣扎。
时年33岁的奚美娟,经过在剧院长期的磨练与积累,终于获得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角色。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角色的创作中。根据相关记述,为了准确把握人物的状态,她在排练厅里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常常在深夜时分,当排练厅只剩下灯管发出的声响时,她依然独自面对镜子,反复练习台词和形体,细致揣摩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在排练过程中,来自导演的指导至关重要。时任该剧导演、中国戏剧界的泰斗级人物黄佐临先生,以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丰富的导演经验,给予了奚美娟关键性的点拨。一次排练中,黄佐临观察到奚美娟在表演激动情绪时指尖的颤抖,他及时叫停,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整意见:“这里收三分,放七分。”这个指导意见,据称后来成为了奚美娟在表演创作中长期遵循和体悟的原则之一,帮助她更好地掌握了表演的节奏和分寸感。
凭借在《中国梦》中对女留学生复杂内心世界的深刻诠释和精湛演绎,奚美娟的表演获得了戏剧界的高度评价。这部作品的成功,也让她首次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排演《中国梦》的这段时间里,奚美娟与同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同事周野芒之间,情愫渐生,开始了他们的恋爱关系。
婚姻波折与为人母
与同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的周野芒婚后不久,奚美娟曾有过一次怀孕的经历。当时,她甚至考虑过为了家庭和即将到来的孩子,暂时放下自己日益发展的演艺事业。然而,这次怀孕并未能顺利持续,一次意外的流产发生了。
这次流产事件对奚美娟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并在心理上留下了一定的阴影,使得她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再次要孩子持有谨慎甚至恐惧的态度。从这次流产事件,到她最终成功怀孕生子,中间间隔了数年时间。
在此期间,恰是她在话剧舞台(凭借《中国梦》获梅花奖)和电影银幕(凭借《假女真情》获金鸡奖)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直到奚美娟39岁那年(大约在1994年前后),她才再次怀孕。奚美娟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呵护。有描述称她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相应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对夫妻关系的关注。
就在孩子出生后不久,这段维持了大约十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品。对于离婚的具体原因,奚美娟和周野芒双方都选择了保持沉默,从未向公众进行过解释或说明。这种沉默,自然引发了外界长期的猜测。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指向周野芒存在婚内出轨行为,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转战银幕:金鸡啼鸣与较真儿的演员
在话剧舞台上凭借《中国梦》获得梅花奖的认可之后,奚美娟并未将自己的艺术探索局限于一方舞台。1990年,她迎来了个人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出演了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假女真情》。
当时的中国电影界正经历着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需要有实力的演员来丰富银幕形象。初次面对电影镜头,与舞台表演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节奏,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演员也可能需要适应。一个被记录下来的细节是,在拍摄现场,为她化妆的工作人员因为紧张而手有些发抖,奚美娟反而平静地给予对方安慰,示意对方不必紧张,可以将妆容处理得比舞台妆更淡一些即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部银幕处女作,为奚美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她凭借在《假女真情》中细腻而真挚的表演,一举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奖。金鸡奖作为中国内地电影界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奖项之一,能够以首部电影作品即摘得影后桂冠,这在当时的中国影坛是相当罕见的。
进入21世纪前后,随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蓬勃发展,奚美娟也开始更多地参与电视剧的拍摄,同样展现出她一贯的专业精神和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在拍摄电视剧《红色康乃馨》期间,她饰演的角色蓝思红有不少法庭戏份。为了准确演绎角色,她不仅认真研读剧本,还随身带着一本《刑法》单行本,以便随时查阅核对法律条文。
她的工作椅旁,常常放着老花镜、保温杯和这本法律书籍,成为剧组人员熟悉的景象。更有甚者,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她发现剧本中关于法庭程序的部分存在与实际法律规定不符的错误。她没有选择将就,而是坚持向编剧指出问题,并与编剧一起反复推敲、修改,据说相关的戏份剧本前后修改了多达七稿。
这种对细节的“较真儿”,甚至一度引起了制片方的担忧,怕因此耽误拍摄进度、增加制作成本。奚美娟对专业准确性的坚持最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电视剧口碑非常好,成为经典之作。
未解的谜团与当事人的声音
关于奚美娟和周野芒离婚的真相,一直以来充满了种种猜测和争议。公众对这段婚姻的破裂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读,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周野芒在2023年4月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的回应。那时,周野芒公开表示,自己已经遭受了几十年的不实报道,现在终于决定站出来澄清。
他写道,这些年来,他一直背负着“渣男”的名声,而这份负担让他感到沉重。他的回应似乎暗示了当年关于婚姻破裂的流言并不完全真实,甚至有种言外之意,质疑是否当年出轨的其实不是他,而是奚美娟。如此一来,外界的疑问更加浓重:难道曾经所有的指责和误解,真的是无中生有?
不少网友开始重新审视这段曾经为人们所熟知的婚姻,纷纷猜测和推测真相。而就在2024年8月,周野芒再次发布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由媒体发布的道歉文章,内容关于周野芒婚内出轨的指控。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节是,文章附带了一封手写的道歉信,信中由一名名为郝亮的当事人亲自致歉。
在周野芒的回应中,他用简洁的话语写下了“好好做人,从黑暗中走出来就会有光明”这样的表述,这似乎是在进一步否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表达他想要重新站起来的决心。
尽管如此,周野芒依然没有明确的承认或否定他与奚美娟婚姻破裂的直接原因,他更多的是在澄清自己并非公众眼中的“坏人”。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还是他在回应中提到的一个敏感话题——关于孩子的身世问题。周野芒明确指出,孩子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而这一点引发了更大的猜测和关注。
他并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只是简单地暗示,关于孩子的身份问题,外界可以自行“脑补”。这一番话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更多实质性的信息,却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公众对这段婚姻的背后真相充满了更多的疑问和猜测。
相比之下,奚美娟对这一系列事件却始终保持了沉默。从周野芒在社交平台的首次发声,到他后来的道歉文章,奚美娟始终没有公开回应过任何关于婚姻破裂的传闻或指控。她的沉默,不仅没有平息公众的猜疑,反而让人更加难以揣摩她的立场和真实想法。也正因为如此,关于这段离婚真相的争论,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参考资料:[1]潘志兴.与奚美娟聊天[J].上海戏剧,1992,0(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