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的中秋节: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

浮生漫读人生长 2024-09-27 21:47:00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其实。从天象的角度来看,每个月的十五,月亮都是一样的明亮,并非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最亮。

但是,因为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这晚的月亮被赋予了人文情感。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心境格外不同,于是,在人们心中,头顶上的那轮月亮,就变成了最圆最亮的月亮。

贾母爱热闹,一年到头大宴小宴不断,尤其不肯放过每个节日,总是要热热闹闹地过。

然而,曹雪芹却把最应该热闹的团圆节,写得极为凄清。

第七十五回,荣国府经历了抄检大观园,财务上也到了需要“可着头做帽子”的境地,再加上听闻甄家遭遇了抄家,此时可谓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哪还有心情赏月啊!

可是,贾母不管这些,只想抛开一切,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节。

以前我一直以为,贾母这是逃避心理作怪,毕竟她一直以来都在逃避问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装作看不见听不见。

今天再读,发现我错了,贾母不是想逃避,而是想验证,验证贾府还是那个贾府,想热闹就能热闹。

是的,她是不想承认这个家彻底败了。她以为,只要她大手一挥,贾府上上下下就会拼命凑过来,和她一起营造出热闹的氛围来。

当初她提议以凑份子的方式给凤姐过生日,不就是如此吗?

然而,这一次,她失算了。

贾府的热闹宴,通常由三个元素组成,一是贾母这个老祖宗,众星捧月般地存在;二是凤姐,精力旺盛而且是个超级段子手,有她在热闹就会翻倍;三是要有众多鼓掌叫好的观众。

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了一个都热闹不起来。

但这个中秋夜宴,三者缺了二,阿凤卧病在床无法出席,那些平时拼命往前凑的观众,这次也不愿意来奉承贾母了。

于是,原本最应该热闹的中秋夜宴,显得格外冷清。

很多读者的关注点在那远远传来的笛声,因为清幽的笛声,能渲染出冷清的氛围来。

我却发现,真正突显冷清的,并非笛声,而是贾赦贾政兄弟俩讲的笑话。

本来讲笑话这功能一直是由凤姐来担当的,凤姐不但脑子灵活,现编的笑话张口就来。加上她口才极佳,绘声绘色,形体语言也很丰富,同一个笑话,由她讲出来,笑果会翻几倍。

但是,因为她的缺席,贾母又听惯了笑话,知道笑话是最能调动气氛的,所以她提议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来讲笑话。

在座的人谁能讲呢?

我们知道,只要有贾政在,连宝玉这个多动症都不敢动了,别人就更不敢释放真性情了。

所以,能讲笑话的,也只有贾赦和贾政两兄弟了。

但是,这兄弟俩明显不是讲笑话的料,但又不得不在贾母面前承欢,只好硬挤出两个笑话来。

很多读者喜欢拿这两个笑话说事,做出各种解读。实际上,作者的用意只有一个:这兄弟俩是赶鸭子上架,就像公司开年会,员工们都不积极,部门经理为讨老板欢心,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不说还好,一说更尴尬,越显得气氛不对。

所以,这两个笑话,比那清幽的笛声更能衬托出这场中秋夜宴的凄清。

只能说,大家都努力了,贾母努力想重现往日的热闹,赦政兄弟俩努力想配合,但很多事往往如此,越努力越起反作用。

此时,贾母才彻底明白,贾府的繁华已经一去不返了。

曾经,她和宝玉一样,以为贾府的繁华可以长长久久,吃喝玩乐的日子将延续一代又一代。

然而,才短短几十年就都变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一个中秋夜宴,就让贾府褪去了虚假的繁荣,现出了原形。

从第一回僧道二仙告诫顽石说,“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到第五回,作者给元春的判曲命名为“恨无常”,再到第七十五回凄清的中秋夜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难接受的真相:

《红楼梦》洋洋几十万言,其实只有两个字:无常!

0 阅读:6

浮生漫读人生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