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临聘人员大面积清退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在编的年轻朋友开始慌了,觉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认识一个在政府部门做劳务派遣的小伙子,30岁了,一直想转正。
前段时间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不错,面试更是拿下了88.2分的高分,成功上岸。
这消息一出,一些在编的朋友就开始犯嘀咕:这小伙子之前干的都是些辅助性工作,性格也比较内向,怎么面试分数这么高?
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是不是“萝卜坑”?
是不是面试环节根本不看重能力,只看关系?
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
面试高分和性格内向并不矛盾,和过往工作经验的多少也没有直接关系。
我之前认识一个做销售的姑娘,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跟谁都自来熟。
按理说这样的人面试应该很占优势,结果她面试总是挂,最后去了家私企。
为什么?
因为她只顾着展示自己所谓的“优势”,却没有真正理解面试的本质。
公务员面试,考官想看到的不是你有多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不是你有多么八面玲珑,而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这个小伙子虽然性格内向,但他对岗位职责和要求理解得非常透彻,答题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展现了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他高分上岸的关键。
有人可能会说,体制内的一些岗位,其实工作内容并不复杂,很多劳务派遣人员都能胜任,甚至比一些新入职的公务员做得更好。
这话有一定道理,很多劳务派遣人员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业务流程也更加熟悉。
但经验不等于能力。
经验是实践的积累,而能力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打个比方,一个老司机开了十年车,对路况非常熟悉,但这不代表他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赛车手。
赛车手需要的是更专业的驾驶技术、更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更强的抗压能力。
再说回临聘清退这件事。
这次清退,对在编人员来说,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警醒”。
以前可能有些在编人员觉得,自己有编制,工作稳定,可以“躺平”。
现在看到身边劳务派遣的同事都能通过努力考上岸,他们才意识到,“铁饭碗”并不等于“铁交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体制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你不思进取,不提升自己的能力,即使有编制,也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我有个朋友在国企工作,他们单位前几年也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一些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员工被调岗或降薪。
这些人之前都觉得自己有编制,高枕无忧,结果突如其来的调整让他们措手不及。
这个例子也说明,在任何时候,提升自身能力都是最重要的。
也有人担心,劳务派遣人员大面积清退后,很多工作没人做,在编人员的工作量会增加。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一个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
以前一些辅助性工作可能由劳务派遣人员承担,现在这些工作需要在编人员自己完成,这恰恰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对业务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就像一个公司,如果把所有杂事都交给实习生做,正式员工就很难得到锻炼和成长。
网上也有人说,现在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岸难度越来越大。
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但竞争激烈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就像那个30岁的劳务派遣小伙子,他之前也没想过自己能考上,但他坚持学习,认真准备,最终成功上岸。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一定有机会。
所以,与其焦虑和担忧,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
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与其害怕被淘汰,不如主动适应变化。
临聘清退,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危机”,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机遇”。
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如何应对。
与其杞人忧天,不如脚踏实地。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与其等待,不如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