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门笺巧艺:从民俗传承到文化瑰宝,剪纸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10 13:40:25

在我国民间,每到逢年过节或是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糊裱窗隔、贴窗花、悬挂门笺,忙忙碌碌,迎接佳节。

这些活动深刻包含着人们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其中,窗花和门笺更显示出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才能,而且它们也代表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两种主要形式和技巧。

——【·门笺·】——

古往今来,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极广。

无论大江南北,它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种类分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等。

门笺各地叫法不同,东北称“挂钱”“门旗”;陕西一带称“吊帘”;山东称“门吊”“罗门钱”;江浙则称为“喜钱”“红钱”,古代更称它为“门彩”“斋牒”。

现在所用门笺这个名称,是建国后把钱字换成笺字,被书籍、报刊广泛采用,约定俗成,也就不再另用其他名字了。

门笺状如小幡,纹饰类似人胜。用幡胜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最初见于汉晋的文献记载。

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春幡悬挂于门楣上,也有的贴于家堂轴子、天地灶王和窗上,更有的贴在猪圈、马棚、井台或农具上等等。

南方流行的一种大挂笺是贴在堂屋的二梁上,所以常言:“挂钱、挂钱,到处挂钱”,多有招财进宝以祈富足之意。

贴挂钱越多,越表示年年有余钱。山东烟台一带大多流行贴门笺,每到春节,农村百姓便挂满门笺,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门笺绝大多数由民间艺人用齐头刀凿制而成。一般是把彩纸裁好,100张左右迭成一叠,表层放一张样稿,用纸捻钉牢,放在蜡板上,用木槌和凿刀照着表层的稿样,一刀一刀打出花纹。

凿制刀具是特制的刃口成不同直线和曲线的齐头凿刀,有扁铲、拐角刀,半圆刀,水纹刀等,每套少的四、五种,多的十余种。

民间艺人利用农闲凿制的门笺,作为农副产品在腊月集上出售。

因为需求量大,各地都出现了凿制门笺的专业村和专业户,在当时,一个冬季一户凿制门笺的收入可达数百元以至上千元。

门笺大多为长方形,一般15公分宽20公分长,由中心膛子、左右边框和下垂的穗子构成,活像镂空的锦旗。

膛子的纹饰多是规整的几何形和带有吉祥内容的花纹。有的取材于鱼虫鸟兽、花卉果蔬,例如回头鹿、双鱼、凤穿牡丹、梅雀、莲鱼、瓶花等;有的图案衬托吉祥文字,例如庆贺新春,四季平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等。

或每张一句,或每张一字,成套悬贴。多数地区习惯每门一排五张,也有些地区每门贴二层到三层。

因为门笺是垂挂于门楣之下,要经得起逢春和适宜于远看,所以装饰纹样比较简练、粗犷。

门笺的色彩华而不侈,大致分四种配置方法:第一种是单色门笺,多数用大红门笺一色排开;第二种是五色纸门笺,流行最广,每套五张,分别用大红、绿、黄、粉红、蓝等几种色纸凿成;第三种是染色门笺,流行于山东博兴、桓台等地。先把本色毛边纸凿出门笺图案和文字,然后点染红、绿、黄、粉红、蓝等水色,烟晕斑斓,非常艳丽。

第四种是套色门笺,有的是在五色纸门笺上加贴金箔文字,有的是把五色蜡光纸迭起来,凿出膛子花纹,然后挖出折开,重新组合一张张多色图案的门笺,背面贴小纸条加以联接固定,当地称之为“挖补门笺”,流行于江苏和山东郯城一带,较之五色纸门笺更加华丽璀璨。

——【·窗花·】——

剪纸起源很早,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就有用皮革和银箔镂空而成花纹的装饰物,制作技巧和艺术效果可说是剪纸艺术的先河。

目前见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公元541-551年的几幅团花剪纸,但窗花何时出现,难以断言。

《武林梵志》云:吴越钱镠当国时,“时人常以送礼纸花张之于窗”,这可能就是最早有关窗花的文字记载了。

民间剪纸窗花经历了一千多年一直延续不断。因工具仅为剪刀,材料各类纸张皆可适用,故窗花极为普遍。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山西、山东、河北等省尤为盛行。

北方农村的窗户多用纸糊,每逢过年过节,都要重新换一次新纸。在素白纸上贴着色彩鲜艳的窗花,顿觉清新、亮堂,增加了节日气氛。

现在,百姓们也在玻璃窗上贴窗花。为了防止窗花被冬季室内玻璃上的气汗水浸坏,有的把窗花贴在玻璃外。

南方也有不少地区流行窗花,如浙江的永康、浦江,直到福建沿海的福清、莆田等地。各地的窗花都以自己的特点所喜闻乐见。

民间窗花的作者多为农村妇女。她们从小就学铰花、剪纸,邻里相传、母女相授。

剪纸花样通常由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根据画稿刻制好,然后将刻出的花样放在平铺在木板上的薄纸上,喷洒上水,小心地把铰好的花样压平,贴在纸上以后,用一盏没有灯罩的油灯燃起的烟来熏黑,再轻轻的揭开花样,纸上就留下白色的花样子了。

农村妇女就是靠这种方法,一代代传承着上辈珍存下来的图样。

我国窗花形式多种多样。西北窑洞窗户的每个窗格几乎都贴上一副窗花,中间或用四个单元组成一副大窗花,窗角贴角花,整个窑窗的窗花组合装饰俗称:“窗云子”。

山东农村的多是栅栏状的直棂窗,贴在窗棂的长条窗花称“棂花”;或由几条较大的窗花,因跨越窗格,又称“窗越”。窗花的风格,因地而异,是很有讲究的。

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单纯简练;河北蔚县和山西广灵剪纸加染色彩,浓厚中透着秀美艳丽,其戏曲人物尤具特色;江苏南京剪纸淳厚,粗中有巧;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广东佛山剪纸色彩富丽、手法多变、装饰性强;山东剪纸纤细精巧,一丝不苟。

我国窗花的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吉祥图案寓意吉祥辟邪;娃娃、葫芦、莲花等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鱼虫是农民熟悉的对象,也是他们表现的主要内容。

民间传奇、历史故事、风俗人情,几乎形形色色无所不包。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构筑出老百姓的内心世界,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一宗宝贵的遗产。

曾经在旧社会,民间剪纸像山花一样,花开花落,自生自灭。建国后引起全国美术届的重视,各地掀起了收集、整理、研究民间剪纸的热潮。

许多农村剪窗花的佼佼者,有的被请到美术院校讲学,有的到国外进行剪纸艺术表演,为我国民间艺术争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现今,中国农村随着现代文明的提高逐步建立起新的文化意识,民间剪纸在人们的审美要求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异,它的辉煌和价值同样在中国民间艺术上是无法替代的。

0 阅读:0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