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15冯·卡门和钱学森提审了德国头号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

大肥肥文史说 2024-12-30 07:18:39

作者:叶永烈

提审德国“火箭之王”

冯·卡门和钱学森德国考察之旅的高潮在慕尼黑。

依山傍水,慕尼黑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是一座景色秀丽的山城。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在德国,慕尼黑是仅次于柏林和汉堡的第三大城市。

慕尼黑也是希特勒的发迹之地,希特勒曾在这里建立最初的法西斯武装冲锋队和党卫军,成立国社党。

当科学顾问团到来的时候,这里到处断垣残壁,因为美英盟军的空军曾经对慕尼黑施行66次轰炸。

在慕尼黑附近的小镇奥伯阿梅高的美军军营里,冯·卡门和钱学森提审了德国头号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对于冯·卡门和钱学森来说,早就听说这位V-1、V-2火箭的总设计师的大名,这一回是第一次见面。

个子高大的冯·布劳恩非常年轻,比34岁的钱学森还小一岁。他的英语很差,幸亏冯·卡门能够讲一口纯熟的德语,钱学森也能听懂德语,所以他们能够很好地交流。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应钱学森的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

冯·布劳恩讲述了他自己从事火箭研究的经历……

1912年3月23日,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维尔西茨。他的父亲是德国农业大臣,对天文极有兴趣。

6岁生日那天,母亲送给冯·布劳恩一副天文望远镜,使他从此对浩瀚的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那年,他读了《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幻想乘坐火箭遨游太空,成为德国太空旅行协会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他打算报考柏林工业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听说进入这一专业必须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原本他对数学毫无兴趣,为此下了一番苦功夫,居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一日思夜想的专业。

德国太空旅行协会类似于马林纳、钱学森当年组织的火箭俱乐部,是由一批年轻的“火箭迷”组成的民间性质的业余爱好组织。最初,他们所试验的,充其量也只是“玩具火箭”罢了。就在太空旅行协会的火箭迷们幻想如何用火箭进行太空旅行时,德国军方注意起他们来。

德国军方重视火箭研究,早于美国军方,这也许就是德国火箭的研制水平远远超过美国的原因。早在1929年秋,德国陆军就已经在研究“利用喷气推进火箭运载炸弹的可能性”。德国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主任卡尔·贝克尔少将把研制火箭的任务交给了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上尉。

德国陆军火箭武器研制负责人(左为多恩伯格,右为冯·布劳恩)

1932年,布劳恩大学毕业,他还学会了驾驶飞机,获得了飞机驾驶执照。就在这时,太空旅行协会的四个小伙子冯·布劳恩、鲁道夫·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和瓦尔特·里德尔,应多恩伯格的邀请,入住柏林附近陆军库莫斯道夫炮兵试验场。多恩伯格在那里建立了“陆军火箭研究中心”。这时候,冯·布劳恩才20岁!

虽然冯·布劳恩知道军方研制火箭的目的是“利用喷气推进火箭运载炸弹”,但是他明白,不借助于军方的财力,凭借他们这几个小伙子是很难研制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冯·布劳恩全身心投入军方的研制火箭工作,其最终目的仍是太空旅行!

经过一次又一次计算,一次又一次绘制图纸,一次又一次试制火箭,一次又一次失败,其中有一次火箭爆炸甚至导致三人当场炸死!冯·布劳恩和他的伙伴们经过两年的研制,1934年12月,终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用液体燃料推进的火箭——A-2型火箭。A-2火箭的升空高度达1.8千米,是当时世界上升空高度最高的火箭。

这一成功引起德国军方的极大兴趣,认为火箭能够比威力最大的加农炮射程高出一倍。

战争狂人希特勒

于是,1936年,德国军方在多恩伯格主持下,在佩内明德兴建秘密的火箭研制基地,其中包括研究实验室、试验台、风洞、居住村以及集中营。那里的集中营中的囚犯,成为建设火箭研制基地的劳动力。

1937年5月,冯·布劳恩领导的火箭研究团队从库莫斯多夫迁到佩内明德,担任技术部主任。冯·布劳恩成为佩内明德基地的首席火箭科学家,“导弹鼻祖”,这时他才25岁!

冯·布劳恩讲述的一个细节,给冯·卡门和钱学森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在1939年3月23日,他的27岁生日,希特勒参观了竖立在发射台上的火箭,布劳恩被指定给元首讲述火箭技术原理。布劳恩极其认真细致地向希特勒讲解,他发现,希特勒心不在焉。然而,当他讲到火箭的军事用途的时候,希特勒判若两人,双眼发亮,耳朵竖了起来!

冯·布劳恩的讲解,引起希特勒的格外重视,从此他把导弹视为最新式的武器,视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于是,火箭的研制工作成了纳粹德国的重大军工项目。

1942年10月13日,V-1导弹试射成功。两个月后,V-2导弹试射成功。

1942年12月,希特勒在观看了V-2火箭的试射后,亲自下令把V-1火箭、V-2火箭列入批量生产,并作为针对伦敦的“复仇武器”。

1943年7月,冯·布劳恩为希特勒放映了V-2火箭的发射实况影片并作现场解说,希特勒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

在“元首”的命令下,德国军方布置大规模生产V-1火箭和V-2火箭。这两种导弹袭击伦敦,震惊了世界,此时的冯·布劳恩开始感到自责,但是已经为时太晚……

通过审讯冯·布劳恩,冯·卡门和钱学森等还获悉了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情报——德国已经在着手研制一种射程可以达到3000英里的远程导弹,美国纽约竟然在它的射程之内。

1945年9月16日清晨,灰色的美国运兵船“阿根廷”号驶进了纽约港。船上除了几千名回国的美军士兵之外,还有一支来自德国由120名成员组成的“交响乐队”。其实,这支德国“交响乐队”的成员,清一色都是德国火箭专家!

当他们到达美国的第二天,《纽约先驱论坛报》这样报道:“一群德国人被带到美国,他们将为美军运输部队开车。”

美国军方对德国导弹专家来到美国,守口如瓶,这一方面出于军事上的保密,另一方面也担心一旦消息泄漏,会遭到“把纳粹分子带回美国”的骂名。直到很晚很晚,这些“交响乐队”的成员由于对美国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受到美国政府表彰时,才逐一公开亮相。

作为“头号宝贝”,作为在德国获得的最重要的“头脑财富”,冯·布劳恩是被美军用飞机秘密送到美国的。

冯·布劳恩刚到美国的那些日子,常常受到监视。一次,当他发现一名联邦调查员跟踪自己的汽车时,他说:“我唯一不喜欢美国的一点是他们到处跟踪我。”不过,冯·布劳恩也很无奈,他毕竟来自纳粹德国,何况原本还是纳粹党员。常言道,“用兵不疑,疑兵不用。”美国人要用他这“疑兵”,一边用,一边“疑”。

1958年1月31日,由冯·布劳恩设计的“丘比特”C火箭成功地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送上太空。《时代》杂志把冯·布劳恩当成了封面人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向他颁发了“美国公民服务奖”。从此,冯·布劳恩在美国昂起头来,再也不是“疑兵”,再也没有“二等公民”的自卑感。

1961年5月25日,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布劳恩成为总统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

1969年7月,由冯·布劳恩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第一次把人送上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与阿姆斯特朗通话的控制中心官员情不自禁高呼:“你踩下的脚印也是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冯·布劳恩顿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冯·布劳恩也终于实现了他的太空旅行之梦。

在20世纪70年代,冯·布劳恩为研制美国的航天飞机奉献出了最后的心力。

1977年6月16日,布劳恩因患肠癌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医院与世长辞,终年65岁。

冯·布劳恩的成功,印证了美国总统里根的一句话:“我们美国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我们的国力源于自己的移民传统和我们欢迎的异乡侨客。这一点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及。”

就在冯·布劳恩等在美国大展鸿图的同时,那些主管导弹发射的纳粹头子作为战犯却被押上审判台。

重返麻省理工学院

在访问德国之后,科学顾问团在冯·卡门的率领下,又访问了法国和英国。

在法国,钱学森见到的是满目疮痍。那时候,法国刚刚从纳粹德国的铁蹄下解放出来。法国空军正在重新组建之中。

至于英国,成了科学顾问团考察德军V-1、V-2火箭“战果”的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导弹的制导能力还不好,所以V-1、V-2火箭的命中率还不高。但是一旦命中,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强的。

这次欧洲之行,对于钱学森来说,开了眼界,学术上有了收获。钱学森深深感到,德国的火箭技术,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

回国之后,科学顾问团在冯·卡门的领导下,由钱学森担任主要执笔,写出了题为《我们在何处》的考察报告,对比了美、德两国在战争期间的科技发展,并指出美国已有可能研制射程达9600千米的导弹。

由于钱学森在考察德国的火箭技术发展情况方面作出贡献,1945年冬,加州理工学院晋升他为航空系副教授。

接着,冯·卡门又完成了名为《通向新地平线》的第二份报告。该报告包括25位作者的32份分报告,内容涉及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到炸药、末端弹道等。《通向新地平线》报告的主要观点是“科学是掌握制空权的基础”。

报告强调,要成为航空大国,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只有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发展,才能确保国家安全。报告预测,新的作战能力肯定会陆续出现,超声速飞行是可能的,卫星和有相当精度的远程导弹将研制出来,涡轮喷气和涡轮螺桨发动机将取得重大进展。

后来,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对钱学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用作了这样的评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钱的帮助下,使大大落后于德国的非常原始的美国火箭事业过渡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他对建造美国第一批导弹起过关键性的作用。他穿上军装随同盟国军队进入德国去研究由希特勒的工程师们设计的可怕的空袭武器。4年以后,他就成为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飞机向喷气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的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钱的贡献的价值,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美国官方的赞扬和确认。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钱学森拍摄的加州理工学院实验室工作照片

这一段时间,钱学森发表了诸多论文:

1938年,冯·卡门与钱学森共同发表论文《可压缩流体边界层》、《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刊载于《航空科学杂志》第五卷。

1939年,冯·卡门与钱学森共同写作《外压引起的地壳的翘曲》;1940年,他们合作的另一篇论文《曲泵对结构翘曲特性的影响》,都发表在《航空科学杂志》第七卷上。

1939年6月,钱学森完成《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其中《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阐明压力修正公式,后被学界称为“卡门-钱近似”公式。

1940年,由于王助教授的推荐,钱学森成为成都航空研究所的通信研究员,写了题为《高速气流突变之测定》的专论,刊登在该所报告第二号。

从1940开始,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对飞机金属薄壳结构非线性屈曲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球壳的屈曲,结构的曲率对于屈曲特性的影响,受轴向压缩的柱面薄壳的屈曲,有侧向非线性支撑的柱子的屈曲,以及曲度对薄壳屈曲载荷的影响等。

1941年,冯·卡门与钱学森共同撰写了《薄柱壳在轴压下的翘曲》,发表在《航空科学杂志》第八卷上。这篇文章定稿的手稿共十页,但从钱学森积存下来的手稿中可以看出,他为这篇文章前后修改了五次,为这项工作所做的演算草稿达800多页。在把最后一稿装入一个信封时,钱学森随手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但钱学森思索了一下,在“Final”旁边又写下“Nothing is final!!!”,即“(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一年,钱学森还发表论文《风洞的汇聚风斗之设计》。

1943年,冯·卡门与钱学森撰写了《关于远程火箭抛射体可能性的综述》,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报告》上发表。与火箭专家马林纳合作,完成《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

1943年,冯·卡门、钱学森与康荣等合作,撰写的《利用喷气的引射作用作为驱动推进剂泵的动力源可能性的研究》,发表在同年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报告》上。

1944年,冯·卡门、钱学森与马林纳共同撰写的《关于喷气推进系统应用于导弹和跨声速飞机的比较研究的综述》,发表在同年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报告》上。

1945年,冯·卡门与钱学森合作,完成论文《非均匀流体机翼的升力线理论》,发表于《应用力学》季刊第三卷上。

1946年,钱学森发表论文《超等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力学》,主编《喷气推进的新天地》论文集。他还在美国的《航空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原子能》,对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原子结构、核分裂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而清晰的理解,并给出了在航空上应用核能和进行工程设计的物理原则与量化信息。

1946年暑期,冯·卡门教授因与加州理工学院当局有分歧而辞职,转往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作为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也离开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冯·卡门回到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任副教授,专教空气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

这一年钱学森把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在当时这是先驱性的工作。他与郭永怀合作,完成论文《二维可压缩亚、超声速混合流和上临界马赫数》,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最早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