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新副业:白天盖公章,晚上炒NFT!

阳泽与世界 2025-02-20 10:29:11

"老李,你那套数字孔庙门票出手没?听说文旅王科已经套现三套房首付了!"

春节刚过,东南某县政府食堂蒸腾的羊肉汤雾气里,同事间都是这样的问候。

曾经热衷讨论学区房与黄金的基层公务员们,如今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全是Opensea交易数据。

这个群体中,72%的人在过去半年参与过NFT交易,某县数字文旅项目更创下1.2亿元销售额,80%认购来自体制内。

东南某县数字文旅NFT项目销售额破亿,80% 的参与者是体制内人员。

为什么呢?

全国县级财政自给率跌破40%警戒线,收入仅占28%,支出却占51%,“工资发不出”成新常态。

公务员利用政策解读权限,提前获知文旅项目上线信息,也给家里生活打打牙祭。

上海 “高米” 数字头像首发价 38 元,公务群组包场抢购,转手均价超4000元。

某文旅将孔庙建筑群进行3D扫描,生成9999个NFT,宣称"持有者享有未来景区数字门票分成权"。

公务员通过内部认购通道以198元/个抢购,二级市场最高炒至8888元。

实际该景区年接待量不到5万人次,数字门票收益模型根本支撑不起估值。

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态链!

一级市场中:

文旅局联合地方城投设立数藏平台,要求供应商以认购NFT作为投标保证金。

二级市场:

公务家属注册壳公司搭建OTC交易通道,收取15%过手费。

终端接盘:

乡镇企业家为维系政商关系被迫接盘,某纺织厂老板还堆着价值300万的虚拟NFT。

某些地方甚至将至与考核挂钩。

某街道办将30%考核权重与特产销售挂钩,科员日均发50条朋友圈带货建筑商为获取项目,需先购买局长持有的虚拟土地"开发权"环保审批"加速通道"被包装成限量NFT,企业竞拍价高达20万/个

当实体正嗷嗷待哺时,资金却选择了脱实向虚!

东南某文旅产业2024年吸纳社会投资502亿元,但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不足30%。

建行东南某分行2024年发放文旅贷款超千亿,但78%流向虚拟体验项目。

某NFT平台数据显示,公务用户月均交易额是普通用户的17倍。

在如今大众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当然都是网友们买单。

公务员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2%骤降至18%,但文化娱乐支出中87%流向虚拟资产。说明财富虽在增加,但消费并未流向实体!

本该流向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通过消费贷形式进入数藏市场。

当公务群体月均NFT交易额突破3万元时,该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同比下降7.8%,餐饮连锁、海澜之家等实体店相继闭店。

资金虹吸效应更明显,某局职工为筹款炒数字藏品,集体退订驾校、健身卡等本地服务,引发服务业裁员潮。

当公务员将一半时间用于数字资产炒作(某县纪委监委暗访数据),民生服务响应速度下降43%,12345热线投诉量激增2.7倍。

夜幕下的县政府大楼依然灯火通明,但加班人员不是在处理公文,而是在多个交易平台间切换。

游戏只是由最初的掼蛋换成了数字金融!

点赞收藏防失联,转发分享,快乐+1!

0 阅读:0

阳泽与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