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葬礼当天,74岁的张学良来到现场,留下16个字便转身而去

初出茅庐的西瓜 2024-08-11 16:25:49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享年88岁。作为国民党多年以来的精神支柱,蒋介石的去世给当时的台湾造成了极大打击,台湾省很快被悲伤笼罩。为了向这位执政者表示敬意,台湾将彩色报纸,一夜之间全部变为了素雅的黑白调,台湾为蒋介石举行了一场最高规格的葬礼仪式。

仪式上众人都沉浸于悲痛情绪中,此时一位花甲老人一身素衣、手捧自己亲笔写的挽联,在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厅。接着,他用自己颤抖的双手轻轻拂过面前的水晶棺,慢慢的放下写了16个大字的挽联后,没有说一句话便转身离去了。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被蒋介石整整软禁了54年的爱国将领张学良,那一年他74岁。

现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来,又静静地看着他离开。就连蒋经国也没有说一句话。那么,张学良为何赴蒋介石葬礼后,只留下16个字得挽联便转身离开?这16字又写的是什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张学良走后,蒋经国拿起挽联只见上面写着这十六个大字:“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十六个字的挽联,诠释了两人的纠葛。正如字面意思一样,蒋介石和张学良在生活上情同骨肉般的亲切,但是在政治意见上像仇人般相反。“政治意见”我想大家可想而知,自然是指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张学良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联共抗日 。

两人的纠葛还要从1928年开始说起。彼年,日本人制造混乱,想要乘机占领东北地区,于是暗中偷袭杀害了身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的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就在日本人得意之时,另其出乎意料的是,年仅28岁的张学良,在东北边防督办张作相的协助下,继承父位,成为奉军的新统帅,执掌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

同样这一年对于蒋介石也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从1927年开始蒋介石通过近一年时间对于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残酷屠杀,和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可谓成功掌握了国民党内部的领导权。但是此时的蒋介石初掌大权,还有不少势力并未国服于他。

由于此时的张学良也是少帅上位,并未坐稳宝座。还要面对异常混乱的局面:外部,日本人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时刻准备武力占领东北;关内,南京政府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直接统帅下,继续北伐,直逼山海关;内部,奉系的分裂倾向日益明显。两面夹击致使张学良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张学良选择跟蒋介石一方进行谈判,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张学良被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深深地说服了,并通电全国,宣布东北地区改旗易帜,“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他归顺蒋介石的决定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北伐,也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这也是蒋介石的辉煌鼎盛时期。

自此两人关系突飞猛进,称兄道弟。两人第一次见面时,蒋介石在各种细节都安排非常到位,让张学良感受到了被重视。此后张学良帮着蒋介石将阎锡山、冯玉祥的晋军和西北军收编,让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再无阻力,而张学良也成为当时国民党的二号人物。

1931年,日本频频在东北地区挑衅,极度痛恨给本人的张学良一度想要反击,便多次派遣下属前往南京请示安排。奈何此时的蒋介石忙着剿共,根本不想以主力去攻打日本人,并回复张学良“攘外必先安内”和“绝对不可抵抗”的命令,张学良尽管心不服,但还得服从命令让东北军撤回关内。一夜之间,沈阳沦陷。这次事件对于张学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张学良对蒋介石产生了很大的埋怨之情,两人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张学良为示负责,通电下野,出国考察。

海外考察归国后,1935年张学良出任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率部进攻陕甘红军根据地,但战事不利。此时,全国抗日情绪高涨。由于有家仇国恨,而东北军念家情浓,受形势的感染,更出于救国救民之情,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将军多次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无法得到蒋介石的回应下,1936年12月12日,两人趁蒋介石到西安视察时,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落幕,蒋介石在答应停止内战。

为了蒋介石的安全,张学良义气般地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但是没想到因此遭到蒋介石的软禁,时间长达54年。直到1990年才重获自由。小编认为就是因为两人的这份纠葛,才会让张学良在蒋介石的葬礼仪式上留下这16个字的挽联来诠释两人的过往吧。

1 阅读: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