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毛主席评价,他不该犯这3个错误

初出茅庐的西瓜 2023-03-06 10:34:19

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诸葛亮的名气可谓中外皆知,贯通古今。诸葛亮二十七岁便跟着刘备一起出山打仗,一路上帮着刘备拓展基业,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智慧可以说是超前的,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爱戴,无论是《三国志》中的正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诸葛亮无疑都是最为精彩和丰满的人物之一。自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同张飞和关羽三人,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开始,之后更是成就了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诸多经典。但世人都有疑问,如此足智多谋、沉稳老练的诸葛亮,为何最终还是没能统一三国,甚至到最终还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呢?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就这个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说是时运不济,有人说是用人不善,也有人说是能力有限。我们酷爱三国演义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就这一结局作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

说起毛主席和诸葛亮的渊源那要从毛主席年轻时候起,那时毛主席有个外号叫:三国故事大王。

毛主席在向斯诺讲自述的时候说,他爱读三国演义。且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辛亥革命那会儿,他还跑到当时的湘军里当了大半年的兵。后来,毛泽东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才又回到家里细心刻苦地读起书来。在读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开始慢慢地崇拜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那时候的毛泽东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倍加推崇。

有卫士回忆,那是1962年的一天,毛主席走出书房,伸了个懒腰,然后站在台阶上,仰天凝视,深吸一口气,忽然放开嗓子,唱了两句京剧。在一边站岗的卫士们暗自乐着,互相交换着眼色,尽管听不懂毛主席唱的是什么,但知道毛主席十分高兴,也都知道毛主席是个三国迷。。

只记得当时毛主席唱的是三国中的《空城计》,不仅如此,就连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也手不释卷,边吃边看,手上拿着一本《草船借剑》。且毛主席曾多次向大家提出要学习诸葛亮身上的精神,在1951年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也号召各级干部要和群众走在一起,要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并对大家说: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可见毛主席对诸葛亮很是敬佩。

毛主席认为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是一流的,毛主席常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不简单,诸葛亮临危不乱,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局势,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符合辩证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国的诸葛亮就是出色代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果说毛主席当年也曾在西柏坡上演了一番“空城计”,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

那是1948年10月,趁着解放军在河北地区兵力空虚,蒋介石和傅作义共同商议集结了10多万人并且准备了400多辆汽车,携带100多吨的炸药,沿着平汉路偷袭石家庄西柏坡,威胁解放军指挥中心。而此时中央机关所在地西柏坡能够战斗的兵力只有一个中央警卫团,大概1000人左右。敌人10万人,而我方只有1000人,人数上的对比差距实在太大。敌我悬殊,这一仗不好打。可以说,此时的石家庄就是一座空城。

如果调动主力回援,将打乱我军全部计划,而且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不调主力,石家庄和西柏坡处境岌岌可危。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经过认真的协商决定上演一场“空城计”。毛主席亲自提笔写电讯,突破敌人的心理防线,用来争取更多调遣部队的时间。

最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迅速采取措施使用攻心术来了一个反偷袭计划:第一、既然对方是偷袭那我们就抓住这个“偷”字。只要把他们这个计划公之于众,那么偷袭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于是毛主席决定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公开揭露蒋介石和傅作义的偷袭阴谋,且在新闻稿开头加上了“确息”二字,表明这是一个确切消息。然后又指明参加这次偷袭作战的国民党部队番号及进军路线,显示解放军对敌人阴谋已经了如指掌,并且表示解放军已经严阵以待。同时,毛主席决定,每隔一天为新华社写一篇新闻稿来动员全体军民抵抗蒋介石的袭击。第二、调动我军部队做好迎接战斗的准备。这时候石家庄附近只有我军第七纵队,华北第2兵团第三纵队。军委命令这几个纵队做好阻击敌人的准备。同时,毛主席下令急调锦西的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向北平方向活动,威胁北平,迫使傅作义调兵回援。并且毛主席又命令华北第三兵团进攻归绥,让傅作义有后顾之忧。第三、做好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工作。要求各单位做好备战工作,一旦情况紧急,要有计划地分批疏散撤离西柏坡。

这三个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毛主席分析,在敌我双方兵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央机关应该暂时做好撤离的计划,并且要调兵遣将,命令石家庄附近的兵团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打击敌人。另一方面,公布和揭穿敌人的阴谋,尽可能给敌人在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为调遣部队争取时间。最终毛主席使用了一招“空城计”挫败了他们的阴谋。

毛主席敬佩诸葛亮,认为现在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一批像诸葛亮这样能堪大任、挑大梁、有大才的年轻人,不过,随手毛主席指着手里的书说道:“不过,诸葛亮没有统一三国也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他最少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个就是用人不当。

关羽失荆州,一直以为大家都认为是关羽“大意”,脾气不好才得罪孙权,导致荆州失守还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但从多方面记载来看,关羽失荆州肯定不只是因为大意,是诸葛亮误判了刘备和孙权的关系,毕竟一起策划过赤壁之战,表面关系还是很和平。但随着刘备的势力日渐壮大,孙权早已视刘备为潜在威胁。而关羽性格傲娇,在他眼里除了吕布是他的对手之后,其他人根本看不上,所以一直看不起孙权,而在作战期间也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并且还辱骂了孙权,最终导致东吴投靠了曹魏,才失了荆州,丢了性命。

除了关羽,诸葛亮还错用马谡,当时诸葛亮和马良的关系很好,情同兄弟,经常一起通宵达旦谈论而不知疲倦。马良站死后,诸葛亮伤痛不已,因此对马良的这个弟弟格外照顾。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很器重他。当时刘备也早已看出马谡这个人的缺点就是过于浮躁,不能委以重任,缺乏实干能力,所以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我看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请君细细考察他。但是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最后重用马谡,失了街亭。

第二个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缺陷。

当时刘备请出诸葛亮后,如鱼得水,而诸葛亮还专为刘备量身打造《隆中对》让天下承三分之势。其实诸葛亮在隆中对与刘备商讨如何得天下时,就已经制定了错误的战略,本应集中兵力,却三分兵力,而分散后的兵力没有发挥出大的实力,反而使得兵力变弱。最终蜀汉却成了首个在三国鼎立之后出局的国家。当时《隆中对》的核心有四点,分别是:不要和曹操正面争锋;孙权已有三世根基,不要与其争锋;荆州和益州是个好地方,可以抢走;占得荆、益二州后,可兵分两路,进攻北方。可见当时诸葛亮的战略有些过于激进,风险性太强,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挽回。这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军事战略。

第三个就是个人性格原因

诸葛亮虽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是他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他喜欢事事亲力亲为,不大相信其他同僚的能力,舍不得放权,什么事都自己一手抓,这对国家来说,一方面,培养不了后继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诸葛亮身体透支,英年早逝,所以到后来,蜀国无可用之人。诸葛亮还有一个致命的性格弱点是任人唯亲,与自己亲近的,或者自己的门生都大力重用,如马谡,话又说回来,当时诸葛亮作为主帅,派出马谡时,应当亲自临阵指挥调度,不该委任于人。而且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李严、魏延,必除之而后快。这样一种性格也阻碍了统一天下。后人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也是入骨三分了。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