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从1851年1月金田起义到1853年3月定都南京,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席卷大清帝国的东南半壁江山,这让京师振动。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由盛而衰,1864年7月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收场。这场来得快也去得快的运动,遇到了哪些对手呢?都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因为遇到了曾国藩,那么没有曾国藩的话,太平天国有可能成功吗?
一、太平天国的对手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彭玉麟等是天国的真正对手,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呢?
1、胡林翼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时人王闿运说:“中兴之始,实基于胡”。
最能体现胡林翼真正本事的是筹备军款。胡林翼领兵之初,就受到饷事的困扰,曾因粮饷积欠过多,士卒哗然。胡林翼通过控制清查局,控制了湖北收支题奏权。实行整饬厘金制度,用士人收厘,严杜中饱私肥,将湖北每年厘金收入提高到一百三四十万两。胡林翼将湖北的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湘军的军需供应上。湖北为湘军提供的饷银每年不下三百万两,几乎是湖南的三倍。
真正奠定胡林翼在湘军中地位的是在战争中的表现。其中,长达近两年的武昌攻防战是湘军由衰转盛的转折点,以湘军获胜告终。武昌攻防战结束后,胡林翼所部湘军成为太平军在西线战场最强悍的对手。战争中,胡林翼成为湘军的实际主导者。
武汉战役、九江战役主要由胡林翼指挥,安庆战役胡林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曾国藩曾奏称:安庆战役“其始谋于胡林翼一人,画图决策商之官文与臣,并通告各统领,前后布置规模,谋剿援贼,皆胡林翼所定。”同时,胡林翼以巡抚身份,对湖北绿营进行整顿裁汰,扩编组建湘鄂军,使湘鄂军山七千多人增加到六七万人。
胡林翼的重要性更体现在他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调和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是湘军的三大灵魂人物,这三人关系的稳定对于湘军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胡林翼凭借着他与曾国藩、左宗棠的良好关系在湘军三个灵魂人物之间充当了“粘合剂”,增强了湘军核心层的稳定。他具有很强的全局意识,协调满汉统治者、官员的关系,才为湘军赢得生存活动的空间。
2、李鸿章
李鸿章。李鸿章能够成为太平军对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支军队——淮军,但是最初淮军号称“叫花子军”,李鸿章是如何将淮军变成后来中国最强的军队之一的呢,这离不开他的努力。
最初李鸿章招募兵勇的时候,专门去了合肥西部。因为此地历来民风彪悍,百姓尚武,各个村镇、山头也有修建城寨自保的传统,尤其是在咸丰年间更是山头林立。这些“山大王”常年与太平军、捻军、清军作战,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可谓实力强劲。
有了彪悍的士兵,光靠以前的大刀长矛也没办法和太平军进行抗衡,于是李鸿章想方设法去找洋人们“取经”。为了能够见识到洋人的装备,李鸿章不惜化妆混上英法军舰,在外国人的军舰上,他见识到了最为先进的大炮,枪支有多么厉害。李鸿章也正是从此走上了造枪、造炮的洋务之路。
但是战争不等人,造枪来不及,李鸿章拜托在广东办厘捐的哥哥李瀚章,迅速从香港买了三千支洋枪,组建了自己的洋枪队。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这支洋枪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与太平军战斗的第一场战“虹桥之战”中,李鸿章就告诉大家:“这场战斗不能败,只能胜,这关系到咱们的能否在上海站得住脚。”在开战之时,李鸿章搬来椅子,坐在虹桥上亲自督战。正是由于在李鸿章的带领着下,这支“鱼龙混杂”的队伍,被训练成为一支能打胜仗的“常胜之军”,战胜了势头正猛的太平军,最终在曾国藩的湘军被裁撤之后,淮军一跃成为清朝的主力部队。
3、彭玉麟
彭玉麟自咸丰三年(1853年)加入湘军。彭玉麟初入水师,就为水师的创建作出了贡献,“船制营制具公所奏定”。他在水师中地位很高,“其九营皆总把武员,或新进,不敢专达,多倚公以白事。故公虽领一营,而实统水军。”
太平天国副丞相林绍璋统帅西征军分别占领了湘潭、靖港等地,准备南北夹攻长沙。情势危急,众人推举彭玉麟决策,彭玉麟力主进攻湘潭,并请为先锋,与太平军水师在湘江激战。彭玉麟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在炮火轰鸣中,乘坐三板往来督战,兵士见营官不畏生死,士气大振,莫不奋勇杀敌,共焚烧太平军船只三百余。凭借湘潭水战,湘军水师一战成名,彭玉麟攻取湘潭正确的决策和英勇作战使他因此崭露头角,成为水师名将。
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引来太平军与湘军反复争夺。彭玉麟在武汉战役中湘军水师配合陆军作战,敢于冲锋、激发士兵斗志,善于发现敌军弱点,很好的完成水师作战任务,控制了江面,为湘军攻取武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京外围战役,彭玉麟督率湘军水师配合陆师收复了高淳和溧水,至同治三年(1864年),彭玉麟所部湘军水师会同曾国荃作战。湘军最终将天京完全包围,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随后,杨岳斌奉调南昌督办江皖军务,彭玉麟从此专统湘军水师,直至湘军水师转变为长江水师。
彭玉麟加入湘军,靠的不是阿谀奉承,而是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因此不断升迁,他却屡屡推辞,别人眼中代表权位、财富的督抚漕运实缺,他弃之如敝履,数次上奏请辞,言辞恳切,令人钦佩。他死后被谥刚直,实至名归。
4、骆秉章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广东花县人。清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忠于朝廷,恪尽职守,转战南北各地战场,杀伐果断,而且应用战术合理,足智多谋。太平天国的“首义五王”中有三位都死在了他的手里。他死后,百姓自发为其送行,并将其比喻为诸葛亮再世。
太平天国叛乱后期,叛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带领大量士兵退守到了四川。叛军们想利用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清朝军队进行长期对抗。众所周知,蜀道难,难遇上青天。叛军们如果真的盘踞在四川,坚守不出,这种局面下清政府十分难办。
这时骆秉章主动请缨,带兵进入四川作战。四川作战异常艰难,骆秉章用了七年时间,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历经数次惨烈激战,最终剿灭了太平天国最后的有生力量,至此太平天国覆灭,清政府取得了最后胜利。骆秉章在为官任上,十分清廉,克己奉公,对老百姓从来都是秋毫无犯。
二、曾国藩的贡献
在对付太平天国中,曾国藩位居功臣首位。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建者,培育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湘军名将——如李鸿章、左宗棠。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湘军保住了湖南不落入太平军之手,并有余力走出湖南,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征战,收复了武昌、九江、安庆等一大批城市。最后,曾国藩又率领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给了太平天国致命一击。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参与了平定太平天国的行动。左宗棠创建了楚军,平定了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太平天国运动,功劳仅次于曾国藩。李鸿章创建了淮军,平定了江苏的太平天国运动,功劳也不算小。但是,他们与曾国藩相比较的话,还是略输一筹。
三、如果没有这些对手
如果没有曾国藩和这些名将,太平天国也很难成功,因为他们的敌人太多了。
首先是西方国家。太平天国因为以天主教立国,西方的那些天主教国家十分兴奋,希望能够利用太平军为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但是这被洪秀全为首的天王们拒绝了,因为他们很厌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所以没有和西方国家合作。
而且洪秀全所谓的拜上帝教,完全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实际上与古代各种邪教里的“谶语”、“仙灵”并无区别。英国人富礼赐考察了太平天国,气愤地说:“罗马教皇如果有权惩治洪秀全,早就把他烧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转而支持清政府。支援钱财和武器,还抽调出部队配合湘军作战,联合打击太平天国。
其次、太平天国自身的腐化问题。《红楼梦》七十四回,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像太平天国这样规模的运动,外人一时是杀不死的,必先内部腐化在先,外人才能趁虚而入。一举剿灭。
太平军的领导者,大部分没有文化知识,定都天京后不久,他们志得意满,走上了黄巢、李自成的老路,立即开始腐坏,享乐,洪秀全和扬秀清的后宫里的女人比大清皇帝还多,慢慢把自己变成当初讨厌的样子,习惯于自己所反对的堕落生活,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的领导者都如此糜烂,下面的兵士也跟着效仿。果不其然,尽管后期出了陈玉成、李秀成等名将,但太平军在与清军的交手中,基本胜少负多,慢慢走下坡路。
第三,失去民心。自从汉武帝奉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就在中国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成为中华文化之根。不信奉儒家思想,就得不到人民的拥戴,任何政权都将无法长期生存。
太平天国的建国理论是拜上帝教,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格格不入,不可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得不到支持和拥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到处破坏寺庙和焚烧中国的优秀典籍,南京周边的寺庙、孔庙就被毁得干干净净,无数的建筑名胜均遭到毁坏。这种行为让人民极度厌恶,没有人去拥戴太平天国政权,得不到民心,自然得不到天下。
所以,对于太平天国,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不存在是否会失败的问题。虽然太平天国失败了,但是不要紧,这只是说明了农民阶级无法拯救中国,接下来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都将闪亮登场,为中国历史掀开一页新的篇章。
太平军的对手太多了!有曾剃头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满清的绿营、八旗,各地方的团练,洋枪队,还有曾李左三人跟洋人联合而成的联军……除满清的绿营八旗外,其他战斗力都不差!面对那么多强敌还能坚持十四年,确实难能可贵!
太平军沉重打击腐败卖国的清政府,太平军不承认清政府与洋人签订协议,值得敬佩!太平天国出现不少风云将领,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太平军一路赢到南京,并不是输给湘军,是输给底子更厚的满清,输给湘军、淮军、洋人、满清的联合军!特别是满清政府采购洋人先进武器给湘军淮军,不然很难击垮太平军。 历史是满清写的,歪曲太平天国可能存在不少!
太平天国最大问题还是在自身
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几次跳河自杀,湘军淮军如果与太平军单挑,很难赢太平军。太平军是输给底子更厚的满清政府罢了,满清大量采购洋人先进武器给湘军淮军对付太平军。
此外,还有帝国主义的洋枪队!可以说是在外国人的帮助下,终于剿灭了太平军!
李鸿章都是后期的啦,对打太平天国只是锦上添花
湖北人过于低调了!!!没有像湘军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不内讧就算它们联合起来也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单单是林凤祥进入天津的时候如果能援助就可以推翻清朝了
真正的对手 是洋人[笑着哭]
骆秉章和洪秀全是老乡
太平天国最大对手是本身的外来神棍思想
[得瑟][得瑟][得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