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前行之路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然而,在 “两新” 等政策的有力助推下,中国汽车产业依旧稳健地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4 月 22 日,在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举办的 2025 中国 (上海) 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汽车行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汽车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剖析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他们不仅对产业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还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发展进程中暴露的深层次矛盾,发表了诸多深刻见解。
出席本次峰会的嘉宾阵容强大,有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盛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新能源汽车业务副总监殷丹等。此次峰会也获得了东风汽车、江汽集团、猛士科技等众多车企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的主流汽车企业、主流媒体约 80 余人参会。
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会长樊先荣指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迅猛。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 16 年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连续 10 年领跑全球。这一辉煌成绩凝聚着几代中国汽车人的心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不过,在成绩面前,中国汽车行业需保持清醒与战略定力。当下,中国汽车出口面临外部挑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因近期的突发事故,受到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些问题关乎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极有可能制约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此次峰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针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 “名片”。但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智驾技术的宣传存在夸大、虚高现象,亟待纠正。汽车企业和媒体有责任以科学的定义、合理的方式引导消费者。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这位曾在一汽工作过的 “汽车老兵”,对中国汽车行业满怀深情。他结合汽车产业作宏观经济报告时表示,当下中国的股市、楼市、车市中,车市最受老百姓认可。汽车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汽车工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坚实力量。他认为,下一步应加大汽车消费促进力度,具体而言,一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做文章;二是加快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是大力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强化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唯有如此,才能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峰会上作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 1 - 3 月中国汽车出口 154 万辆,同比 2024 年 1 - 3 月增长 16%,3 月出口 57 万辆,同比增长 16%,整体走势强劲。他指出,今年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中国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地位重要、潜力巨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新能源汽车业务副总监殷丹就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一季度发展情况发表主旨演讲。她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中低价位市场率先回暖,从不同车价享受的补贴金额来看,今年置换政策对中低价位市场驱动强劲,15 万元以下市场份额从 2023 年二季度开始持续增长,预计今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二是纯电插电走势分化反转,纯电在小车带动下迅速走出季节性,3 月渗透率创新高,但需注意,纯电小车中 A00 市场 3 月增长具有偶发性,后续可能出现波动;三是在 “反内卷” 背景下,提质增效成为趋势,对企业竞争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峰会上领导、专家的报告和演讲在参会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峰会为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供了良好平台,有助于行业内各方把握方向,携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