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排士兵明知必死,为何还全力冲锋?答案很现实,换谁都冲

渣叔罗影的人生 2023-11-29 10:18:09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关于战争描写的诗句,他借此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可古代城墙战场上,那些站在第一排、肩扛长梯冲锋的士兵,他们面对的常常是接近100%的死亡率。

凄厉的战鼓催人奋勇前进,他们却坚定地前行,面不改色,这些英勇的先行者,为何甘愿赴死?他们的内心究竟在想什么?

一、将旗在手,定乾坤

千军万马中,一杆将旗猎猎飘扬,犹如丈八蛇矛在草原驰骋,犹如桅杆上的飓风信标,它就是军心所系,正气所在,历史上的那些大战大胜,往往伴随着这样一面旗帜,代表着一位杰出的统帅。

南宋名将韩世忠面对西夏数万大军来袭,自己却只有区区三千兵马,形势危急,三军无力抵抗,士气低落。

此时韩世忠策马登高,遥望远处灰尘滚滚而来的敌人,挥剑高呼:“吾若不战,汝等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言罢猛然驰下高岗,身先士卒直插敌阵,三军士气为之一振,踔厉奋发,由衷追随这位睿智的统帅。

在韩世忠的带领下,我军抓住险要之地,巧设伏兵,待西夏军深入腹地,我军两面夹攻,大败西夏军,通过这场胜利,韩世忠威名远扬,成为当时最杰出的统帅之一。

正是从将旗飘扬的那一刻起,士气壮志便注入军队每个角落,历史上那些最终扭转乾坤的战例,常常伴随着一名杰出统帅的奋勇亮剑。

元末名将徐达面对元军猛攻,战况陷入胶着,此时他登上城头高声呐喊,手持长矛直指元军大营,随后纵身跃下城垛,在箭雨中冲锋陷阵,鼓舞三军士气,明军士兵们见状豪情万丈、奋勇当先,在统帅的率领下终于攻下敌军重镇。

戚继光在抗倭最艰难的时刻也曾孤身督战,挥舞双刀跳入重围,为自己的决心和气节在倭寇刀尖上划下句号,但正因为有他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中国沿海才没有沦陷,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可见那飘扬的将旗犹如一杆灯塔,照亮军心,点燃斗志,引领勇士破浪前行,出生入死,从不退缩,这也是古代第一排士兵即使明知必死仍全力冲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督战队严加督促,退无可退

在古代战争中,督战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隶属于各军队将领手下,任务就是在战场上监督士兵,防止士兵临阵脱逃。

督战队通常由将领亲信或禁卫军组成,训练有素、作风彪悍,他们手持兵器,轻装上阵,在战场上来回巡视,士兵们都畏惧督战队的存在,生怕自己暴露出一丝懦弱迹象而遭到处决。

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之战初期遭遇挫折,部分士兵产生了畏缩心理。

白起迅速派出禁卫军督战队搜捕而逃者,严惩失职将领,他在短时间内斩杀逃兵4000人,并亲自督战,最终扭转了战局,白起运用残酷手段重建军心士气的“长平战法”,成为后世研究的典型案例。

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争中,大名鼎鼎的戚继光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段,据《纪效新书》记载,戚继光训练出一支“死士队”,士兵们头戴白布、身穿白衣,誓死跟随主公戚继光左右。

死士队在战场上监督其他士兵,发现逃兵就立即斩杀,在死士队的督促下,戚继光麾下骁勇善战、士气高昂,最终,戚继光率军歼灭了入侵的倭寇,为沿海百姓赢得了太平。

督战队严酷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但也饱受争议,“以杀止杀”的督战机制充满非人道色彩,士卒生命似乎成为将领蹂躏耍弄的消耗品。

当代学者批评这种机制违背人性本善的理念,一些将领则辩称,督战队的存在是古代军队管理的必要手段,否则无法有效调动士兵士气、避免军心涣散,这种无路可退的压力,迫使第一排士兵必须向前,正是他们视死如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军令如山,严惩逃兵

古代军队对逃兵极其严惩,不仅逃兵本人被绞刑处死,其家人也难逃一死,最少被流放边疆,如三国时曹操规定,一旦发现士兵逃跑,会抓捕其家人严刑逼供。

秦朝甚至实行士兵连坐,同队有人逃跑,全队受罚,这样严厉的军法,让士兵深知逃跑后果严重,不仅自己性命难保,家人也将牵连。

为保家人,士兵唯有舍生取义,才有生存希望,这反映了普通人在统治体系下的无奈,个人命运握在君主手中,只能完全奉献自己。

另外,军令高高在上,是士兵无法逾越的高山,一旦接受军令,无论战场多残酷,都必须执行。

督军手中的鞭子永远高扬,前有敌军铁蹄,后有家人生死,士兵陷入两难,只有舍生取义,才可见到希望。

可以说,军令与战场残酷共同压制着士兵,迫使他们只能奋勇向前,正因士兵奋勇前冲舍生取义,中国古代才屡屡取得硬仗的胜利。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这种严苛的军令制度,在古代环境下,正是这种严格的军令体系,让军队保持了高度统一协作,使得指挥官得以指挥调动大批士兵进行复杂作战。

同时军令体系也减轻了士兵的心理负担,他们并不需要独立思考判断形势,只需简单无条件执行命令,专注于眼前的战斗。

此外,严厉的军令和处罚措施,确实对士兵个人意志形成了巨大压制,但从整体效果看,它激发了士兵“与国同生共死”的忠君爱国思想,使他们在战场上舍生取义,为国捐躯。

可以说,正是这种似乎残忍的军令体系,滋养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明之一。

当然,冷酷无情的军令并不能单独解释中国古代军队的勇猛与顽强,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将领身先士卒,如岳飞所谓“先登陷阵之勇,后退守御之艺”,以及多次身先士卒的戚继光,他们的带头作用也至关重要。

正如俗语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以说,军令体系与英勇善战的主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军队的铮铮铁骨。

第四、军功赏赐,士气大振

古代军队奉行重赏制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为实现这一目标,各朝代设立了体系完善、丰厚有力的军功奖赏机制。

这些奖赏让士兵看到了翻身改命、功成名就的希望,从而愿意孤身犯险,在战场上拼搏出人头地。

奖赏的丰厚程度可见一斑,比如秦朝实行的“斩首计功”制度,即士兵可按斩获敌方军官数量获得不同等级的赏赐。

起初,一般士卒们也只敢设想斩杀敌军中的小校小将,他们苦苦支撑在前线,就是为了通过这种微薄的机会改善一下生活。

不过,等到了真刀真枪的厮杀中,有时机会来得更好——比如在混战中突然闯入敌营,亲手斩下某敌将的人头。

这就意味着直接从贫苦平民一跃成为富甲天下的大户人家!获得大片良田,数十名仆从,甚至还可以像诸侯王一样娶妻纳妾。

对一个从来没有过指望的穷苦农民来说,这简直就是在做梦,为了这个梦,他们可以拼上一切。

攻城任务更是危险重重,士兵们要面临的困难可以说处处致命,比如搭桥渡河时掉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在敌箭如雨下抬木板搭桥,比如孤身深入敌城,面对成群结队的守军和城墙上骤然倾倒的滚木,又比如身负重伤还要抢爬敌楼,身后随时可能有火海或利箭。

然而“先登”的奖赏是巨大的诱惑,凡能前仆后继,最终攻城成功者,可以与朝中重臣比肩,获得千金般的大笔银钱、千里之外的广袤封地,一夜之间家族跻身上流,超过几代人都可以衣食无忧、荣华富贵。

可以看出,丰厚的军功奖赏激发了士兵们强烈的进取心,使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完成艰巨任务,以争取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机会,这对古代军队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坚定信仰,誓死捍卫

“吾辈从军便是为了卫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之事,只有捐躯沙场,方能达成誓言。”这是“致远”号舰长邓世昌的遗言,道出了中国士兵誓死捍卫国家的不朽士道。

士兵们视战死沙场为宿命,在战火纷飞的炮火中,他们没有考虑逃生,只思杀敌报国,这股子热血沸腾于胸,成就他们视死如归的壮烈气概。

中日两军装备悬殊,中国士兵仍然前仆后继冲入敌阵,他们心中明镜似地铭刻着誓言,誓言便是信仰,正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成就了中国士兵的不屈与勇猛。

这份信仰赋予士兵们战斗冲锋时敢于面对恐惧、痛苦乃至死亡的勇气,因为在他们心中, 死亡并非终结,国家兴亡才是真正的生死存亡。

身为军人,捍卫国土、守卫家园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如抗日战争中一位游击队员说的那样:“我们不光为自己而活,也为这个民族的复兴而战,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士兵们心中栖息着的并非是自己的生死荣辱,他们牺牲一己之短暂性命,是为了换取千秋万代后人的自由富裕。

当士兵手中握紧武器,他就是一名护卫和平使者,因此,即便是为此而死,也绝无怨言,这正如传颂千古的马援名言:“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士道不朽,正是这些士兵信仰的力量铸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不屈精神,任何势力都无法把这股火种摧毁殆尽。

当国家危难,士兵的信仰成为中华儿女共同抵御外侮的精神堡垒,这是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血脉信仰,也是中国士兵誓死捍卫国家的不朽气概!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第一排士兵冲锋的原因远不止一种,他们的冲锋是将军的鼓舞、督战队的督促、军令的约束、奖赏的诱惑和信仰的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士兵们冲锋的动力,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行为或许难以理解,但在那个时代,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的勇气和牺牲,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尊重。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0 阅读:10

渣叔罗影的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