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借死不借生,到底是什么讲究?如何理解?

依依聊文化 2024-10-12 09:54:37

“借死不借生”这句农村俗语,在一些文章和资料中,解读其中的民俗含义方面,有很大争议。

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对“借死”解释,民间认为,现在有一些解释,与现实生活中的习俗不相符,或者意思相差太远。

对“借生”方面的解释,没有什么争议。要有争议,主要焦点,也只停留在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道德之间,存在的相互冲突。

“借死不借生”这句俗语,现在一些资料认为出自叶文玲《丹梅·无花果》,原文是:

“今天是大年三十,不能去打扰别人,按风俗借死不借生。”

实际上,这是一句自古及今就在民间流传的俗语,早就有了,包括民间一些俗语收集书籍,以及明清时期民间自费印刷的风水书籍,均对这条俗语有记载。

只不过在正式的出版和发行的书籍和杂志,叶文玲创作的《丹梅》(《人民文学》1977年第3期)一文,把这句俗语写进去,且叶文玲在文中还加了来源,即“按风俗”,说明此俗语早就流传于民间。

现在很多资料,如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俗语大辞典》,对“借死不借生”的解释是:

“宁可将屋子借给人停丧,也不借给人生孩子。指死人出殡后,屋子马上会还;生孩子则占据时日长,旧俗又认为不吉利。”

多个网络平台的“搜索”,直接引用或参考了这种解释。

也许是词条编撰人在编辑的时候,心里没有底,为了显示其严谨性,在解释的文字上用了“宁可……,也不……”。

这种解释,说了等于没有说。通常来说,使用这种句式,只能说“借死”和“借生”两者都不是什么好事,按民间的说法,都是不吉利的事。

如果只能从这两种之中,选取其中的一种,从民俗方面的趋利避害的心理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现实生活中,对借房子这种事情,未必只有这两种选择,也不是非要选择这两种不可,还可以有多种选择。

这也是造成这种解释与很多地方的习俗不相符合,也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合的原因。这也是编辑留了一手,没有把话说死。

由此可见,这句俗语中的“借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准确解释这句俗语的关键。

这里先要说明一下,旧时农村所谓的“借”房子,就像借东西一样,是无偿的,与租房子住是有区别的,租房子既然付了租金,属于商业行为,这种习俗也就不适合。

既然是商业行为,别人租了房子后,“借死”也好,“借生”也罢,是租房人的权利,除非事先有约定。

旧时的老规矩是这样,现在也应该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我国民间自古就有了这种精神。

在农村,民众常说“街有街规,乡有乡俗”,城市和乡村,自古以来不仅存在生活方式的差异,还存在风俗差异。

“借死不借生”这句话,既然是一句农村俗语,我们只能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来理解。

一、“借死”不是指停丧

在农村,“借死”不是将屋子借给别人停丧,这是由很多地方传统习俗决定的。

农村有一句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是对农村在这方面风俗最好的注解。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外面死去的人,即便是自己最亲的人,比如祖父母、父母等,连村子都不让进,更不用说借别人房子停灵办丧事了。

一般只能在村子的边上,搭灵棚停灵,不能放到房子里去,只可以在家中举行丧事中的一些民俗活动,以及对客人的招待。

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去世后,不放在自家的房子里,而是在边路或野外搭灵棚,其原因就是老人在医院或其他地方去世。

按照农村农村习俗,在外面就已断气的人,是不能抬进村,更不能放进家里的房子。只是现在很多村庄,对外面去世的人是否可以进村,不是很讲究了,但对是否可以放进房屋里去,大多还是自觉按老规矩来。

正因为如此,农村很多地方,当老人在医院快不行了,儿女带着老人即马往家赶,就是怕老人进不了屋,享受不了“寿终正寝”的待遇。

不过,现在也有人将在外去世的老人,放入老宅院里去,只不过在放进去之前就打算好了,这种老宅院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住了,是要放弃的房子。

当然,“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也有的地方可以放到家里去,但毕竟是少数个别地方。

另外,很多地方规矩,戴“热孝”的人都不让进入别人家的门,将去世的人放到别人家停灵,就更不可能了。

二、“借死”是指死亡的过程

“借死”与“借生”是相对应的两件事情的经过,重点指过程。

“借死”,就是人快死的时候,自己家没有房子,借别人家的房子居住,让老人在借用的房子里去世,农村称为“借屋送终”,这样也算是了“寿终正寝”。

“借生”,就是女人怀孕后,要生孩子,借别人家的房子生孩子,以便能够更好地遮风挡雨。

旧时代的农村,贫富差距很大,很多贫穷人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家没有房子住,要借别人家的房子住。

既然是一个家庭来借住,就会出现生老病死这种事情,这也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旧时,很多地方忌讳的就是“借生”,就是在借住的房子里生小孩,还有的地方忌讳“借双”,指男女住一个房间。

有这种习俗的地方,外嫁女即便到娘家“借生”也不允许,夫妻回娘家时,也不能住在一起。

农家对“借死”则可以接受,因为在房子居住其间去世,在房子内停丧办丧事,理所当然。

现在农村依然存在“借死”现象,但不是村里人,而是曾经的村里人。

现在户口在农村人,都居有所住,食有所安,不存在向别人借房子。

在村里没有房子的人,往往是在村里出生,长大后参加工作了,改为非农户口,按规定不能在村里建房,而老宅又是兄弟或堂兄弟共有,早就拆出建了新房子,自己早就没有房子了。

这种人在生前知道自己不行了的时候,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向村里人借房子,在老家走完最后一程。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愿望一般能够实现,他们“借死”的请求通常能够被村民接纳。

但是,如果是青年夫妇向村里人借房生子,那就不一定了,这要看房主是否开明,是否还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禁锢。

其背后的民俗原因中的说法,大多是用迷信的观点来解释,比如说,“借生”和“借双”,民俗认为玷污了屋场,破坏了宅院的风水,会让人家破人亡。

实际上,旧时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孕妇产子的风险很大,借房子给人生子,死亡率也比较高,怕自找麻烦。

“借死”则被民俗认为,死去的人会记住房主的恩德,将来会荫庇房主家人和后代,并能够从去世之人所葬坟地的风水中受益。

实际上,这是乡村在老人临终这际,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愿望,是一种善举。

至于以上的迷信说法,是旧时民众缺乏科学知识造成的,这些说法也就不足为信。

用民俗的观点来看,有一定民间禁忌,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只不过是民间一种无理由的信仰而已。

现在农村,由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接受了科学的教育,不再接受旧的迷信习俗。现在大部分人已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能够坦然接受“借生”。

然而,传统陋俗的消失,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现在还有人要提出“借死不借生”的习俗,也不足为怪。多年以后,这种说法只会越来越少,最终完全消失。

总而言之,我们对旧时农村俗语的理解,不能只凭想象,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深入了解俗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乡村生活的民俗文化环境,才能准确理解。

0 阅读:3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