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位好汉,娇妻与人有染却假装看不到,最终被施耐庵挥笔写死

金宝讲故事 2025-02-04 07:19:27

在《水浒传》的宏大叙事中,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汉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津津乐道。

但拨开那层被传颂的英雄光环,深入原著去挖掘,我们会发现这些“好汉”的形象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完美无瑕。他们当中,有人凭借着自身的武艺和侠义之心,行侠仗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但也有人,身上充斥着人性的弱点和不堪的过往。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好汉,他的故事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他在面对妻子的背叛时,选择了沉默与逃避,而他的这种态度,也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

一、“梁山好汉”

水泊梁山的 108 位好汉,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正义的代表,他们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在江湖上留下了赫赫威名。然而当我们真正翻开《水浒传》的原著,仔细品读其中的每一个故事,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 “好汉”,大多徒有虚名。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就是一些在社会底层为非作歹的人,有的杀人放火,有的偷鸡摸狗,在犯下罪行后,为了逃避朝廷的追捕,不得已才选择上了梁山,给自己披上了 “梁山好汉” 的光鲜外衣。

当然,在这 108 位好汉中,也有像武松、鲁智深这样真正的英雄豪杰。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他们的事迹无不彰显着他们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气概。但不可否认的是,梁山绝大部分的 “好汉”,都无法与武松、鲁智深等人相提并论。在这些良莠不齐的好汉中,有一位好汉的经历格外引人关注,他明知道自己的娇妻妩媚动人,暗地里与人有染,却选择了假装看不到。

二、假装看不到

提及这位“假装看不到”的好汉,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谁?

有的读者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及时雨宋江。

那时宋江仍是郓城县的押司,他耐不住媒婆的纠缠,加之阎婆惜确实有几分姿色,于是娶了阎婆惜为妻,将她安置在一处小洋楼里供着。

宋江起初夜夜与阎婆惜同床共枕,然而时间一久,宋江也会玩腻,自然就去得慢了。宋江的疲软懈怠终让阎婆惜红X出墙。

原来宋江有一天带着手下张文远来到家中,这个张文远唇红齿白,又是个情场浪子,很快就和阎婆惜眉来眼去好上了。

常言道: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阎婆惜和张文远的丑事很快就传得满城风雨,就连一向不问八卦之事的朱仝也有所耳闻。

作为宋江的挚友,朱仝决定把事情尽数告知。然而宋江听了之后却淡淡一笑,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要不是阎婆惜得寸进尺拿了宋江的招文袋,还试图敲诈勒索宋江100根金条,她和张文远还真能肆无忌惮地厮混在一块。

如此看来,宋江还真是明知阎婆惜与张文远有染,可仍是满不在乎。

这也难怪,阎婆惜本来就不是宋江名门正娶的妻子,她只是宋江买来的一个小妾。加上宋江号称及时雨,有名动江湖的成人之美。

在宋江看来,既然阎婆惜耐不住寂寞,而张文远又喜欢与阎婆惜在一块,倒不如就成全他们。

反观梁山上的另一位好汉,他是清楚地知道妻子与人有染,可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人正是有病关索之称的杨雄。

杨雄为何唤作病关索?笔者认为,这个“病”非常传神, 暗示杨雄身体上有些缺陷。比如原著里就写道,杨雄脸色蜡黄,面部发黄好像生病之人。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杨雄明明一表人才,他的娇妻潘巧云为何还要趁着杨雄上夜班之时,和一个光头和尚打得火热。

而杨雄身为蓟州两院押狱,他的“刑侦”能力理应十分出众,为何会一直蒙在鼓里?答案很简单,杨雄是假装看不见的。

好比和尚裴如海让一个报晓头陀每日五更的时候大声叫佛,提醒杨雄下班回家,可在杨雄家寄居的石秀都听出了异常,杨雄岂会不知晓?

正是因为杨雄脸色蜡黄,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妻子潘巧云与他人有染。

只是杨雄万万没有想到,石秀有一个外号唤作拼命三郎。他耗费心血终于凑齐了人证物证,还一刀砍下了裴如海的脑袋。

事已至此,杨雄这才将潘巧云骗到了翠屏山,然后手起刀落,将其杀死。

当然,笔者这样的推论并非无中生有,你且看一看杨雄是怎么对潘巧云说的:“你这贼J人,我一时间误听不明,险些被你瞒过了。一者坏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不如我今日先下手为强。我想你这婆娘心肝五脏怎地生著,我且看一看。”

你看,杨雄的这一句“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不如我今日先下手为强”说得很清楚了,杨雄担心潘巧云知晓裴如海惨死,会暗中向杨雄痛下杀手,这才有了先下手为强的后续之举。

等于说,若不是石秀打破了杨雄、潘巧云、裴如海三人的平衡关系,杨雄还是会继续默许潘巧云的胡作非为。

因此严格上来说,杨雄并不是真真正正的好汉,这也能解释杨雄为何无法像鲁智深、武松那般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被作者施耐庵匆匆写死。

三、被匆匆写死

杨雄跟随宋江踏上了南征北战之路,在历经了诸多大小战役后,他幸运地全身而退,原本准备跟着宋江一起返回东京,接受宋徽宗的赏赐,入朝为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杨雄还未抵达东京,就突然生了背疮,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路上。施耐庵在原著中,起初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杨雄与潘巧云的故事,可对于杨雄的死,却只是一笔带过。这其中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说,杨雄并不是真正的好汉,他身上缺乏那种英雄豪杰应有的品质和担当,所以才会被施耐庵早早地抛弃,以这样一种潦草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四、结语

杨雄的故事,是《水浒传》中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缩影。他在面对妻子的背叛时,选择了逃避和沉默,这种懦弱的行为让他失去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当我们遭遇背叛和不公时,是选择勇敢地面对,还是像杨雄一样逃避和妥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真正的强者,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与复杂,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应该从杨雄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在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态度,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