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武器什么样?

华舆 2024-09-09 15:10:27

中国在战国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魏晋南北朝时则进入了钢制武器普及的“钢器时代”,又因此而诞生了强大的新兵种和新武器,在军事上大踏步追赶中亚以西的世界。到了唐宋时代,中国军事终于走到了世界前列。

  ▲轻型高机动车载蜂群武器系统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展出。(图片来自中新社)

中国的铸铁时代

因为从炼铁到炼钢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步前进的过程,难以分开来说,所以这里把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情况也介绍一下。

其实钢和生铁、熟铁一样,都是铁和碳的合金,三者按照含碳量来排序,是生铁大于钢大于熟铁。铁碳合金的含碳量如果太低,就软而不坚,如果太高,就脆而易断,所以含碳量适中的钢,硬度和韧性都达到最佳的水平,是三者之中性能最优越的一种。

中国大规模冶铁从战国时代开始,虽然比两河流域的赫梯王国晚了上千年,比埃及、欧洲也要晚,但西方世界长期停留在将块状的海绵铁(熟铁)反复锻打,来得到想要的铁材的阶段,中国则一进入铁器时代,就因为商朝制作青铜器的经验,鼓风技术和高炉技术较发达,炉温高于西方,能够将铁炼成液态再凝固,得到生铁。

后来罗马人的炼铁炉有时候也能炼出生铁,但因为缺少铸造方面的技术积累,依然拿来锻打,结果生铁一锻就碎,罗马人就以为生铁是垃圾,通通当做废品处理掉了,欧洲到14世纪才开始发展液态冶炼生铁的技术,所以如果只说生铁技术,中国比欧洲出现得早、更发达,并没有错。

液态冶炼出来的生铁,因为可以将铁水倒进模子里面铸器,也叫铸铁。用模子同时铸造大量铁器比西方世界一件件锻打铁器的效率高得不要太多,所以铁器迅速普及。

另外,炼钢的技术,归根结底是调节铁碳合金里面含碳量的技术,如果冶铁过程中铁始终是固态,除了锻打之外是没什么办法调节含碳量的,但如果把铁炼成液态,调节的办法就可以很灵活了,所以中国冶铁技术从此之后就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了。

首先,生铁产生不久的战国时代,就出现了调节铁矿石加热和冷却速度的退火技术。退火可以减少生铁里面的碳含量,使脆而易碎的生铁韧性增加,不会一锻就碎,变成可以锻打的铸铁,即所谓铸铁柔化技术。到西汉,退火技术更加精妙,精密地控制火候,甚至可以直接用铸铁脱碳得到钢材。

因为生铁是液态铁冶炼出来的,碳以外的杂质比铁要轻,漂浮在铁液的表面,倒掉即可,所以生铁的杂质比熟铁要少很多。因此同是锻打,西方再怎么锻打熟铁,有些杂质也除不干净,中国把杂质少的可锻铸铁锻打成钢材,性能上要更强。西汉时期,这种通过反复折叠锻打的钢材被称为“百炼钢”。

生铁同时用于铸造和锻打并不矛盾。生铁铸造的铁器可以批量生产,一般使用在对铁器韧性要求不高的农具、钱币等民用领域;将可锻铸铁反复锻打,一般是生产军用的武器、铠甲,这些装备可不能一砍就碎,对铁材的韧性有要求,再就是制造顶级的宝刀、宝剑。

但锻打可锻铸铁,毕竟不如直接锻打钢材省力。于是汉武帝时,又发明了在生铁半熔化状态,撒入矿石粉搅拌,使生铁中的碳氧化掉一部分,从而得到熟铁和钢材的炒钢技术。

中国的钢器时代

到两晋南北朝前后,出现了按配比把生铁铁液灌到熟铁里面,中和生铁和熟铁的含碳量,直接得到钢材的灌钢技术,被南朝梁的道教宗师陶弘景记录下来。后世的炼钢技术直到近代为止,都与灌钢原理相同,可以说南北朝的灌钢技术,已经接近古代炼钢技术的高峰。

随着炒钢和灌钢技术的运用,钢材杂质越来越少,锻打起来既省力,打出来的钢制武器性能也上佳,百炼钢的百炼已经成为形容词。用炒钢和灌钢来锻打,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次数,相反如果锻打太多可能把钢打得脱碳过度,要是打成熟铁,就绵软无力,不堪使用了,但为了好听,这些新出的刀剑依然称为“百炼”。

战国以来,钢铁业还一直使用淬火技术,就是把刚炼成的铁器放进冷水迅速冷却,让铁器的内部结构变紧凑,增加铁器的硬度,对铁器质量的提升也很有意义。

因为炼钢技术的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名刀名剑可谓层出不穷,晋代崔豹的《古今注》、梁代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唐代编纂的《艺文类聚》等著作中记录了不少。

曹操制造过百炼钢刀五口,费时三年,名为百辟刀,分别有龙、虎、熊、鸟、雀的标记,赐给不好兵事而好文学的儿子,提升他们的阳刚之气,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大诗人曹植和另一个儿子曹林各得一口,曹操自己拿两口。《三国演义》里面曹操的两口宝剑倚天剑和青釭剑,应该就是以这两口宝刀为原型的。

蜀汉的刘备曾经让名匠蒲元造刀五万口,都是七十二炼的好刀,后来诸葛亮又让蒲元在斜谷造神刀三千口,能够轻松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蒲元特别讲究淬火用的水,认为汉水不如蜀江(成都附近的长江)之水,在外地造刀剑还专门去成都取水,可见三国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淬火的冷却剂,不是一概使用冷水就完事了。

东吴孙权有宝刀三口,分别是百炼刀、青犊刀、漏景刀,宝剑六口,分别是白虹剑、紫电剑、辟邪剑(用来使辟邪剑法?)、流星剑、青冥剑、百里剑,这些剑后来多成了武侠小说里的常客。从百炼刀这个名字来看,这些宝刀名剑应该都是多次锻打出来的钢刀、钢剑。

大夏(十六国之一)的建立者,匈奴人赫连勃勃打造五口百炼钢刀,都是环首刀,刀环雕为龙雀形状,命名为大夏龙雀,锐利非常。赫连勃勃对这几口宝刀也十分自信,在刀背上铭文“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将大夏龙雀与古代利器的象征湛卢剑相提并论(当然实际上大夏龙雀的性能确实比青铜制的湛卢要好)。

南北朝时,北齐道士、匈奴人綦毋怀文用钢与熟铁合造出襄国宿铁刀,刀背用韧性强而便宜的熟铁制作,做得很厚,防止折断,刀刃用钢制来保证锋利,能够一刀斩断铁甲30札,可谓削铁如泥。宿铁刀不但精良,而且节约了钢刀的成本,增加了使用寿命,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今天。

綦毋怀文还极大地改进了淬火技术,使用动物尿和动物油两种性质不同的冷却剂。宿铁刀钢制的刀刃在温度高时,需要快速冷却,增加硬度,就浸进动物尿里,等到温度降低一些,需要慢些冷却,防止开裂和变形,就浸进动物油里。如此高超的双液淬火工艺,从那时一直沿用到现在。

给赫连勃勃打造大夏龙雀的,很可能是监造统万城、擅长各种工艺的鲜卑人叱干阿利;造出宿铁刀和发明双液淬火技术的,是匈奴人綦毋怀文,可见这个时代北方民族融入华夏民族的程度,以及北族技术文化对华夏的影响。

具装甲骑的标志武器:钢制马槊

再来说具装甲骑。

因为魏晋南北朝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使钢材更容易得到,大规模装备军中就成为了可能,具装甲骑的标志武器——钢制的马槊(又名马矟)就登场了。

先秦时代,步兵用矛刺杀敌军,车兵用戈钩杀敌军,所谓钩杀,就是把长戈伸出去,用戈头捞住一个敌兵或敌将,将其刺穿。后来出现了将戈与矛合一的兵器戟,可以钩可以刺,西汉的羽林骑兵就多用戟。

但是随着铠甲技术的发展,钩杀的动作力度没有刺杀大,难以破甲,戟上横出来的小枝反而容易钩挂在敌人身上,影响出招,于是就逐渐退出了战场。而单纯刺杀的矛类兵器(包括铩、铍)越来越流行,并且矛尖不断变细变长,就发展出了新兵器——槊(矟)。

马槊的槊锋长达半米有余,比一般的刀剑还长,而且为了破甲,槊锋还很细,如此细长的槊锋,要穿透坚固的铁铠而不折断,必须用非常优良的钢材来锻造。

槊柄选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材(上等的多用柘木),用鱼胶纵向贴上油里反复浸泡过的竹篾,外面再横向缠绕麻绳刷漆,即春秋战国以来的“积竹柲”技术,但在此基础上还有发展,外面会裹更多层葛布,刷更多层漆。槊柄一般长度在3米以上,这样处理后更难被折断和砍断。

槊的尾部还有铜制的槊纂,其重量与槊锋保持某种平衡,避免三四米长的槊头重脚轻,让骑兵耗费额外的力气来保持平衡。

这样做出来的一柄槊,因为各部位尤其是槊锋需要的极品好钢价值不菲,整体价格十分昂贵,即便是国家也难以大规模制作,所以很多时候是统兵作战的大小豪族凭借雄厚的财力自备,而具装甲骑往往也就是由这些人充当。从这里可以看出,马槊的风行与带有贵族制色彩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因为马槊品质精良,虽然用法以平举刺杀为主,但必要时也可以挥砍、砸击,甚至还可以投掷或者发射出去,当标枪使用。具装甲骑和马槊的风行,让魏晋南北朝不乏有名的马槊和用槊的高手。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弟拓跋虔力大无穷,嫌一般的马槊太轻,特意制作了规格更大的槊,还觉得不趁手,还要在槊刃下面挂铃铛增加重量。因为这种槊实在太有特色,太拉风,北魏都城代京(今山西大同)的武库里面特意留了一柄作展览用。拓跋虔曾经把槊插进地里,假装败走,敌军几个人来拔槊都拔不出来。因为拓跋虔死后被谥为陈留桓王,这种槊就叫做“桓王槊”。

南朝梁代的绝世猛将羊侃,轻功、硬功、外功样样了得,用槊也是一把好手。梁武帝大宴群臣时,少府献上一杆新造的马槊,长二丈四尺,粗一尺三寸(按梁法尺折算成今天的长度就是长5.6米,粗30厘米),梁武帝让羊侃试槊,羊侃上马用槊,左右击刺,十分精妙,很多人甚至爬到树上观看,弄得树都折断了,这杆槊就得名“折树槊”。

东晋末年,太尉刘裕率军渡过黄河,北伐后秦(十六国之一),后秦的邻国北魏虽然没有明着救援,但经常派骑兵在黄河北岸骚扰。魏将于栗磾常持黑色马矟耀武扬威,连一骑当千的战神刘裕也对其忌惮不已,致书于栗磾要求借道时,称其为“黑矟公”,魏明元帝大喜,直接给于栗磾赐号为“黑矟将军”,继续骚扰晋军。

刘裕被迫开发了马槊的另外一种用法,派小部队在河岸边用战车结成却月阵,引诱魏军来攻,大将朱超石携带马槊千余张,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末端,发射出去,一槊贯穿北魏军三四人,魏军大败,再不敢来找没趣。魏军骑兵多有具装甲骑,铠甲精良,马槊却可以贯穿三四人,可见其锋利。

后世唐朝大名鼎鼎的那些猛将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在战场上用的也都是马槊,并不是《说唐》里虚构的三板斧、杀手锏、水磨钢鞭之类,可见具装甲骑使用马槊的威风。

中西合璧的具装甲骑

具装甲骑出现后,其集群冲锋无坚不摧,威胁巨大,不但十六国、北朝等游牧民族政权纷纷组建了具装甲骑部队,即便是东晋南朝也有少量具装甲骑。于是怎样干掉对方的具装甲骑,就成为了战场上的重中之重。

具装甲骑的铠甲依然是用甲片编缀成的札甲,但其甲片比一般铠甲要细,一副铠甲用的甲片数量也就更多,防御力更强,此外还加长了防护手臂的披膊,增加了防护大腿的腿裙、防护脖子的盆领,防护的部位更多,马则从头到尾都裹在马铠中。

这样一套甲骑具装跟马槊一样,也很昂贵,很多时候要大小豪族自备,很多豪族本身就是中下级军官,同时也充当具装甲骑,他们一般还有几个奴仆“苍头”辅助作战,就像欧洲中世纪的贵族骑士配有平民侍从一样。可见马槊与具装甲骑的勃兴,跟魏晋南北朝的贵族制色彩紧密相关。

这样的具装甲骑,箭射不进,刀砍不坏,矛刺不穿,唯有使用马槊,才能穿透其坚甲,给予有效杀伤。而干掉对方的具装甲骑以后,持马槊冲击步兵方阵,更是摧枯拉朽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这个马槊这么长,转动不便,冲锋时能干掉几个敌军?但具装甲骑的作用不在杀敌,而在冲垮敌军的阵型,最好是能打穿敌军,敌军混乱以后,上来收割人命是己方步兵和轻骑兵的事。

不过如果硬是要杀,或者冲击结束后有敌军欺到身前来,也不是没有办法。除了马矟之外,具装甲骑一般还配备一把环首刀,可以拿出来砍杀。

环首刀是汉代的制式兵器,一般是钢制,刀身细长,刀背很厚,刀锋很锐利,砍起来很有力;整柄刀从刀柄到刀尖,刀背越来越薄,后重前轻,重心适宜,手感极佳;刀尖还很锋利,劈砍之外还可以戳刺,可以当短矛使用,是非常给力的辅助兵器。

前文提到的那些宝刀也都是环首刀,并不是游戏和影视里经常看到的那一类大砍刀,什么金背砍山刀、九环大刀那都是样子货,看起来威风,用起来比环首刀差远了。

另外,魏晋南北朝因为大量周边民族进入中原,带来了大量蒙古、西域乃至波斯的不同马种,杂交之下改良了中原马种。有些政权还会有意培育优良马种,如鲜卑人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地处青海,引进波斯的优良马种,与青海湖的优良马种交配,培育出有名的青海骢。所以这一时代的战马质量较之前也有明显提高。

有了这一整套装备以后,具装甲骑骑着高头大马,人马披重铠,平举长马矟,腰佩环首刀,冲锋起来远刺近砍,箭矢难伤,沾着即死,碰着即亡,有如古代战场上的坦克,威名赫赫,各政权有不少有名的具装甲骑部队。

虽然成熟的马镫最早在北燕冯素弗的墓葬中出土,但在此之前几十年,战场上已经出现具装甲骑的身影,十六国中羯族建立的后赵有黑槊龙骧骑,汉族建立的前凉有凉州大马,鲜卑族建立的前燕有铁甲连环马,根据史书的描写来看,都在向具装甲骑的方向发展。到南北朝前夜,已有具装甲骑的铠甲实物出土,正式的具装甲骑在战场上驰骋开来。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进攻慕容鲜卑建立的后燕,一路高歌猛进,席卷华北,但因后院起火,急欲回军。后燕国主慕容宝抓住机会,集合后燕残存的全部有生力量,以步兵十二万、骑兵四万阻截北魏军归路,在柏肆坞(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决战。燕军深知是最后的机会,奇袭魏军,人人致死,逼得拓跋珪逃出大营,但当拓跋珪集结具装甲骑虎队之后,一个冲锋就把燕军打得大败亏输,令后燕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北齐文宣帝高洋征讨鲜卑系的北方民族柔然,在黄瓜堆(在今山西怀仁)与柔然别部数万人不期而遇,当时高洋身边只有千余人,被重重包围。但这千余人都是高洋精心训练的具装甲骑,号称百保鲜卑,高洋不慌不忙,指挥千余具装甲骑冲锋,轻松击溃柔然大军,并且一路追杀,令柔然人伏尸二十里,擒获柔然可汗庵罗辰妻儿及三万俘虏。

不过,虽然北朝的具装甲骑如此威武(南朝也有但不多,可以忽略),但依然没能灭掉南朝,说明具装甲骑也并非天下无敌,别的兵种也有克制具装甲骑的办法。

克制具装甲骑的机械

北朝后期,盾牌比以前更长更大,发展出了立盾,由步兵使用,将盾插在地上,武器架在盾上,迎接具装甲骑的冲锋,有点像后世欧洲的塔盾。

东晋太尉刘裕攻灭南燕时,南燕国主慕容超以大量具装甲骑猛冲晋军,被晋军的车阵遏制,难以取胜,可见战车也是对付具装甲骑的有力战具。

野战之外,如果具装甲骑进攻南朝的城寨,还要面对更恐怖的武器——万钧神弩。

春秋战国时期弩出现以后,一直在向增强发射力量的方向发展,从手拉的擘张弩,到脚踩的蹶张弩,再到坐地用两腿蹬弓、腰拉弦的腰引弩,射程最远可达到600米以上,堪称恐怖。其间虽然也出现过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追求射速,但那不是主流,未能流行开来。

随着弩力越来越强,装箭速度也相应地减慢,而北方政权的骑兵又比以前单纯的游牧民族更多、更快、更强,弩在野战中地位下降,运用有所减少,更多用来据险防守或者水战。

北方因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骑射风气,军中远射武器更是以弓为主。

弩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发生质变,就出现了床弩,由多人用绞车拉弦发射。床弩最早见于汉代,早期弩床上只装单弓,到魏晋南北朝则在弩床上装更多张弓,让弩力更强,以长矛为箭矢,破坏力惊人。东吴的神锋弩、东晋的万钧神弩、南朝宋代的二十五石弩(合1500斤)按史籍描写,应该都是床弩。

床弩威力之大,不要说摧毁具装甲骑,就是摧毁战船、城墙也不是办不到。

东晋末年五斗米道起义,教主卢循依仗战舰高大精良,水战中连续击破威名赫赫的北府兵,围攻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太尉刘裕因都城兵力空虚,大军在外,用万钧神弩防守,卢循遣巨舰来攻,晋军用万钧神弩将巨舰全部击沉,导致卢循丧失信心,不敢进攻,放过了灭晋的最好机会,最终被东晋大军扑灭。

南朝齐的巴东王萧子响镇守荆州,因为杀掉了朝廷监视自己的典签,齐武帝震怒,派中央直属的台军来抓他。几百名台军在荆州刺史驻地江陵附近筑城,萧子响用万钧神弩射城,又让部下持盾爬城,把台军赶走。这一战要不就是万钧神弩射坏了台军新修的小城,要不就是射出的箭嵌在城墙里面,给持盾爬城的友军提供了便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见万钧神弩的犀利。

不过,床弩再犀利,过于笨重的缺点也限制了其用途,只能用于防守。面对北朝的精锐骑兵,南朝真正的王牌远不是床弩、战车,而是攻守兼备、令北朝闻风丧胆的水军,但那与陆战的关系已经不大了。(完)(原标题:从钢制武器到具装甲骑:魏晋南北朝,中国军事技术大发展时代)

作者/彭治宇

来源:南方周末

2 阅读: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