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卫队:嫌弃国产货,转头求购老古董?真相远不止载重不足

夕阳西下晚霞艳 2025-03-05 14:04:26

唉,这世界上的事儿啊,真是让人看不懂。就好比咱们隔壁的日本,明明自己捣鼓出了个C-2运输机,可这心里头,却怎么都装着别人家的孩子。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

这事儿还得从日本航空自卫队说起。他们啊,最近似乎对自家的C-2运输机不太满意,理由嘛,说白了就是俩字:嫌弃!嫌弃人家载重不行,嫌弃人家航程不够远,反正就是各种看不上。可问题是,你当初费了那么大劲,砸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才研发出来的东西,现在说嫌弃就嫌弃了?这不跟自家孩子似的,就算有点小毛病,那也得好好培养啊!

要我说,这C-2运输机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人意,但它好歹也是日本航空工业的心血之作。当年,为了摆脱对美国军事装备的依赖,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可是铁了心要搞自主研发。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C-2的研发过程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各种技术难题层出不穷,搞得日本航空工业是焦头烂额。好不容易,这飞机是造出来了,但性能却差强人意,载重能力甚至不如咱们中国的运-20。

你说这事儿闹的,日本人心里能舒坦吗?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头刚嫌弃完自家的C-2,那头就开始四处寻摸,想买美国的C-17A运输机。要知道,这C-17A可不是什么新玩意儿,人家早就停产了!这就好比,你放着家里新买的汽车不开,非要去淘一辆老爷车回来,图个啥呢?难道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这还没完,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就在日本嚷嚷着要买C-17A的时候,他们还一边摇旗呐喊,说什么“不许中国改变现状”。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好像总有人喜欢把“现状”挂在嘴边,可到底什么是“现状”,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要我说,这日本啊,表面上是嫌弃自家的C-2,实际上恐怕是另有所图。毕竟,买飞机可不是买菜,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多了去了。

想当年,美国波音公司也不是没给过日本机会,让他们直接购买C-17A。可当时的日本政府,非得坚持自主研发,结果白白错过了机会。现在好了,C-17A停产了,想买都买不到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飞机流口水。

你说这日本是不是有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意思?

当然,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卖。既然C-17A买不到了,那日本人就得另想办法。可问题是,重新启动C-17A的生产线,那得花多少钱啊?这笔账算下来,恐怕比当初自主研发C-2还要贵得多。

但即便如此,日本似乎还是铁了心要提升自己的远程投送能力。这又是为啥呢?难道真的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还是说,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得不说,日本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让人感到警惕。毕竟,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日本的军事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如今,他们又开始大力发展远程投送能力,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又在盘算着什么“大棋”。

要知道,远程投送能力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把兵力快速部署到世界各地,从而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提升远程投送能力,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自卫,更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

所谓的“印太战略”,说白了就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拉拢盟友,在亚太地区搞的一个小圈子。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自然要积极配合。

当然,美国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白白让日本帮忙。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向日本提供二手的C-17A运输机。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日本的燃眉之急,又能让日本更好地为“印太战略”服务,可谓是一举两得。

唉,这国际政治啊,真是复杂。表面上是买飞机,实际上是站队;表面上是维护和平,实际上是争夺利益。

话说回来,日本航空自卫队嫌弃自研C-2运输机,转而求购已停产的美国C-17A,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它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主研发固然重要,但也不能闭门造车;盲目崇拜外国货,更是要不得。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这事儿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日本、美国、中国,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对于日本提升远程投送能力这件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话说回来,您对日本购买C-17A这件事怎么看?他们真的是为了提升远程投送能力吗?还是说,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一起交流讨论!

0 阅读:14

夕阳西下晚霞艳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