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山的美丽小村,住的全是山东人,想念老家,却回不来了

祁道历史 2023-03-19 08:54:5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明明身处在异国他乡,但是却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个完完全全和自己家乡口音一模一样的地方,里面生活的人不仅让你没有感到任何一丝的陌生感,反而觉得亲切万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海南岛,处处都是东北人,随处可见的都是东北大茬子味。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在东北地区,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操着一口流利的山东话,生活习惯也都和山东处处相同。这种现象我曾经就在吉林的一个小山村--珍珠村里面见过,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山东。

(一)闯关东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还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文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有一个电视剧中经典的桥段,一位老汉在另问另一个长途跋涉的老汉说:“哪里有活路?”那个人告诉他,东北有活路呢。

于是老汉回到家中后,聚集了全人家开始动身迁往东北。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有据可查的,人们亲切地将这种现象称为闯关东。当时东北地区因为常年的寒冷,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却拥有着丰富的资源。

清政府时期就已经重视了这片地区的开发,有很多内陆的人开始前往东北谋求生存。等到抗日战争时期,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日军为了掠夺东北珍贵的物资,开始大力修建铁路,招募了一批又一批山东人,河北人前往东北地区开荒。而当时的山东可以说是常年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产不出粮食,人人都要面临饿死的危险。

很多家族为了谋求生存都会选择留下一个儿子守住家乡,剩下的儿子全部到东北寻求生路。在他们看来,那并不是搬家,而是去寻求活下去的希望。

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将近有几千万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涌入了东北三省,是一场浩浩荡荡的闯关东行动。

(二)珍珠门村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珍珠门村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子。当时大量的山东人来到东北以后,发现这里确实地广人稀,有着很多的资源。但是他们仍然思念故乡,人生地不熟,和当地的本地人相处的也并不是特别愉快。

于是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故乡进行抱团,一个地方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生活,这样就形成了村子里全都是山东人的情况。因为都是山东人,所以彼此很是信任。他们来到这里以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反而还沿袭了很多自己故乡的生活习俗。

比如吃煎饼,种玉米和小麦等等。或许并不是东北地区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是他们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吃苦耐劳的他们就这样在这里落地生根,建设起了自己的家园。

多年过去了,这里也被建设成了一个特色的民俗小村落,开始对游客开放。很多游客都会特地来此地体验农家乐,体验这种风格迥异的特色风俗。游客们似乎对这种既有山东口音又有东北口音相混合的本土乡音,非常喜欢,也非常喜欢他们这种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喜欢来到这里,也引起了人们对这里的重视。

(三)回不去的故乡

游客们体验农家乐的时候,最喜欢问当地人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为什么你们现在发展起来了,却不回到自己的故乡山东呢?得到的回答有很多,但是总结下来就是离开太久了,难免有些近乡情切。

在这里也有了自己的家人和赖以生存的手段,回到家乡以后,一切又是从零开始,未来渺茫,不知道将要面临着什么。因此哪怕思乡情怀很重,这里的老人们也没有选择回到家乡。

而年轻人们出生在东北,对于山东已经没有太大的思乡情结。只会在每年陪着老人往返一趟,让老人和亲友团聚一番,然后便会返回东北,继续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现象其实让人非常无奈,这就是典型的有家不能回。或许对于很多老人来说,那里已经不是家了,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们在感慨游子返乡困难的同时,也在感慨时代对人的摧残,这就是特定时代造就的一代人。这就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矛盾。只希望未来我们不用面临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让这种一代人的缩影永远的暂停。

1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