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箭主任
扬子晚报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刘媛 记者 万凌云) 夏季炎热,一边看剧一边来点酱香麻辣蒜蓉的扇贝、螃蟹、生蚝、生腌小海鲜、海鲜刺身....简直不要太美滋滋!但是,往往有时在一顿胡吃海喝后,便是一“泻”千里,很有可能患上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
8月26日,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介绍,该科已连续数天接诊了因为进食海鲜而出现食物中毒的多名患者。“最严重的一次,一天之内甚至接诊了十余例患者”,该院急诊科主治中医师陈雪箭告诉记者,入院后给患者做了大便留取培养,大部分人出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
陈雪箭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天然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各类海产品中,它生命力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又有哪些表现?据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4天。其典型的感染症状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呈喷射性水样便,可能混有粘液或脓血,一天大便5-6次。多的可达10多次,伴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表现,还可能出现头疼、发烧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至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那么?怎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结合多起临床,陈雪箭建议首先保持干净,做到勤洗手;其次, 生熟食要分开。再者,将海产品煮熟蒸透,副溶性弧菌在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陈雪箭说,夏季海鲜尽量当天吃完,如有剩余隔夜,第二天应加热透才可食用。而就餐后一旦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