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藩中康熙的亲戚,最先投降还参与平叛,为何仍被凌迟处死?

谈谈旧历史 2025-02-20 09:48:45

前言

康熙年间最为暴乱的就不得不提到三藩之乱了,各个地方的藩王相继发起反抗,而其中两位最大的头一个是病逝的,另外一个可以说是因为在监狱中抑郁而终。可这最后一位兵权和声势并没有那么浩大的藩王却是被片成了一片又一片,凌迟而死的。

靖南王和其他人究竟有何不同?在这场政乱当中他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何会以这种痛苦的方式死去?

强悍的家世背景

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原本是明朝著名将领毛文龙麾下的参将。毛文龙在明朝末年的辽东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皮岛为基地经常时不时的就要搞搞偷袭,抗击后金的入侵。但毛文龙的悲剧结尾大家也都细致,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这位伟大的将领最终被袁崇焕所杀,这一事件对耿仲明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领导没了,自己现在又该何去何从呢?在当时的局势下,耿仲明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顺实力日益强大的努尔哈赤。

归顺后,他被编入正黄旗,成为清军的一员,努尔哈赤的“自己人”。这一决定直接让他在之后清军大举入关时,获得多尔衮的赏识,跟着多尔衮等清军将领南下作战,表现英勇,拿下赫赫战功。

在征战过程中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为清朝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也因功被封为靖南王,曾经身为名将的他如今竟然能获得爵位。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嘉奖,更是对整个耿家的认可,从此,耿家成为了清朝统治阶层中的重要势力之一。

耿精忠的父亲耿继茂继承了靖南王的王位后,继续为清廷效力,在清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在之后又为大清平定了许多地方叛乱,并且他还注重与清廷打好关系,表示耿家虽然以前是明朝将领,但现在只想为大清做好工作,其他别无二心。

所以到了耿精忠这一代承袭了家中爵位后,日子过得可是相当舒服了。毕竟老一辈都把基础打好了,只要你不整点幺蛾子,根本就不会出什么问题。而作为家中长子那是备受宠爱,自幼就生活在金窝里。

并且耿父早就为他的将来做好了打算,想要通过和皇家联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家族地位。于是,耿精忠娶到了豪格的女儿,成了额驸。这下不光有着满门荣耀,还给耿家套上了皇亲国戚的身份,凭借着此身份也能让他在朝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一时失足千古恨

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背景,耿精忠并未满足于现状。各地藩王盘踞此地后非但没有领会清廷恩情,反而越发嚣张,就拿吴三桂举例,光是他一个人在云南的开销就能达到九百多万两,并且在当地还有自己的兵权。

放在哪位皇帝的身上都会觉得这些人十分膈应,并且吴三桂对皇室的态度还一直特别挑衅,所以削藩一事就算康熙不做,说不定雍正就会做。

而对于削藩一事,站在藩王的角度就是,不管是怎么奢靡享受,但大清的基业有我的功劳,不得不说也是有些飘飘然了。所以在发起削藩之后直接引发了朝廷的暴动,一部分支持的一部分反对的,而对于吴三桂来说当然是不能忍的。

平西王吴三桂首先起兵反清,他打着 “兴明” 的名义,迅速占领云、贵、川地区。他的举动震动了朝廷,也使得其他藩王面临抉择。

大家同是藩王,现在同样要被削藩,吴三桂先行做出了这种选择,就相当于把三个人同拴带了一根绳子上。平南王对此摇摆不定,但其子尚之信则坚定地站在了吴三桂一边。而耿精忠起初持观望态度,但最后权衡利弊,也选择加入其中。

他在福州积极响应吴三桂,并且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让朝廷看到他的态度,不顾手下人反对,杀了福建总督。但十分嘲讽的是,他杀害了当地最有民心的官员,却还要以为百姓好的幌子收买民心,实在可笑至极。

随后他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分三路出兵攻打浙江、江西等地,一时兵势甚盛。反观吴三桂这边,在起兵之初就势如破竹,让清军望风而逃,康熙头疼不已。这种强大的实力让耿精忠看到了希望,或许那个时候的他都开始想象两人已经推翻清廷,在新政权中当个什么亲王了。

早已奠定的失败

事实上,其实这三位藩王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比如吴三桂的野心很大,他是想当皇帝的;然而其他两人则希望恢复明朝,双方在目标上存在分歧。

此外,他和郑经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耿军无法得到台湾的支持。军饷匮乏,士兵生活都成了问题,还谈何打仗呢?

更让人吐槽的是,耿精忠从一开始就没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他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没有为百姓设身处地的考虑过。因为百姓们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只希望过上安稳的生活,而耿精忠的叛乱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耿精忠之所以最终参与到三藩之乱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吴三桂兵强马壮,势头强劲,耿精忠认为吴三桂有可能成功,因此选择站在他这一边,以期在未来的新政权中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可康熙的撤藩决定让他感受到了威胁,他不愿放弃在福建的特权,撤藩意味着他将失去这一切,成为一个普通的臣子,甚至可能面临清廷的清算。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耿精忠不得不冒险一搏。

然而,耿精忠的叛乱并未持续太久,在清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耿精忠无奈投降,并请求戴罪立功,攻打郑经的军队。

尽管他选择投降,但他的两幅面孔的作风并未得到康熙的宽恕,毕竟你都属于自家人了,又跟着别人造反,造反之后还没骨气的选择投降,攻打自己曾经的盟友。这种无耻的行为不杀你还等什么呢?最终耿精忠被赐凌迟处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