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翻看《曾国藩家书》,发现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借钱”两字频频出现,但不总是出于窘迫。
比如,孙等在京别无生计,大约冬初即须借帐,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与祖父书》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曾国藩家书·理财篇·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
故遂迁移绳匠胡同,房租每月大钱十千,收拾又须十余千……渠言尚须借银出京,不知信否?——《曾国藩家书·理财篇·禀父母·筹划归还借款》
在曾国藩的观念里,借贷并不是不光彩的事情,除了应急之外,还有可以积累信用,在借钱与还钱的正向循环之间,打造了出一个守信的形象,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而且在熟人社会,借了钱就欠人情,人情往来,人与人、家与家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在有借有还之间积累了情感。
而放在现代社会,借钱与还钱这个社交行为,其内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相较于“借到钱”,如今借款者更加关心如何“借得及时、借得安心、借得额度够”,以及如何“还得便捷、还得安心、还得有价值”。
尤其是近年来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利用金融科技再造业务流程,将“有借有还”的金融消费群体扩大,并将“有借有还”升级为“好借好还”。
千年的个人信贷文化就此迎来了更大升级。
01
金融科技助力实现“有借有还”
在金融科技发达之前,传统金融主要服务于信用好的用户,他们不仅可以无担保的享受到银行的贷款服务,还能在央行的征信系统中持续累积信用,进而不断提升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额度。这一信用额度共享于整个金融系统,换言之,也就是一旦被银行视为优质用户,整个金融系统都将为其打开大门。
而征信系统之外的金融消费者,却难以被银行青睐。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工作收入不稳定,年收入又往往不高,大都生活在县域及乡村,还有的漂泊在城市。但他们的金融消费信贷需求并不少,一笔小额信贷常常也能帮他们救急。在银行不能满足他们的借贷需求时,如果一个人“有借有还”,在亲戚朋友眼里被认为靠谱,也可能借到钱。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借钱文化还很落后,埋怨银行不能与时俱进。
但这也不能全部“怪罪”银行,因为借给个人的零售业务量太大,风险还高,这并不是银行系统的主要业务。除了招行、平安等几家银行走在前列给优质客户服务外,其他银行也是近几年才逐步开展零售金融业务,更别说当时要给“小额”“分散”“风险高”的长尾用户做无担保信贷了。
因为金融服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消费信贷难以触达长尾用户的根本原因就是很难界定他们的风险。让银行来辨别他们谁可以“有借有还”,在过去或许真的比登天还难。甚至到2019 年,中国人银行征信系统采集9.9亿人信息,仍有4.6亿自然人没有信贷记录。
好在金融系统的数字化能力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数字化为引领、以创新技术为驱动,以强大的风控手段为核心能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问世,包括蚂蚁集团、京东科技、数禾科技等平台,都开始专注于不断满足征信白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帮助长尾用户实现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积累,也打破了“借钱只能找熟人”的文化习惯。因此,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的萌芽与成长,对于征信白户而言,是金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科技福利”。
不止于此,在技术提升与经验成熟之后,金融科技也正在扩大升级普惠金融的服务范畴,包括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也在其赋能之下,成为金融系统服务的对象。来自艾瑞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017年的8.8万亿增长到了2022年的24.1万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也从28.1%上升到了40.4%。
可以说,金融科技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文化传统发扬发光,让更大群体享受到普惠金融。加之各大平台“卷”起来,在技术驱动与政策引导下,正在将“有借有还”传统升级为“好借好还”的标杆动作。
02
金融科技积极促就“好借好还”
在数字经济时代,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指引下,服务业全面升级,金融业也打出了“好借好还”的服务理念,用户的信贷流程与习惯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再被塑造。
让“有借”成为“好借”。目前互联网平台除了利用技术能力解决征信白户的覆盖问题外,目前借助其开放、便捷和高效的特点,减小了服务成本,也降低了进入门槛,已培育出一定的规模优势。这样一来,其运营成本逐步降低,使得对客利率逐步下降。由此,服务面广的“普”与低利率的“惠”实现相对平衡,成为“有借”升级为“好借”的基础。
消金界统计发现,在对客利率方面,某互联网头部平台从2018年的50%左右降至2022年的20%左右,成为金融科技大幅降低利率水平的一个代表。这其中有政策引导、基准利率下调等因素,当然也离不开平台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有在规模扩张带来的整体运营成本降低。
让“有还”成为“好还”。目前在大多数平台上,用户可实现随用随借,如果手边宽裕了,还可以申请提前还款,并且只要通过手机就可操作,非常便利。而以前的金融服务,大多需要缴纳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服务费等,甚至还要求只能在还款超过一年后才能申请提前还款。金融科技在不知不觉之间,把传统 VIP客户享受到的权限下放给下沉市场。而且这些信贷记录会被平台保存下来,也是在帮助用户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良好的征信意识,进而对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金融科技在通过敏捷迭代促成“好借好还”的同时,也在通过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为用户升级对“好借好还”的理解。在数字时代,针对当前部分用户或缺的个人征信保护、理性借贷意识、反诈防骗能力等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在积极加大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和金融消费者逾期提醒工作,并加强了打击恶性引导逃废债的中介、围堵反催收黑灰产等举措,实现了金融服务的透明公平有序。去年8月,全国首个金融黑灰产打击系统平台——AIF黑灰产打击平台试运行,马上消费、江苏银行、度小满、数禾科技等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共同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
目前金融消费者在全社会的教育与引导下,信贷用户也意识到不能轻信所谓的一些灰产的谣言,要保持理性消费与借贷的习惯,坚守“有借有还”的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好借好还”这一健康文化。
事实上,近年来金融科技平台也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以蚂蚁集团、京东科技等为代表的头部平台顺应供给侧改革要求,在服务能力上不断优化。而中腰部平台也积极以政策为导向、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开启精细化运营。比如数禾科技旗下多场景消费分期服务平台还呗以“好借好还呗”的产品新主张,为向上青年、小微企业主、“三农”等群体用户带去优质金融服务。
03
普惠十年,金融科技仍在继续探索
得益于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力,综合美国消费金融保护局(CFPB)的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到,两者在普惠金融的落地方面,评估可得性、成本等因素后,中国是走在前列的。这说明金融科技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下沉市场的金融需求。
可以说,金融科技平台提出的“好借好还”理念,根植于“有借有还”的中国传统是非观、道德观,又在文明进步与技术加持下,做到了大跨步提升。曾国藩观念里的信贷文化与功能——江湖救急、积累信用、树立形象等,也都在指尖操作的便利瞬间完成,以此更加深入人心。
当然,撇开机构,对于“好借好还”理念满不满意,还要看借款用户,这还需要时间检验。走过普惠十年,相信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金融科技平台还将继续通过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探索创新出更好的金融服务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