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家长群里看到个帖子:“闺女冲我吼‘你个老太婆!’,我气得把手里的碗砸了。现在她躲房间不出来,我是不是太失败了?”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打一顿就老实了”,更多人感慨“当妈真难”。
其实孩子顶嘴、骂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分享三个亲测有效的“急救招”,专治孩子不尊重人的情况:
先别急着骂——深呼吸数到10孩子骂人时,咱们脑子一热就容易上头。上次我表姐就是这样,她儿子说“你比猪还笨”,她抄起鸡毛掸子就要打。结果孩子直接摔门跑了三天没回家。
试试这样做:
心里默数10个数(1、2、3...),同时做深呼吸
心里默念:“他是孩子,我是大人,我不能跟他置气”
转身离开现场(去洗手间洗把脸也行)
看懂孩子为啥这样——背后藏着小委屈上周邻居小明妈跟我吐槽,14岁儿子总对她翻白眼说“烦死了”。后来她发现,儿子偷偷在日记里写:“爸妈天天吵架,我在学校被欺负也不敢说,回家还得听她唠叨。”
孩子骂人可能有这些原因:
想被听见:比如作业写不完又不敢说,只能用吼叫引起注意
觉得不被理解:比如穿破洞裤被骂“不三不四”,其实只是觉得凉快
模仿大人:如果爸爸总吼妈妈,孩子也会觉得“骂人=有本事”
换个方式问问——把吵架变成聊天别急着讲道理,先问孩子:“你刚才那样说话,是想让我知道什么?”或者“你觉得妈妈怎么做,你会更舒服?”
举个真实例子:有位妈妈被女儿骂“势利眼”,她没发火,反而问:“你这么说,是觉得妈妈哪里做得不好吗?”女儿愣了一下,突然哭出来:“你总说我同学家穷,不让我和他们玩...”
沟通小技巧:
别用“你”开头(比如“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换成“我”开头(比如“妈妈刚才说话大声了,是不是吓到你了?”)
留个台阶(比如“咱们都冷静下,晚上再聊好吗?”)
教育孩子就像炒菜,火候大了容易糊,光讲道理就是干巴巴的盐。下次孩子再顶嘴,记住这三步:先冷静、找原因、换方式聊。
你越温和,孩子越愿意敞开心扉;你越强硬,孩子就越要对抗。就像种花,你天天浇水它长得好,你天天踩它肯定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