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元帅问陈赓儿子:你爸是什么将?陈知建一句话令众人捧腹大笑

此刻尽是思念 2025-02-01 14:07:44

【引言】

1955年,刚放学的陈知建一露面,就被父亲陈赓的战友们给围了个严严实实。大伙都清楚陈赓是个乐观开朗又特别能聊的人,便想着逗逗陈知建。

于是就问陈知建:“你刚到北京,你爸对你咋样啊?你晓得你爸是啥将军不?”

陈知建目光专注地望着老帅们的眼睛,高声讲了一句话,谁承想,这话竟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

陈知建都说了啥?陈赓大将跟陈知建之间有着怎样温馨的父子时刻呢?

【陈知建的童年】

1945 年,陈知健出生了。那时,抗日战争虽说已然结束,可国民党反动派却不安分,大有要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给破坏掉的架势。

在解放战争那个时期,还在襁褓之中的陈知建,由母亲抱着,跟其他解放军同志一块儿穿越敌人的封锁地带。

谁能想到,刚到敌人封锁线跟前,原本在母亲怀中安静睡着的陈知建,竟然哇地哭了出来。

当陈知建的哭声冲破云霄之际,解放军战士们的神色略显紧张,他们心想,要是这会儿因为这孩子的哭声把国民党反动派给招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时候,陈知建的母亲跟解放军战士讲:“你们先赶路,我在后边儿先哄着他点儿,要是他不停地哭,那我就把他给掐没了!”

解放军战士们清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可那还在襁褓中的娃娃啼哭不过是本能反应罢了。要是就因为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便把正在哭的孩子给活活掐死,那跟国民党反动派还有啥区别呢?

解放军战士们明白陈知建的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所以就和陈知建的母亲一块儿哄孩子。

陈知建好像明白了啥似的,哭声慢慢变小了,在母亲的怀抱里嘟囔了几下,就进入了梦乡。

当陈赓了解到这件事时,他没有责怪妻子,反而愈发坚定了要将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进行到底的信念。

他清楚,要是全国解放无法达成,那往后全国百姓就会依旧处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还会有更多的小娃娃难以平安地成长起来。

1949 年,新中国诞生后,陈赓大将把陈知建从昆明接到了北京。那时,陈赓的家中,除了他和烈士王根英的大儿子陈知非,还收留了不少革命战友的遗孤,特别热闹。

身处和平时期,而且玩伴众多,陈知建的童年过得极为幸福。

陈庚工作特别忙,可他会专门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为了让孩子不忘记初心,懂得珍惜和平的日子,他还会给孩子们讲述长征的那些事儿。

有一回,陈知建在饭桌上耍起了性子,说啥都不肯吃饭。这时,陈赓给他讲起了长征时一个红军小战士被饿死的事儿。

陈赓特别讲到,那名牺牲的小战士跟陈知建年纪差不多。当时,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小红军特意指着自己那看似鼓鼓的腰包,好让大家都以为他有充足的粮食吃,然而,那腰包里装的只是一块被啃得满是牙印且发黑的牛骨。

听了陈赓的一番话,陈知建这下清楚了,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那都是往昔的革命先烈拼搏奋斗得来的。打那以后,他认真地对待每一顿饭。然而,这却让炊事员有了可乘之机……

【险些被毒杀】

陈知建并未经历过革命年间的战火纷飞,这使得他的安全意识有所欠缺。长大后,陈知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直言那段经历令他难以忘怀。

陈知建回忆起童年时,家里曾有个炊事员叔叔来帮忙。他清楚地记得,这位炊事员叔叔做的饭特别美味,每次他都能把饭菜吃得一点儿不剩。

有一天,炊事员叔叔专门给陈知建煮了一碗美味香甜的白米粥。那时候,粮食的产量可不高,大米属于稀罕东西。陈知建把这碗鲜嫩的白米粥当作宝贝似的捧在手里,炊事员叔叔着重叮嘱陈知建,一定要把粥吃得干干净净。

然而,陈知建心里琢磨着父亲陈赓忙活了一整天都还没吃东西呢,他就不忍心把这碗白米粥吃了,随后便端着这碗粥在自家门口等着父亲下班回来。

他瞅见陈赓大将朝着家门口走来,便举着手中那碗粥,高声冲着陈赓大将喊道:“爸,来喝粥啦!”

陈赓接过陈知建手中的粥,正打算喝,然而瞧见碗里那色泽晶莹的白米,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道:“这白米粥究竟是打哪儿来的?”陈知建回答说,是炊事员叔叔给的。

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会格外警觉,况且在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蒋介石逃往台湾之后,仍有一部分国民党反动派隐藏在暗中,企图寻找机会搞破坏,扰乱和平。

想到这儿,陈赓把这碗白米粥给扔到了鸡舍当中。

没过多会儿,鸡舍中那些吃了白米粥的鸡竟然都一命呜呼了,陈赓大吃一惊,赶忙派人去紧急捉拿炊事员。

经过审讯,查明这个炊事员是国民党反动派,上头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刺杀陈赓,可他没能得手,于是就把目标对准了陈赓的儿子——陈知建。

【陈庚的教育法】

1955年,授勋仪式尚未开始,好多人都清楚陈赓向来喜欢逗乐。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跟陈赓大将也开了个玩笑,毛主席对他讲:“跟着我可比跟着蒋介石有前途得多啊,这不,你都成大将军啦!”

授勋仪式一结束,陈知建就紧跟在父亲陈赓大将身后,一个劲儿地问他究竟被授予了啥军衔?

陈赓可不希望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就产生那种封侯拜相的念头,更不想让孩子误以为只要打仗就能当上大将军,因此,他没把这事告诉陈知健。

陈知建见父亲沉默不语,便转头询问母亲。母亲心里明白陈赓的深意,当然也不会把实情告知陈知建。有些生气的陈知建,在饭桌上闷不吭声。

陈赓瞧着陈知建那副模样,觉得有些逗趣,就带着几分玩笑的口吻跟儿子讲道:“你不是一直想晓得我被授予了啥军衔吗?”

陈知建听父亲陈赓大将这般讲,立马笃定地颔首,接着陈赓言道:“我跟你讲哈,我封的是芝麻酱呢!”尚还年幼的陈知建竟当真了。

授勋仪式完事儿后,那些将帅们的孩子老是凑在一块儿,琢磨着他们的老爹到底是啥军衔。

老帅们都清楚陈赓大将在部队里那可是个活宝,瞧见陈知建背着书包从学校出来,就打算过去逗弄一下他。老帅们向陈知建发问:“你晓得你爸被授予的是什么将军吗?”

虽说陈知建年纪还小,不过他从老帅们的笑声里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东西。气呼呼的陈知建跑回家里,把当天碰到的事儿一股脑儿全讲了出来,讲着讲着还哭了起来。

陈赓听完后,许久都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该带着陈知建去个地方了。

当年,陈赓身体欠佳,打算去上海调养。在休养的时候,他专门领着陈知建去了一处地方,那便是他曾经待过的提篮桥监狱。

为了能使陈知建搞清楚军衔所蕴含的意义,陈赓领着陈知建踏入了提篮桥监狱。

在提篮桥监狱中,陈知建去参观了那个父亲曾在其中遭特务虐待的审讯室。

有那么一个房间,房顶整个被玻璃给罩住了。一到夏天,特务们就把地下党成员关在这儿,一滴水都不给他们,没几个钟头,这些人就会因缺水脱水丢了性命。

后来啊,陈赓领着陈知建到了一个又窄又长的水道那儿,他指着那水道讲:“当年呐,好多比我出色的共产党员被关在这地方。到了冬天,特务就往这水道里灌满水。要是有人不听话,不老老实实交代问题,他们还会往水道里放毒蛇和蚂蟥之类的东西。”

参观完提篮桥监狱后,陈知建的内心许久都难以平静下来,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完完全全地明白了父亲不肯告诉他自己真实军衔的缘由。

这军衔之所以闪耀着金色光芒,那是因为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宝贵的生命铸就的。

随后,陈知建向陈赓认错,还说长大后要像父亲那般去打仗,为祖国效力。陈赓欣慰地说道:“仗啊,我们都打完喽,你们只要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好就行!”

陈庚早早离世,未能亲眼看到子女们有所成就。然而,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陈知建牢记父亲的教导,从哈军工导弹工程系以出色的成绩毕业,为国防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到了晚年,陈知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了不少有关陈赓大将的有趣事儿。

1955年授勋仪式结束后,有传言讲陈庚对自己所获军衔不太满意。陈知建表示:毛主席曾说过,大将的标准,就该以陈庚为参照!

另外他还打趣地说道:“我爸对军衔可从没抱怨过,依他的性子,要是当年真给他个元帅当当,那他肯定会好好干!”

陈知建表示:“在我心里,大英雄就是我父亲。他的党性极强,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就算是坐牢时,面对敌人的威逼与利诱,他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丝毫改变。”

好些年前,陈毅元帅对陈赓大将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讲道:“陈赓这人啊,就如同一块玻璃,里里外外都明明白白的!”

【写在最后:】

在开国将帅里,陈庚就像一颗螺丝钉,哪儿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儿。抗美援朝那会儿,彭老总赶忙发了封紧急电报,点名让陈庚赶赴朝鲜,协同作战。

陈赓这辈子可谓是历经诸多磨难,特务的折磨也好,战争的考验也罢,都未能使他那坚定的革命意志有丝毫动摇,相反,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直面充满磨难的人生。

1961年3月,陈赓大将在上海猝然因心脏病离世,年仅58岁。当得知这一消息时,粟裕竟当场昏厥,而李克农大将则感慨道:“陈赓走了,这酒喝着都没味儿了。”

在陈赓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除了红军长征时那个把陈赓骗了的小红军值得我们牢记外,陈赓那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也应当被我们铭记。

0 阅读:133

此刻尽是思念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