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像是被推入了一个高温烤箱,不同的是,这不是票房“升温”,而是整个行业开始焦虑地“翻滚”。从春节档的热闹场面到暑期档的“凉凉”,再到国庆档观影人次的断崖式下跌,整个市场进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大滑坡”。
一、票房暴跌:低线城市“躺平”了?根据调研数据,2024年中国电影的观众数量相比去年减少了23%。这可是个让人背后一凉的数字,尤其是对于那些本来就靠低线城市撑腰的电影制片方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因为大家突然发现,低线城市的观众“不玩了”,好像统一进了某种佛系模式——“看电影?算了吧,手机上刷短视频也挺香。”
至于票房暴跌的原因?有专家说,高票价是头号杀手。现在一张电影票少说也得五六十块钱,要是放到低线城市,这都够买几天的馒头了。
对于电影票和馒头的选择,观众的答案毫无疑问——“咱还是吃得起馒头”。
中国电影的另一个致命点在于内容质量,有影评人吐槽,现在的电影“颜值有了,剧情没了”“爆米花味儿挺足,灵魂却空空荡荡”。观众看完,只想感叹一句:“我这一百分钟都去哪了?”
为什么电影内容这么“拉胯”?业内人士分析,一部分原因是过于追求流量明星,另一部分是创作者缺乏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结果就是,你越是花大钱去拍特效,观众越是怀念当年的“小成本好剧情”。
电影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需求之间,似乎有了一条深不可测的“代沟”。
更让电影人郁闷的是,短视频正在用“核弹级”的杀伤力改变大家的娱乐习惯。
一个抖音刷两分钟就能看到爆笑片段、感人故事,甚至还能学个煎蛋新技能,谁还愿意花两个小时坐在电影院里,为一个结尾可能“烂尾”的电影买单?
于是,我们看到,观众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吸走了,电影票房跌了,电视剧的收视率也跟着哭了。
电影圈的人纷纷开始骂短视频,但也有人酸溜溜地感叹:“唉,短视频是妖怪,我们电影才是书生,斗不过!斗不过!”
在电影市场“冷风呼啸”的背景下,演员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据传,当前影视行业内,有半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中止”。
没能拿到预算的剧组,连剧本都懒得多写一句,直接解散;拍到一半的项目,干脆放弃挣扎。
对于那些“不出名”的小演员来说,日子就更难熬了。他们不再抱着“明天会更好”的幻想,而是转战下沉市场拍短剧,或者干脆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一时间,短视频平台上多了不少“似曾相识”的脸,大家边拍边自嘲:“以前上镜叫演戏,现在上镜叫搞笑。”
而那些“大明星”倒是活得不错。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号召力,随便拍拍就能带动票房,片方当然更愿意投钱给他们。
而小演员呢?没有名气,风险太大,制片方哪敢冒这个险?于是,行业内形成了一个奇怪的“闭环”:头部明星资源越好,小演员机会越少。
演员面临困境的同时,影视公司也正处在艰难维系的边缘。过去三年里,已经有不少公司关门大吉,而那些还能开工的剧,大部分都是前两年勉强报批的项目。
到了2025年,情况可能会更惨,因为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新的项目诞生的可能性了。
业内人士调侃,现在的影视圈正经历一个“无戏可拍”的心结期。导演愁,演员愁,连灯光师和道具师都愁得直掉头发。“我们真是从‘粗制滥造’一路走到了‘没得造’的地步啊!”
尽管如此,即便环境如此艰难,依旧有许多佳作崭露头角,大放异彩!
二、2024年票房排行榜:谁能不爱这些“顶流选手”?根据2024年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的电影票房榜单简直像一场“百花齐放”的影视盛宴,顶流电影们各显神通,用创意和热度直接拿捏了全国观众的心。
凭借34.60亿的亮眼票房,《热辣滚烫》在2024年上半年独占鳌头,荣膺票房榜首,无疑是该时段内的领军之作。
更绝的是,这不光是电影院的宠儿,还是社交媒体的“霸屏达人”。微博热搜主榜直接刷了 284次,网友们纷纷调侃:“《热辣滚烫》的剧情我还没看完,热搜已经让我知道个大概了。”
第一部赚得盆满钵满的 《飞驰人生》 今年拉着它的续集重回赛场,稳稳拿下了 33.98亿 的票房,排名第二。
续集的魅力就在于啥?带着观众跑了一趟“回忆杀”的赛道,然后用笑点和燃点双重加持,让大家又哭又笑,“飞驰”进电影院。
《第二十条》这部以 24.55亿 稳坐第三的影片,用“题材独特+社会深度”证明了:有故事、有灵魂的电影才能走得远。
《熊出没·逆转时空》堪称动画片里的“票房小巨人”,熊大熊二果然是“动画届的长青树”,这一部穿越时空的冒险戏码以 20.06亿 的票房排在第四。
家长带娃的首选,“家庭合影打卡片”,电影院里每五分钟一次的童声尖叫:这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年会不能停!》成为了票房榜里的喜剧担当,别被 10.61亿 这个看似“温柔”的数字骗了,这部影片可是让年会小品成功“进阶”为大银幕话题王。
剧情贴地气,笑点打人心,观众们看完纷纷感叹:“年会虽然有点糟心,但这部片子,绝对是我今年的快乐源泉!”
从动画到喜剧,从社会题材到续集狂飙,这些票房“顶流选手”完美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它们不仅用高质量的内容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还用新颖的创作和深刻的内涵证明:中国电影,不仅能拍出大场面,还能拍出“大家心里的那点事儿”。
所以,并不是影视行业陷入了寒冬,而是观众们并不好糊弄了!
出路在哪里?鉴于当前形势,有人主张电影行业应摆脱“依赖外因”的模式,转而“强化自身实力”。这具体体现为:电影当着力讲述引人入胜之故事,切不可仅依赖明星效应与炫目特效以谋取利益。
演员以精湛之演技,演绎扣人心弦之剧情,此二者方为核心之关键所在! 必须掌握利用新媒体手段与观众高效互动的能力,比如借鉴短视频的“迅速、精准、有力”特点,触动用户心弦。
低成本也能产出佳作吗?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妨向独立电影制作人求教,兴许会觅得全新的生存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