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00年3月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广州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中毒事件,9人一起中毒,其中还有两人已经不治身亡。
他们为何会集体中毒呢?最有可能的便是一起吃了什么,经过一番询问得知,这9人在感到身体不适之前,的确一起吃了大锅饭,其中一道是当日的加餐,猪肉炖蘑菇。
蘑菇可是让很多人又爱又恨,每年野生蘑菇的生长成熟期,经常会发生有人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
那么这9名农民工是吃了哪种毒蘑菇呢?这毒蘑菇又是从何而来呢?
采蘑菇加餐
这9名农民都是在工地上一起干活的,其中8人为男性,1名女性。
在3月17日的中午,因为建筑工地缺少原料就暂时停工,其中就有5人约着去附近的天鹿湖公园逛一逛。
结果几人就在一处背阴的林地发现了一片蘑菇,这些蘑菇一个个都白白胖胖的,看着就招人喜欢,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一片大概有三四平米。
几人也没犹豫就想着挖回去中午加餐,他们大多都是湖北来的农民工,自己在家乡的时候,就有采食野蘑菇的西湖管,对于野蘑菇的美味深有体会。
这会看见这么一大片蘑菇就没认出,挖了个干干净净,足有四五斤重。
他们将这些蘑菇摘回去之后,还特意买来了猪肉和莴笋,打算做一个猪肉炖蘑菇尝尝鲜。
一共有9人吃到了这道加餐,味道十分鲜美,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吃完之后,每个人就都开始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全部都被送进了医院。
9人的中毒情况都比较严重,肝脏出现了损伤,有的人已经休克多时,医生已经测不出他们的血压,还有的人机警十几个小时没有小便,更严重的是还有两人已经不治身亡。
这种毒性如此强烈的蘑菇究竟是什么呢?
当地的有关部门在了解到几人是食用了毒蘑菇之后,就前往现场展开调查,试图分辨究竟是哪种毒蘑菇,以便对症下药。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没有人认识这通体白色的蘑菇。
专家发现新物种
之后这种毒蘑菇被我国的著名的真菌专家知晓,杨祝良和李泰辉两位专家共同对这种白色致命毒蘑菇进行了研究和调查。
他们发现,在目前已知的真菌界中并没有这种白色毒蘑菇的记录,这是一个新物种,他们判断这应该是鹅膏菌科的毒蘑菇。
2001年,两人正式将其作为一个新物种发表,在中国的有毒菌子中又多了一种,为了让人们警惕毒蘑菇,他们将其命名为“致命鹅膏”,也叫白毒伞。
现在人们可能对这一种毒蘑菇并不陌生,看见了都会绕道走,但是在当时人们人们甚至对所有的鹅膏菌都不太了解。
杨祝良之后还专门带着自己的学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将中国的剧毒鹅膏菌都进行了统计,将中国的12种剧毒鹅膏菌全部列清楚,其中有4种都是新发现的物种。
现在人们对于毒蘑菇的警惕心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盛产菌子的地方,比如云南,后来人们再在野外看见剧毒鹅膏菌,他们都能一眼认出来这是有毒的菌子。
并且他们都知道人或者牲畜误食之后就会引起强烈的中毒反应,所以看见之后就都会销毁掉,不给毒蘑菇害人的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会因为好奇,从野外采摘菌子吃,根据相关的统计调查,从发现致命鹅膏开始,它已经在我国引起了30多起中毒事件,有上百人因它而中毒,其中还有半数左右的人因此而身亡。
这也足以见得致命鹅膏的毒性有多强,它还被称为是我国蘑菇界的头号“毒王”。
根据实验发现,致命鹅膏的毒性非常强,正常人误食一两,大概就是一两朵,就极有可能会被毒死,而且高温烹煮也无法消解它的毒性。
致命鹅膏误食中毒的潜伏期长,中毒症状出现通常需6~24小时,最危险的是“假愈期”,即初始呕吐腹泻后症状减轻,但毒素仍在破坏肝脏,往往造成延误救治。
因此人们在野外采菌子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加注意,仔细辨别,不认识的菌子坚决不采、不吃、不尝试。
致命鹅膏
每到春夏交替或秋季雨后,许多热爱大自然的人会走进林中,寻找可食的野生菌类,然而在这片看似宁静的绿色世界中,却潜伏着很多的危险“杀手”,致命鹅膏也只是其中之一。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它是全球最致命的毒蘑菇之一,外形美丽纯净,却隐藏着足以致命的剧毒。
初生时菌盖呈半球形,随着成熟逐渐展开成伞状,直径可达5到15厘米,颜色通常为白色、乳白色或带有淡黄绿色光泽,表面光滑、潮湿时略带黏性,无明显鳞片。
菌褶密集,颜色洁白,呈自由状附着于菌柄,不延伸至菌柄表面,菌柄长度约为8到15厘米,粗约1到2厘米,表面白色或淡黄绿色,常具一圈明显的菌环,靠近基部呈球状膨大,并包裹于一层类似杯状的菌托中。
菌柄中上部有一圈膜质的菌环,菌柄基部有一个大型杯状的菌托,这两个特征可帮助与其他食用菌如草菇、白蘑菇区分,也是致命鹅膏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
而杨祝良团队在调查真菌的时候,也总结出了一些科普口诀,“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蘑菇不吃”。
意思也就是如果一株菌子同时拥有菌盖、菌环和菌托三个特征,把就需要大大的提高警惕了,很大概率是有毒的鹅膏菌。
在中国,它在南方及华东地区尤为常见,如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多见于林地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主要出现在2月至5月雨后温暖潮湿的天气,是中毒高发期。
致命鹅膏的毒性之强、外形还极具迷惑性,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在野外采菌时应特别小心,一旦怀疑误食了致命鹅膏或者其他有毒的菌子,应立即就医。
参考:
中国新闻网《广州九民工食用野菇中毒两人不治》,2000-3-23
人民网《7年发现600个新物种(一线调研)》,2023-5-23
红星新闻《四川首例!致命毒王!成都已经有人中招》,2022-5-21
金台资讯《深圳龙岗发现蘑菇界“毒王”白毒伞 误食死亡率高达75%》,2024-3-26
邢台市南和区人民政府《大自然中美丽的毒蘑菇:致命鹅膏》,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