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求职者因不接受单休被辱骂‘下等人’”的聊天记录引爆网络,揭开了职场招聘中赤裸裸的傲慢与偏见。这场风波始于佛山某公司招聘人员对求职者关于“单双休”咨询的恶语相向,却折射出更深层的职场生态问题。
事件始末:从普通咨询到人格羞辱 一名求职者在招聘平台询问公司是否双休,得知“单休”后礼貌表示“没兴趣”。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职场对话,却因招聘人员的激烈反应走向失控——“你几斤几两,有工作就不错了”“国家规定不是给你这种下等人的”。这种将劳动者权益视为“施舍”的言论,瞬间点燃了公众怒火。尽管涉事公司事后撤下招聘信息并道歉,但避重就轻的回应(如归咎于“求职者贬低公司”)让舆论持续发酵。
认知错位:招聘方的权力幻觉 这场冲突的核心在于招聘者严重的认知偏差。其言行暴露出三种扭曲逻辑:
将法定权益当作恩赐:双休是《劳动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制度,却被扭曲为“优秀员工的特权”;
混淆招聘权与人身支配权:认为求职者必须卑躬屈膝,将平等对话视为冒犯;
职场等级观念异化:即便身为普通员工,仍以“上等人”姿态践踏他人尊严。这种思维在单休盛行的行业中尤为常见——企业通过压缩休息时间榨取劳动力,却将违法常态美化为“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