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65542100fec2abbb8772a6bb8ae0ff.jpg)
杜甫 | 历代圣贤半身像册.绢本设色.南薰殿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为什么杜甫和高适是好哥们,但是混的没高适好?
为什么李白和高适是好兄弟,但是在人家平步青云的时候自己锒铛入狱?
天宝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讨伐南诏。
南诏王低姿态谢罪,并表示归还俘虏,把云南城修复,希望能重归于好,确实太欺负人了,并晓之以理道:“今吐蕃大兵压境,如果不答应我求和,我就去归附吐蕃,云南就不再归大唐所有了。”
自信的鲜于仲通不答应,觉得自己好不容易等来了建立军功的机会,他扣押了南诏国的使臣,进军至西洱河与南诏军开战。结果大败,唐军死了六万人,鲜于仲通仅能只身逃脱。
南诏敛尸筑为京观,从此臣附于吐蕃,吐蕃赞普与南诏王约为兄弟,称南诏王为东帝。即便这样,南诏王依旧在国城门口刻碑,表示自己不得已而叛唐,姿态相当低地写道:“我们南诏世代事唐,受其封爵,后世将来也还是得归于唐,到时候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道我现在背叛并非出于我的本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da7ceef32b6e269bee32927d13332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d9f98f777b928fc4165564d8875912.jpg)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 | 唐人小集.高常侍集.明嘉靖时期刻本
高适直接敲锣打鼓欢送好友去打南诏,“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仿佛高适和杜甫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雄赳赳气昂昂一个别爹娘泪千行,这也许就是高适之所以能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侯,而杜甫只能做个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李白更惨,“翰林侍诏”就是个伺候酒局的,没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ea1554caf54a0a9f553132041638b7.jpg)
大唐诗人官职排行榜 | 大唐诗人信息图.青铜菩萨蛮.谈虎斋藏
杨国忠咽不下这口气,在两京和河南、河北地区招募军队去讨击南诏,但去西南这地方没人愿意应募,因为都说云南瘴气厉害传染病多,去了纯属赔本的生意,更别提眼下还打了败仗。结果招不上兵来,杨国忠就派御史到各地去抓壮丁上枷锁送往军营,而且大量本该被免兵役的百姓也被拉了壮丁,当时民意沸腾,父母妻子送行时号哭之声连天。
注意杨国忠强行募兵的地方,“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后面安史之乱时的主战场,杨国忠算是提前帮着松土了。
此次杨国忠的祸国级募兵被“诗圣”杜甫记录下来了,也就是那首大名鼎鼎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其时频岁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义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的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6f867cbe2ddeff13280e6a9d29ccb6.jpg)
唐才子传.杜甫 | 元.辛文房.撰.五山版.日本南北朝刊本.杨守敬手书题记
单复和王深父说是征兵打吐蕃:此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故托汉武以讽,其辞可哀也。
王道俊在《杜诗博议》里说:当时点行愁不独征南一役,故公托为征夫自诉之词,以讥切之。若云惧杨国忠贵盛而诡其词于关西,则尤不然。太白《古风》云:“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壮士,南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已明刺之矣,太白独不畏国忠耶?
胡应麟:少陵不效四言,不仿离骚,不用乐府旧题,是此老胸中壁立处。然风骚、乐府遣意,杜往往得之。太白以《百忧》等篇拟风雅,《鸣皋》等作拟离骚,俱相去悬远。
蔡宽夫:《兵车行》等篇,皆因时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参考书目:
渤海小吏:《大唐气象》
钱谦益:《钱注杜诗》
仇兆鳌:《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