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向分析:
A主题复习:
产业区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链建立,城乡产业发展演化,乡村振兴,位置、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及信息等区位因素对产业发展及变化过程的影响。
B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构建是高考备考的核心主题。
C工农业及服务业中产业链上某一环节例如研发、工序工艺、经营方法、市场竞争与拓展分析。关注城郊康养产业。
二、产业链
1.什么的产业链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即产供销。
这个过程涵盖了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这些环节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而形成了链条式的关联形态。
换句话说,产业链就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串联。
产业链通常可以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个维度进行考察。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和均衡的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它反映了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价值链:指由企业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价值链条(关键:价值活动,更多是企业内部的)。
企业链:指由企业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企业链条(关键:更多企业间相互作用)。
供需链:指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链条/网络(区别于供应链。前者是从整个供需出发,涉及的产品是整个供需的产品;供应链是从单个企业出发,涉及的是企业产品)。
空间链:指同一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
在产业链中,存在着大量的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提供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则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预制菜产业链图谱
产业上游——一般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这一行业往往决定着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基础性、原料性、联系性强的特点。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因此许多投资者都偏爱上游行业的股票。
▲企业生产环节的“微笑曲线”
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链都存在微笑曲线,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加剧的情况,而且比较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通常都有明显的周期性。
比如整个电子产业链的上游半导体芯片行业,存在很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参与竞争,但是受下游需求的冷暖和自身产能扩张的驱动,业绩经常出现大赔大挣的情况。
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向工业化过渡的发展方向,使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上游产业概念往往不限于工业生产,其外延越来越宽泛,泛指各类原材料或半成品生产(包括农业在内)。
下游产业——相对应指的就是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和从事生产,服务的行业。简而言之就是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和改性处理,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用到的产品。
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
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下游企业生产制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实际上,上游与下游在现代化生产产业链中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起传统的农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划分,具有更细密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2.建立产业链的作用
a通过深加工产品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分工合作,形成集聚效应,企业成本降低,产生规模效益。
c产业构成和发展多元化,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发展。d形成企业创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利于打造当地产品“品牌”。
e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f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
1.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是技术进步;创新及研发能力形成了新产业,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生产效率,利于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2.市场(国际市场或国际贸易)--
决定性因素;市场对于高技术产品市场需求;市场对于第三产业如金融、物流、服务业的需求;市场竞争力强大表现为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利润高。
3.政策引导---影响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
4.区域的产业基础及区域间的互补协作-----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度产业链互补,整合产业同质化资源,从而优化产业分工与布局。通过区域间联动发展推动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弹性、系统完善的现代化产业链价值体系。
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策
1.重视技术,培养及引进人才,培训员工;
2,强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性,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挖掘,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链价值体系。
3.大力推进产业间联动发展,支持互补性和关联性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4.发挥城市群的“头雁效应”,为新产业格局提供动能示范。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度产业链互补,整合产业同质化资源,从而优化产业分工与布局。
5.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世界市场份额。
6.加强区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集群化建设。
五、农业全产业链的构建具体措施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
2.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促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养新型农民在推进“互联网+”创新能力;
3.重视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发展智慧农业。
4.开展种养、加工、电商销售等全产业链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
5.政策引导,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加大资金投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6.拓展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及产量;生产绿色产品。
7.融合农业文化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多元发展,增加收入。
六、不同地区的产业协同、产业关联的好处(意义)
①深度分工,分工细化,分工互补;
②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
③发挥比较优势,上下游企业合作,构建产业链;
④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七、中国工业4.0
A含义
指互联网制造,其核心是智能制造,其意义是:
①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②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③由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制造向高科技绿色制造转变;
④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智能型制造转变;
B工业4.0特点
①互联→将设备、生产线、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数据→连接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③集成→通过智能网络,使生产要素之间形成一个互联的纵横的端到端的集成。
④创新→创新研发贯穿过程,从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呈创新特征。
⑤转型→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过程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八、新兴工业区特点(高技术工业)
A以中小企业为主;
B产品更转换代周期短;
C从业人员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D研发费用高;
E产品轻薄短小,技术含量高,选择空运或高速公路运输方式;
F布局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近高等院校,人才聚集,市场稳定,有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九、碳中和、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废弃物排放量化;循环化和淸洁生产。
十、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需求是农业产品类型发展的决策依据;农场的发展要考虑农产品市场供需;市场的广阔度;市场竞争力;市场潜力;市场距离;出口市场的依赖性;反季节市场;节假日市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施用化肥农药、机械化、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温室农业、反季节生产、节水农业、保鲜、冷藏技术等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4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市场;树立品牌;缩短销售时间;降低仓储成本;提高利润;扩大规模;
5.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商品化;绿色化;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形成产业链;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率;高利润;低成本;无公害;保护耕地;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针对训练题
开发区是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中国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以开发区为抓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转移,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下图为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有序转移理论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示意某区域产业集群培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则t1阶段的发展特征是
A.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
B.产业发展能力精细化
C.开发区数量多且扎堆
D.相邻开发区没有联系
2.若丙区域开发区的产业向乙和甲区域转移,则转移的产业最可能是
A.生物医药
B.精密仪表
C.服装纺织
D.智能制造
【答案】1.A 2.C
解析】
1.由图可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t1),开发区数量不多且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产业能级不高,多呈现"简单扎堆”现象,产业发展能力精细化程度不强,相邻开发区之间产业联系较弱但并非没有联系,A正确,BCD错,故选A。
2.由图可知,丙产业集群状况最好,发展水平最高,最有可能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故服装纺织业最有可能从丙区域向乙和甲区域转移。C正确,精密仪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为高新技术产业,不太可能转移。故选C。
我国东部某山区有一AAAA级景区,2011~2017年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景区周边农家乐数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下图示意2011年、2014年和2017年景区周边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2011~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变化表现为
A.由点状到线状
B.分散程度加强
C.由线状到面状
D.集聚程度加强
4.与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
①景区位置 ②村庄位置
③交通线路 ④村庄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2011年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小团块状,并非点状或线状,至2017年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面状,A、C错;2011年农家乐分散分布在三个小团块区域,而2017年农家乐分布范围更广,农家乐呈面状集中分布且面积扩大,其集聚程度在加强,D正确、B错。故选D。
第4题,根据题意“景区周边农家乐数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可知,农家乐集中分布区集中在景区附近,受景区影响,带来充足的客源,故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紧密的因素与景区位置有关,①正确;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广,但主要沿道路两侧分布,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交通线路,与村庄位置关系不大,②错、③正确;图示信息无法反映村庄规模大小,④错。故选A。
参考答案:3.D 4.A
H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为代表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及国际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图是H公司手机业务的全球生产网络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泰国吸引H公司布局手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距离中国近
B.市场潜力大
C.产业链完整
D.劳动力价格低
6.H公司在欧盟布局手机生产网络主要是为了
A.开拓国际市场
B.延长手机产业链
C.申请更多专利
D.提高管理水平
7.H公司手机产业链与北美洲联系弱的主要原因是北美洲
A.手机研发能力弱 B.市场需求量小
C.国际贸易壁垒高
D.手机生产成本低
参考答案
5.D 6.A 7.C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销售一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设定的低温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中主要采用冷库贮藏,下图为2020年中国冷库容量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七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代表华东地区冷库容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影响我国冷库容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政策支持
C.技术水平
D.产地供应
10.生鲜类农产品采用冷库存储主要是为了
①延长产业链②改善产品品质③延长保质期④保持产品新鲜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8.C 9.A 1O.B
试题分析
8.华东地区人口密集,冷库需求量大,占比较高,③对应华东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对冷库需求量大,A正确。政策支持不是影响我国冷库容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B错误;技术对冷库容量已经没有地域性影响,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冷库主要分布在消费地,D错误。故选A。
1O.生鲜类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采用冷库存,可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保质期,保持产品新鲜度,③④正确;只能保障产品品质,不能改善产品品质,无法延长产业链,①②错误;故选B。
近年来,陕西省洋县(兴隆岭地区大熊猫核心栖息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县域生态资源,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突破口,创新有机产业、生态旅游、精准扶贫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机产业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典型地域模式。下图示意洋县有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洋县发展合作社经营的前提条件是
A.人均耕地增多
B.农业效益提高
C.基础设施落后
D.产业多元发展
12.洋县的乡村振兴模式促使洋县
A.熊猫观光火热
B.人口大量回流
C.全产业智能化
D.文化内涵提高
参考答案
11.A 12.D
试题分析
11.由于农业人口外流,农业人口减少,人均耕地多,可以发展合作社经营,A正确;农业益提高是结果而非条件,B错误;基础设施落后是不利条件,不是发展合作社经营的前提条件,C错误;产业多元发展是有机产业发展模式的结果,不是条件,D错误。所以选A。
12.该地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核心栖息地) ,不适合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A错误;合作社经营使得对农业劳动力人口需求减少,不会引起农业人口大量回流,B错误;全产业链托管不等于全产业智能化,该模式主要是有机农业产品和乡村旅游,与智能生产关系不大,C错误;有机农业和精准扶贫增加绿色文化内涵与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所以选D。
13.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扎布耶盐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湖水浅,盐滩广,钠、锂、钾等资源丰富,冬季在湖缘和湖底形成季节性芒硝(沉积。当地采用低温晒池、太阳池结晶、淡水清洗等新工艺生产碳酸锂,一期0.5万吨已投产,在建的2万吨二期工程拟增加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近年来,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和国际市场碳酸锂价格均有大幅提升。汽车锂电池使用年限为5~8年,预计到2028年,我国退役汽车锂电池将超过260万吨。图示意锂产业链部分产业和商品。
(1)分析扎布耶采用低温晒池浓缩卤水的自然原因。
(2)评价扎布耶碳酸锂二期工程相对于一期工程对当地的生态影响。(3)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战略意义。
参考答案
(1)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蒸发量大,有利于卤水浓缩;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也有利于卤水的自然蒸发和浓缩。
(2)二期工程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这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然而,二期工程增加了钾盐等废弃物提纯工艺,这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来看,二期工程相对于一期工程,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的改善措施。
(3)可以减少对新锂电池原材料的需求,从而节约资源;可以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产业集聚存在集聚形成和集聚提升两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明显。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核心集聚区之一,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行业比重约为77%,目前处于集聚提升阶段,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16%)。
(1)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交通运输和农业产品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的作用。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20世纪80年代促使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因素。
(3)结合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区域内发展差异,相比京津冀地区,推测长三角制造业集聚行业比重的高低并说明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交通运输和农业产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主要在集聚形成阶段;农业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产品销售与本地市场联系紧密;交通运输达性越好,产业分布越分散,二者均不利于产业集聚(负向作用)。(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是促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制造业的政策和基础生产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能够吸引大量外商投资建厂,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配套产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规模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的影响相对减弱,但仍起正向作用。
(3)长三角制造业集聚行业比重低;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少,而长三角地区工业类型多样,产业配套齐全,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集聚行业比重低。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康养产业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地区、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地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警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的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一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着力打造服务于都市精英白领的康养产业。下图为磐安县康养产业空间分布图。
(1)分析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大的原因。
(2)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为磐安县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对于健康服务有巨大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要求提高;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关注自身健康,发展健康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康养产业的覆盖面广、服务链长;我国政府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有较多政策优惠。
(2)森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是中国药材之乡,康养药材较多;交通线路多,交通便捷;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等发达地区较近,市场广阔。
(3)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加强区域协作,合理控制康养产业规模;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接待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强化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康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