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粟裕抗战“打的三个第一枪”!兼对抗战最后一战是哪仗的辨析

智胜聊历史 2024-09-16 14:10:55

关于粟裕在抗日战争中打了绝无仅有的“三个第一枪”,即江南新四军抗战第一枪,华中对日局部战略反攻第一枪,抗日战争最后一枪。这个观点是帅克最先研究提出的,并专门发过文章和视频,得到了粟裕研究爱好者和粉丝们的充分肯定。但也有个别人因对那段历史不够了解,提出了质疑。对此,帅克再对这个问题作一诠释和答疑。同时就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到底是哪一战进行辨析。供粉丝和条友们参考和指正。

关于抗战粟裕打的“第一个第一枪”:韦岗伏击战,也就是所说的江南新四军抗战的第一枪。

有的人指出新四军抗日第一枪是江北四支队打的蒋家河口战斗。从时间上讲这没错。但帅克特别强调的是江南新四军打的第一仗。关于新四军第一仗之争及最终界定问题,帅克在2022年8月12日的视频中专门做过解读分析。现将录音整理如下:

在以前很多年里,包括军史界一直以为韦岗战斗是新四军的首战。甚至粟裕写诗也称此战为“处女奏凯还”。处女战,当然是首战了。陈毅写诗也提到:“镇江城下初遭遇”。初遭遇,同样也指首次。再加上这一仗,蒋介石又是嘉奖,陈毅、粟裕又是写诗祝贺,致使人们一直以为韦岗战斗就是新四军的首战,就是这么宣传的。实际上,韦岗战斗发生于1938年6月17日,蒋家河口战斗发生于5月12日,比韦岗战斗早一个多月。蒋家河口战斗它是由新四军江北的高敬亭第四支队打的。由于新四军主体力量,那三个支队都在江南,也由于陈毅、粟裕当时不了解江北蒋家河口战斗情况,再加上前面我们说了对韦岗战斗宣传较多,所以后人就把韦岗战斗误为首战了。现在新四军战史对此做了这样一个处理:称新四军首战为蒋家河口战斗,称韦岗战斗为新四军在江南的首战。帅克觉得,战史这样处理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我们在研究这一段战史时对此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以上帅克这段话说得很清楚。以前包括陈毅、粟裕都认为韦岗战斗是新四军首战。但随着档案史料的公开,战史界认定蒋家河口是新四军第一仗,将韦岗战斗称之为江南新四军第一仗。故帅克在论述粟裕打的这个抗战“第一枪”时,是有“江南”这个严格的地域界定的。

关于抗战粟裕打的“第二个第一枪”:车桥战役,也就是所说的华中对日局部战略反攻的第一枪。

这个“第一枪”是有界定的。那就是华中我军对日军主动发起的较大规模攻势作战。它标志着华中敌我相持的战略平衡从此被打破,从此揭开了华中地区对日军率先进行战略反攻的序幕,华中抗日斗争形势从此走向新的转折。看一下官方的《新四军战史》和《粟裕传》,对车桥战役也是这么评价和界定的。

由于八路军、新四军是我党掌握的最重要的两大抗日武装力量,由于作战地域、部队沿袭等差异,对于这两支战略力量的抗战情况,战史大都分开记述。比如,就在华中新四军发起对日战略反攻的前后,山东战略区在罗荣桓的领导下也发起了对日局部战略反攻。所以,车桥战役的这个对日战略反攻的第一枪,一定有要华中这个地域限定词。这样才更客观准确。

我们再看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官方社论是怎样评价车桥战役的:“车桥之役,连战皆捷,暂获奇巨,发挥了我第1师历来英勇果敢的作战精神,首创了华中生俘日寇之新记录”。

帅克关于车桥战役打响了对日局部战略反攻的第一枪,以及“首创了华中生俘日寇之新记录”,依据的史料是《解放日报》社论和《粟裕传》。这些都称得上是官方的界定。

关于粟裕抗战打的“第三个第一枪”: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也就是所说的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枪。

对于高邮战役是否是抗战最后一战问题,目前官方和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国家记忆》纪录片、百度百科、江苏省党史办和高邮战役纪念馆等都将这场战役称之为抗战最后一战。有的对此观点持有异议。帅克的观点是:江苏省党史办和高邮战役纪念馆的提法并没什么原则问题,只是不够严谨,应该称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是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而考虑到战役的影响和大家认知的约定俗成,考虑到陇海路东段是个较笼统的地域概念,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纪念馆设在高邮似应理解。为何这样说呢?

一是在截止时间上,有的人提出华丰受降发生在1946年1月下旬,比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还要晚十多天的时间。帅克想说的是,这里国共之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政治事件:1946年1月10日召开新的政协会议,国共达成1月13日24时前全面停战令。粟裕原本计划是13日发起陇海路东段战役的。当他得知停战令消息后,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役。我们通常说,以停战令和新政协会议为标志,国家便进入到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抗日战争的后续作战和国共的纷争至此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而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正是打到了1月13日24时截止前。粟裕的这种提前发起战役,并结束于停战令生效前,恰恰无巧不巧地促成了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

二是在到底是哪场战役上,有的人认为即便按照上述的说法,也应该是陇海路东段战役为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帅克认为,这是把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人为割裂开来导致的认知。事实上,粟裕在筹划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时,是作为一个整体一并筹划的。我们看《粟裕军事文集》,粟裕在1945年12月15日给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军区上报的电文名称便是《建议先组织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而从作战行动上看,高邮战役于12月26日打完后,按说部队一气打了七八天,很是疲劳,应该就地休整。而粟裕却率部马不停蹄,当即转战于陇海路东段,趁国共停战令生效之前毅然发起战役。

三是史学界关于抗战开始的第一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比如“七七芦沟桥事变”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平型关大捷是我党我军对日打的第一枪,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对日打的第一枪,韦岗战斗是江南新四军对日打的第一枪。但对于抗战最后一枪,却一直没有一个说法。有的人可能提芷江受降,提“93”抗战胜利纪念日,提国共“双十协定”,但针对共产党的军队来讲,我们有个收复被占领土过程问题,有个消灭拒不投降日军问题。这使得我们实际上的抗日战争比前面说的那些个纪念日要滞后得多。高邮战役之所以要打,其中的一个理由便是日军仍极为嚣张、仍拒不投降。他们甚至“还扬言北上收复宝应”。打这样的日军,似不应排除在抗日战争之外。我们再对照《新四军战史》,其最后一章的题目便叫《举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该章的最后一节也是记述到陇海路东段作战。

总的来讲,既然官方没有界定抗战最后一枪,既然《国家记忆》纪录片、有关百科条目、江苏省党史办和高邮战役纪念馆都已将高邮战役称为抗战最后一战,加之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确实打的是拒不投降的日军,确实打到国共停战令生效的最后一刻为止,加之持有异议者又提不出到底哪战是最后一战,所以,我们从弘扬主旋律的角度,从纪念抗战的残酷角度,从纪念抗战最后一战光荣的角度,称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为抗战最后一战,有何不妥呢?

0 阅读:1

智胜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