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莫言留下一句题诗,却遭质疑:江郎才尽

墨寒雪 2024-09-20 11:30:49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一桥飞架,一诗引争】

2018年10月,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终于通车了。

这座横跨伶仃洋的巨龙,不仅是中国工程建设的奇迹,更是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纽带,就在人们为这座世纪工程欢呼雀跃之际,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悄然而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为大桥所题的一首短诗,竟引发了轩然大波。

究竟是什么样的诗句,能在这座工程奇迹面前抢了风头?为何一句简单的题诗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世纪工程:连接三地的梦想】

“一桥飞架东西,三地连成一体,”这短短十个字,就是引发争议的“罪魁祸首”,看似平淡无奇的词句,却在网络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有人说它平庸无味,有人说它抄袭毛主席,更有甚者直接给莫言贴上了“江郎才尽”的标签。

在这场喧嚣的争论中,我们是否忽视了什么?那就是这座大桥本身的非凡意义。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建成,将香港、澳门和珠海这三座城市紧密相连。

过去,从珠海到香港需要4小时陆路加1小时水路,如今只需30分钟就能直达,这不仅仅是时间的缩短,更是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速器。

大桥的建设历程,堪称一部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从1983年最初提出设想,到2018年正式通车,整整35年的时间里,无数工程师、建筑工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大桥横跨伶仃洋,要抵御16级台风和8级地震,还要保证120年的使用寿命。

为此,工程团队开创性地采用了“桥岛隧”组合方案,将海中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巧妙结合。

这座大桥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改变生活的魔法棒,香港寸土寸金,很多在港工作的人难以负担高昂的房价。

而现在,他们可以选择在珠海安家,每天往返香港工作,这无疑为许多人提供了新的生活选择。

当我们站在这座大桥上,远眺浩瀚的伶仃洋,是否能感受到它背后的深远意义?它不仅连接了三座城市,更是连接了无数人的梦想与未来。

就是这样一座举世瞩目的大桥,为何会与文学产生如此戏剧性的交集?莫言的题词究竟有何不妥?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得先了解莫言其人其事。

【笔墨春秋:莫言的文学人生】

说起莫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在这个光环背后,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文学少年的坎坷人生。

1955年,莫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期,他因为家境贫寒,只上完小学就辍学了。

但命运给了他另一份礼物——对文学的热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莫言靠着借来的书籍,在农闲时偷偷阅读,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窗。

1976年,莫言参军入伍,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莫言擅长将现实与幻想交织,用荒诞的笔触描绘现实的残酷。

他的作品《红高粱》《丰乳肥臀》《蛙》等,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百态。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这无疑是对他文学成就的最高肯定。

成名之后的莫言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始终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不断探索新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莫言曾说过:“我写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句话或许能解释他为何在港珠澳大桥通车时留下那样一句简单的题词。

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应该源于内心,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成名也带来了压力,每一次公开露面,每一句发言,都可能引发舆论的关注。

近年来,莫言的公开露面越来越少,但他的创作并未停止,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不随波逐流,也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

【一诗惊堂:题词引发的风波】

“一桥飞架东西,三地连成一体,”乍一看,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乏味,但就是这短短的十个字,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为重大工程题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项悠久传统。

从古代的石碑到现代的纪念馆,文人墨客的题词常常被视为对工程意义的最好诠释,人们期待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能够用优美的文字,道出这座大桥的非凡意义。

莫言的题词似乎辜负了这份期待。

网友们的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人直言不讳地说:“这也太平淡了吧,感觉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写出来,”

还有人开始挖掘这句话的“前世今生”,指出它与毛泽东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有些相似,质疑莫言是否有抄袭之嫌。

更有甚者,直接给莫言贴上了“江郎才尽”的标签,他们认为,这位曾经以奇崛文字震惊文坛的作家,如今竟写出如此平庸的句子,是否意味着他的创作已经江郎才尽了?

但也有人站出来为莫言辩护,他们认为,简单朴实的语言恰恰体现了大师的境界,正如《道德经》所言:“大道至简”,真正的高手往往能用最简单的话语道出最深刻的道理。

还有一些理性的声音指出,我们不应该用对待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要求一个简单的题词,题词的目的是表达祝福和赞美,而不是展示文学才华。

这场争论很快就从网络蔓延到了现实世界,媒体争相报道,评论家们纷纷发表看法,一时间,莫言的这句题词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有趣的是,在这场喧嚣的争论中,莫言本人却始终保持沉默,他没有出来解释,也没有为自己辩护,这种态度,似乎印证了他一贯的创作理念: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

【舆论漩涡:名人与公众期待】

莫言题词事件的发酵,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文学讨论,它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焦虑和矛盾。

在很多人眼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惊世骇俗的妙语,但我们是否忽视了,即便是大师,也有平凡的一面?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看到的只是那闪耀的一分,却忽视了背后的九十九分努力。

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让一个小小的题词瞬间成为全民话题,但与此同时,快速传播也意味着快速遗忘。

人们在网上激烈讨论,发表各种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这种“快餐式”的舆论环境,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

很多人认为,文学就应该是华丽的、深奥的,但真正的文学,不应该是形式的堆砌,而应该是思想的表达,莫言的题词虽然简单,但它准确地概括了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更深层次的,这场风波反映了公众与名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名人的一言一行都处在聚光灯下。

这种关注既是荣耀,也是压力,它可能激励创作,也可能束缚思想,如何在公众期待和个人创作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每个文化名人面临的挑战。

【桥通三地,诗连古今】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和莫言题词事件,看似是两个不相关的故事,却在某个时间点上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这座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大桥,不仅是工程上的奇迹,更是中国发展的缩影,而莫言的题词及其引发的讨论,则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对文化、名人和公共舆论的态度。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网络时代舆论的双刃剑效应,它让讨论更加开放和多元,但也容易陷入非理性的争辩,我们应该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既不盲目崇拜,也不轻易否定。

同时,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要用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创作,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平实表达,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是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包容多元声音。

【参考信源】

港珠澳大橋 2017年12月19日 《莫言上橋,寄語港珠澳》的报道

0 阅读:21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