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却不坐:怎么敢?我在外面站一会儿

斋小晗评文化 2024-10-09 13:05:04

1991年的北京,秋意渐浓。

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

昔日的战火,早已被和平发展的新景象所取代。

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午后,80岁高龄的杨得志将军,在自己位于北京的寓所里,收到了一封信件。

信封很普通,却带着岁月的重量。

当杨得志颤抖的手指,拆开信封的那一刻。

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这是一份老红军聚会的邀请,字里行间饱含着温情与思念。

对于杨得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会。

在那个战火年代,他和战友们曾并肩作战,出生入死。

一起打游击,在大江南北转战。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此时的杨将军,早已不复当年的年轻力壮。

那些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

但在他们的心中,那份革命的激情与战友的情谊,却从未随时光流逝。

“我一定要去!”

杨得志的声音,难掩激动。

家人都劝他考虑身体状况。

毕竟年事已高,奔波劳顿恐怕吃不消。

但在他看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能够见到这些生死与共的老战友了。

那些曾经的峥嵘岁月,突然变得如此清晰。

长征路上的艰难跋涉;

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

解放战争的重大突破。

一幕幕往事,在老将军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而今,他们都已是历史的见证者。

杨得志口中的“老首长”

最终,杨得志还是决定参加这次聚会。

在家人的搀扶下,他小心翼翼收拾行装。

那双经历过无数战火的眼睛,此刻满是期待。

到场的,都是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容沧桑,眼神却依然矍铄。

在这些满身荣誉的老革命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杨得志将军。

可是,当大家都已入座,杨得志却仍站在院子里,始终不肯就坐。

他的目光不时扫向门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杨得志却微微摇头,声音有些哽咽:

“老首长还没来呢,我怎么能先坐下?”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他们知道,杨得志口中的“老首长”,就是当年红一师的师长李聚奎。

在那个年代,李聚奎曾是他们共同的指挥官,带领着他们出生入死,创造了无数战斗奇迹。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兵,已经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将军。

但在他心中,对老首长的那份敬重,却始终未变。

这不仅是军人的服从,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感激。

李聚奎是何人?

1904年,湖南农村迎来一个生命。

李聚奎,这个乡村孩童的诞生,如一粒种子悄然落入贫瘠土壤。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中。

旧的封建秩序摇摇欲坠,而新的曙光尚未显现。

在这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李聚奎的童年如同无数农家子弟一般,在饥饿与艰辛中挣扎。

私塾的门槛,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一座高山。

但他们咬紧牙关,将幼小的李聚奎送去了。

命运,却总是喜欢开玩笑。

当李聚奎,刚刚开始触摸到知识的芬芳时,狂风骤雨般的变故席卷而来。

家园在动荡中化为废墟。

慈爱的母亲,在苦难中离世。

这一连串的打击,犹如厚重的乌云,遮蔽了少年李聚奎的天空。

被迫中断学业的痛,如同钝刀割肉。

李聚奎不得不抛下书本,拿起砍刀,赶着牛群走上山林。

曾经在私塾里朗朗的读书声,如今只剩下砍伐树木的“咚咚”声和牛儿的哞叫声。

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肩上已经扛起了生存的重担。

为了生计,李聚奎来到了一座煤矿。

在那漆黑如墨的井下,他日复一日地挥洒着汗水。

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劳作,换来的却只有区区两角钱。

李聚奎的生命如同一盏微弱的油灯,在狂风中摇曳。

为什么穷人要受苦?

为什么劳动者的汗水换不来尊严?

这些问题如同一把刀,深深地刺痛着他敏感的灵魂。

举起右手宣誓

1927年,南昌城里枪声大作,整个中国都被惊醒了。

这声响,也传到了李聚奎耳中。

带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李聚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到了1928年,他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那天,他举起右手宣誓时,心里热乎乎的,终于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加入党组织后,李聚奎更加拼命干。

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带领全师追着敌人打。

只损失了40个人,却消灭了3000多敌人,还抓住了敌人的师长。

这一仗打得漂亮,李聚奎的名字在红军里传开了。

不久后,组织上认可了李聚奎的能力,让他当上了红一师的师长。

在这个岗位上,他认识了同样年轻有为的杨得志团长。

两个人志同道合,很快成了好战友。

漫长的两万五千里路上,红军将士们面对的困难像大山一样高,像大海一样深。

饥饿、寒冷、疾病,还有接连不断的战斗。

每一步都是严峻考验。

五月,红军队伍来到了大渡河前。

滔滔的江水横亘在眼前,像一道天堑阻挡着前进的道路。

此时的李聚奎,刚刚担任红一师师长不久,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强渡大渡河。

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聚奎没有退缩。

他蹲在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过河。

思来想去,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让杨得志团长带队先过河。

杨得志接到命令后,从红一师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

这17个人,后来被人们称为:“大渡河十七勇士”。

突击队坐上简陋的小木船,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划向对岸。

江水湍急,船随时可能翻覆,但勇士们的心比铁还硬。

他们终于登上了对岸,立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岸上的敌人,发现了这支小分队,像疯了一样向他们冲来。

就在这危急时刻,李聚奎指挥炮兵开火了。

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敌人,打得他们连连后退。

大渡河畔硝烟散尽,李聚奎急忙寻找杨得志的身影。

当他看到那个年轻的团长安然无恙,还带领突击队立下了赫赫战功时,心中涌起一阵欣慰和自豪。

杨得志,抬头看着比自己大几岁的师长,眼里满是感激。

要不是李聚奎信任他,要不是那及时的炮火支援。

他们这次冒险渡河,怕是凶多吉少。

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们并肩作战,共同进退。

李聚奎虽然官职较高,但从不摆架子。

他经常和杨得志促膝长谈。

既传授军事经验,又探讨人生哲理。

杨得志也总是虚心请教,把李聚奎当成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他们的故事,就是千千万万革命战友的一个影子。

正是这样纯粹的友谊,支撑着那么多革命者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最后迎来了胜利。

0 阅读:0

斋小晗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