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在商场偶遇虞书欣拍广告,现场图里她穿着紧身牛仔裤,臀部曲线异常突出。
三张不同角度的抓拍被翻来覆去对比,有人直接甩出五年前她参加选秀时的旧照,那时候的臀线完全不像现在这么夸张。
这下评论区彻底热闹了,有人调侃说“空气里飘的不是香水味,是硅胶味”,也有人翻出她去年生日会穿鱼尾裙的照片,发现腰臀比确实比刚出道时明显改变。
要说现在明星做造型确实花样多,垫肩、假发片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去年某档综艺里,金晨穿着露背装候场时,工作人员当场给她后背贴了四块肤色胶带,就为了让脊柱沟更明显。
其实观众心里都明白,镜头前的美好形象多少都有“人工雕琢”的成分,但像臀部曲线这种涉及身材管理的部分,粉丝们往往特别较真。
有位追星八年的姑娘说,她每周跟着偶像的健身视频打卡,要是发现对方身材变化全靠道具,感觉就像被浇了盆冷水。
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现在影视剧组的服装间里,各种塑形道具能摆满两排柜子。
有剧组服装师私下透露,拍古装剧时演员穿七八层衣服是常事,但制作方还是会准备加厚胸垫和臀垫,有时候甚至要在膝盖位置塞海绵,就怕演员跪着拍戏时显腿粗。
这种行业常态虽然能理解,但放在现实生活里确实容易引发误会。
就像虞书欣这次,要是真用了臀垫倒也没什么,关键是之前她接受采访时说过“每天深蹲两百下”,这就让粉丝觉得被忽悠了。
其实明星和粉丝之间就像隔着层橱窗,太透明了失去神秘感,太封闭了又会产生隔阂。
去年某男团成员在直播里不小心露出腹肌贴,后来干脆录视频教粉丝怎么用阴影粉画肌肉线条,反而圈了不少路人粉。
现在年轻人追星越来越理性,他们可以接受偶像用点“小心机”,但特别反感立虚假人设。
就像有网友说的:“你要说臀垫是造型需要,大家顶多笑两句,非说是健身成果,这就有点拿观众当傻子了。
”观察这几年翻车的明星案例,真正惹恼大众的往往不是业务能力问题,而是那种把粉丝当冤大头的心态。
前阵子某女演员被扒出用假发片却硬说是自己头发,结果代言的洗发水直接被消费者投诉虚假宣传。
这些案例说明,观众对明星的容错率越来越低,特别是涉及到商业代言和身材管理这种“真金白银”的领域,稍有掺假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镜头畸变和服装剪裁确实会影响视觉效果。
有摄影师做过测试,同样身材的人穿高腰裤和低腰裤,在广角镜头下臀围能差出五厘米。
虞书欣被拍的那条牛仔裤,后口袋位置特意做成上扬弧度,这种设计本身就有提臀效果。
再加上拍摄现场的打光角度,很容易让平面照片产生立体错觉。
所以单凭几张路透照就下结论,确实也有失公平。
现在的追星族可不好糊弄,他们能拿着显微镜分析每帧画面。
有位站姐跟我说,她能从爱豆耳垂的轻微红肿判断出刚打完耳洞,也能根据指甲颜色变化推测行程安排。
这种“全民侦探”的氛围下,明星团队更应该把握好包装的尺度。
就像化妆师给演员画伤疤都要留条边界线,免得观众误会是真受伤,身材管理方面的“辅助手段”也该有个明确界线。
说到底,大家反感的不是明星用道具,而是那种既要又要的贪心。
想走性感路线大大方方用臀垫,粉丝照样买单;非要扯上自律努力,就容易翻车。
毕竟现在满大街都是健身广告,谁不知道练出蜜桃臀要流多少汗?去年某运动品牌找的代言人,直接公开自己训练时穿的塑形裤,反而带动同款卖断货。
这种坦诚的态度,或许才是明星和粉丝相处的最佳模式。
看着评论区里吵成一片,有人喊着“欺骗感情”,也有人维护说“造型需要”,我突然想起小区广场舞队的大妈们。
她们每次表演前都要往腰上缠两圈红绸子,就为了让舞姿更飘逸。
其实观众席上的老伴们谁不知道真相?但大家照样鼓掌叫好,因为这份美丽带着坦诚的烟火气。
或许明星和粉丝之间,最缺的就是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件事给娱乐圈提了个醒:观众的眼睛比镜头更毒,粉丝的真心比数据更贵。
与其费心打造完美假象,不如学会和瑕疵和平共处。
毕竟再精致的妆容也会脱妆,再巧妙的设计也会穿帮,唯有真实才能经得起推敲。
话说回来,你们觉得明星用身材管理道具算不算欺骗观众?评论区等着看大伙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