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 璐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当“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论断提出十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面临新局面。
从大形势来看,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竞争加剧的激荡之年。
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总体仍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另一方面,上半年,价格战持续,“内卷”词条高频出现;智能进化加快,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备受热议;品牌竞争加剧,车企上演互呛戏码;出海难度提升,欧盟加征关税……如此种种,既是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附带的弊端,也是中国车企走向全球的必经阶段。
在此形势下,由中汽协主办的第14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设置了闭门峰会、大会论坛、10多场主题论坛、9场重磅发布、主题参观等多场活动,讨论多项议题,指引未来方向。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在电动化上半场取得显著成就,现已进入智能化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时期,全产业链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颠覆与变革,所有企业都在寻找差异化优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提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的测试验证,迈向了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更有力的措施,凝聚跨行业的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期。
机遇面前,车企将如何迎接?挑战之下,行业又将何去何从?中国汽车产业下半场看点颇多。
“卷”字当头,如何破局
今年伊始,价格战便没有停歇的意思,营销战逼得“六旬老汉下场直播”,技术战让高阶智驾上了20万元以下的车……有人认为,内卷让技术、服务质量快速提升;有人认为,内卷让企业苦不堪言,陷入不良发展模式。
对于车市内卷,不同企业给出了不同看法。
比亚迪对卷的理解是:中国汽车越卷越强,越卷越好。
吉利则认为,中国车企应该走出内卷怪圈,走向健康的竞争世界,走上规范的发展轨道,这不仅是一个汽车公司的责任,更关系到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前途命运。
在此次论坛上,吉利副总裁杨学良以中国摩托车行业类比今天的汽车行业。曾经,东南亚的摩托车几乎全部是中国生产,但今天,在东南亚,中国摩托车几乎不见踪影,原因就是当年疯狂打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更压缩质量空间。所以,中国汽车业过度内卷的现象必须改变,否则将重蹈摩托车行业的覆辙。
奇瑞也表示,当前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频发,汽车行业受到很大冲击。过度内卷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整个产业生态长期可持续发展,会带来严重影响。
长城则认为,卷蛮力不如卷格局。例如供应链出海,各家车企都在积极布局,但要真正拥抱国际化,一定是全产业链出海,只有科学的布局才能应对单一的竞争。
长安觉得,中国品牌应沉下心来,做好产品、做好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卷卷相生,美美与共”。
正如大家讨论的,内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何让内卷的飞轮朝着健康的方向转起来,各方人士给出了建议。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表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的现象。“我们将持续优化行业管理。加大产品生产一致性抽查力度,守牢质量安全底线。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谈及价格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但要鼓励适度竞争。他也谈到,对于抹黑竞争对手、误导消费者、未明示减配减料等突破底线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自然要加强执法。对于明显损害全局的长期的频繁或大幅降价,可以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问题线索调查调研的触发机制,综合各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在规定期限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和行为建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企业、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经营战略;中国超大规模的汽车市场,容得下不同风格的企业和产品存在。
出征海外,谋定而后动内卷之风已经从国内吹到了海外。极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闫枫说:“在海外,竞争对手还是中国人。”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120万辆,今年预计突破200万辆,不过遇到了新的挑战——今年7月4日,欧盟发布初裁公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
高额关税可能完全阻断市场。
付炳锋在论坛演讲中谈到,逆全球化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制约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普及。
为何出海阻碍加大?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表示,汽车是支撑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该领域贸易规模大、投资大、关联度大,各国都非常重视,同时,各国市场差异很大,合规要求又非常多,新出了很多贸易壁垒。
出海难度增加,对国内车企提出更高要求。长城汽车国际副总经理张烁谈到,他上个月在澳大利亚和一位丰田老车主聊天时,对方说“我孙子也要开丰田车”。他说,这个海外用户宁可等两年也要买丰田车;自主品牌如何撼动海外老用户的心智,是真正的挑战。
好在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改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规模加大,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认知度有一定提升。
闫枫说:“我自己多次去看中东市场,目前可能还是丰田的天下。中东人觉得能买一辆丰田车是骄傲,兰德酷路泽在那边卖得非常好。但是现在中国品牌成群结队往海外输出,那里也越来越认可中国品牌。”对海外用户而言,中国汽车品牌是一个整体。与会代表提出,中国汽车要想真正在海外市场形成品牌力,必须在发展方向、生态发展的思路上凝聚共识。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吴松泉建议: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本地主义、利他主义。坚持出口与投资并重,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加强有序布局和推进;坚持正和思维、用户思维。
他的具体建议包括:一是本地化生产,不断提高本地配套比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对各国法律法规、市场规则、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善用规则。四是加强产品改进。五是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六是服务先行,加强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充电体系、模式创新、回收利用等布局,提升海外用户的购车和用车体验。七是抱团出海,与供应链企业、国内车企等协同出海。
他还提到,汽车出口和海外布局是个长期过程,发达国家车企布局全球也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汽车品牌应该稳扎稳打,谋定而后动。
用智能化打出差异化中国汽车正加速占据国内外市场,同时也处在惨烈的竞争中,车企该如何打出差异化优势?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德安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就接下来企业的资源该怎么投入,提出依然需要聚焦智能化。
数据显示,有43%的用户会把智能作为非常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多位行业人士认为,今年是汽车智能化元年。如何构建差异化、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了诸多车企的课题。
政策层面,对智能网联汽车予以开放的态度。今年上半年,我国有20个城市启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9个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具有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销售占比超过50%,智能化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技术层面,目前就量产车型的智能化程度来看,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如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所言,当前的城区NOA大部分处于“可用”阶段,还没有达到“好用”。
他认为,真正“好用”的智驾2.0的系统,要提供拟人化的智驾体验,不仅要保障驾乘者的物理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安全。用户亟需“好用”的城区NOA 2.0系统,而行业需要实现通行效率、驾驶拟人、场景通过率的全面突破。
在实现“好用”的过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核心的要素是4个:算法、算力、数据、工程能力。其中,算法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上限,算力和数据决定了技术迭代速度,工程能力决定了量产化的规模和用户体验。
为了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一些传统车企加大智能投入,打造差异化优势。
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在论坛上表示,江淮正在全力推进与华为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打造了全新平台和领先的智电架构,首款百万级的高端豪华智能电动车现已进入整车试验验证阶段,计划今年底下线、明年上半年上市,后续产品的开发正有序推进。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也谈及阿维塔与华为共同研发的智能系统,称去年从重庆到酉阳进行了400公里的智驾测评,全程无接管。同时,他认为,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路线与单车智能技术路线并不矛盾,未来两者将融合式发展。他说,只有中国的制度优势,才能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
东风公司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则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是跨领域、跨专业的突破,要跟上这样的节奏,每天都要学习。“我最早是负责底盘设计的,后来参与整车集成开发,现在也需要在智能化领域不断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目前东风也在车路云一体化上精耕细作。”
他也认为,未来中国的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应该融合发展,这将是中国汽车能够持续领先的优势。
汽车智能化趋势不可逆。在付炳锋看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企业在竞争中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中国汽车产业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面对内卷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车企需要在智能化、电动化、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协同,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